找点事做
找点事做
飞翔
(与学生合影。2012年春)
退休的我,每天去干点什么?散步,不能超过1小时。打牌需要久坐,损害身体,浪费金钱。打工,没有人要。做家务,心里不乐意,总觉得3口人吃饭,我干家务,妻子会失业。
思来想去,我认为自己还是与书为伴,搞搞自学,写点生活体会。其实我在岗时就爱上了电脑写作,退休后正好有时间由自己支配,不让生活显得无聊。
上班时写作,我习惯用凌晨时间,三点起床,写到东方露出鱼肚白。伸伸手背,弯弯腰,再漱口刷牙。照照镜子,理理头发,出门在操场上慢跑三圈。
退休回到家里,身边没有学生的读书声,开始很不习惯。饭后没有同事聊天,觉得日子太清净。怎么办?
打开电脑,发现了一个新天地。那里有好多人用文字书写生活,用图片展示自然的美,用视频报道时代的进步。我于是决定,走写作之路,像学生一样,凭借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写点短文章,分享给亲友,分享给远方的读者。
我写作习惯灵感一来,即兴写作,回头看看,马上发表。不喜欢像年轻时写文章,仔细推敲,反复修改,非要写出报纸采用的文章。
认真写文章是费心费神的。我上了岁数,不想那么生活,向往轻松、快乐、健康。就如朋友们每天用手机微信早问候亲友一样,总离不开三个常用词语:“快乐、珍惜、健康”。
从前很重视人的教育,突出思想表现,狠抓单位政治学习,强调自我修养,争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如今很重视人的特长,突出挣钱本领,强调努力奋斗,争做对社会有奉献的人。
演艺界那么红火,不就是他们长相出色,演艺吸引人,媒体报道多,个人收入高,生活丰富多彩?但有人议论道“戏子误国”,意思是把文艺工作者捧上了天,结果他们忘记了民族,只图个人虚荣和家族享乐。
每个时期具有明显的特点。我们要适应生活变化,就要积极思考,改变生活态度,拿出自己的拿手戏,去温暖别人,娱乐自己。我青年时就显示会写作的爱好,现在老了,回到青年时代,怎么不好?
我写作不愿意虚构故事,欺骗读者。喜欢直抒胸臆,评说生活。这个个性缺乏想象力,缺乏幽默感,不适合写电视剧本,也不适合短长篇小说。莫言与我是一个时代出生的人,他的成长历史与我的不同,所以我没有像他那样的写作才华。
青年时我阅读过刘绍棠的一系列小说,他的《蒲柳人家》写得那么栩栩如生,生动感人,就是他熟悉家乡各种人的语言和生活,一心向往稿费奋斗。他是写作神童,读高中就写出质量高的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后来考上北大读了一年就申请退学,专门研究小说写作。在人人收入低的年代,他通过一支笔写小说,成了文学圈的大富人。可是反右期间,他打成右派,送到农村劳动锻炼。此时他不着急,还是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等到改革开放一声雷响,他又奋笔直书,活跃在文坛上。
此事表明,一个人适合干什么就干什么,专心干好,就有出路。我适合写新闻通讯和应用文体,但退休后不能写这样的文章。我就挑选了散文写作,写好散文很难,古代唐宋八大家是写散文的老师,想写好散文,就要不断地阅读、研究八大家的散文技巧。我做得不好,喜欢学习作家巴金写散文的风格,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活盘托出,交给读者,我就显得高兴。
爱看书的人不一定爱写作,会生活的人不一定爱写作。我爱上写作是从小看书形成的个人习惯和追求,就是想人活着先立志,再立业,最后立言。我到了立言阶段,再不动脑写点文章,这辈子就没有时间了。我感到生命有限,写作有趣,才坚持每天写作的。
至于写作对我会不会带来好处,我说不清楚。反正我选择了老年写作,我是不后悔的。找点事做,活着就充实啊!
(60岁在影楼留影。2016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