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之南京小王府巷

新年新气象,甩开膀子大干,去年又有平台约稿,又有网友要求。欠了帐了,今年努力全部补上。上回说到了城南旧事 南京 老门西,有网友留言了,说是说说小王府巷,还有xx街。好了,说干就干,去王府巷。怎么去查了地图,转车近点,直达远点。想了想反正也没啥事,远就远吧走走也没事。这一走就又走出了小插曲。今天咱先不说小插曲,先说小王府巷。这一说小王府巷就说到了大王府巷,说到大王府巷就说到了王府大街。话说这王府大街一头是繁华热闹的新街口,一头是历史厚重的朝天宫。。。历史上原本没有王府大街,因为有了王府巷,因为有了大小王府巷才有了改建后的王府大街,这王府大街也就是那原来的大王府巷,因为拓宽了因为现代了所以叫了王府大街了。大王府巷现在已经是即现代的又传统的大街。在这条大街的中间有一条古朴的历史的历经风雨的一条小巷。这就是小王府巷。用手机导航走到了毫不起眼的一条小巷,真的不起眼,也不长,不过巷子虽短,有故事,有历史。
这地方为啥叫王府巷呢?话说在南唐时有个叫皇甫晖的大臣,说简单点就是个官员,住在这里。这人们老是说到皇甫那个什么什么巷子。。。这一说一传的,皇甫,皇甫的就叫成王府了,成了王府巷了,再后来元朝时因为有个叫孛儿只斤 .图帖睦尔的 蒙古 人做番王时住在这里。这图帖睦尔后来做了皇帝,元朝的文宗皇帝。这里就理所当然的成了王府了。

。。。这条小巷真不长,也没什么古宅了,但是老宅子还真不少。从王府大街一走进小王府巷立马感觉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区别,几步之遥。看到的是这种杂乱不堪且浓浓的市井文化。

。。。

。。。

。。。

。。。

。。。

门口就是厨房,绿油油的蒜苗。

油盐酱醋,桌台水池。一样不少。

小巷远处可以看到高楼林立。

这种电线的杂乱你在大街上想看也看不到,不过你还别说这种杂乱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小巷深处也能看到。

三尺巷,一看到这三尺巷我就会想起来那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万事万物,谦让为好。

小王府巷。

这条小巷子真不长,巷子的一边门牌是小王府巷,一边门牌是石榴新村。

。。。仔细看屋顶青瓦还是有着岁月的痕迹。

家家门口都有个简易厨房。

。。。

清真寺。原以 安徽 山东 信众居多。。。介绍看下面这块牌子

小王府巷清真寺,礼拜寺,礼拜本就是个祈祷的日子,信教的去祈祷,不信的放假休息,然后出来个礼拜天。

。。。百多年的房子,

。。。

小王府巷16号民居,有故事。

从五胡乱华开始,晋室政权南下,改都建康,( 南京 )建立了东晋。原先在中原地区的士族、仕人、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也纷纷逃亡到南方去,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淮和 江南 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在南北朝时期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到朱元璋建都 南京,不断有北方百姓南下进京,再到民国时期的 南京 首都。全国各地的精英纷纷进京发展。带来了各地的文化,再到现在 南京 的建设发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了 南京 。使 南京 成为一个特殊的城市,一个包容的城市,一个大萝卜的城市,一个博爱之都的城市, 南京 人成为博爱的百姓,包容的百姓,大萝卜的百姓,多大事的百姓。这种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来自各地的人们,
看下面介绍。

下面这两块宣传广告是在朝天宫博物馆拍的。

各地的文化丰富了 南京 人的多元城市生活。

这里是传说中的 安徽 会馆

清时的建筑,

江南 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看着 南京 厚重的历史,看看 南京 曾经的辉煌。看着远处不断崛起的高楼,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建设 南京 的热情,你怎能不对 南京 的未来更有信心。

小王府巷出去面对的就是历史的现代的传统的繁华的王府大街。

这条王府大街正是发展中的 南京 的写照,历史的现代的。。。
后街与你谈天说地,更多南京老街巷请阅读下面文章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门西(一)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门西(二)

南京老城南,雨夜饮马巷

东门左所大街

老浦口,淹没在老浦口的一条北方风情的小街,龙虎巷

老浦口,红色记忆,浦口南门镇一条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小街,浴堂街

老浦口,高楼后面的浦东路菜场,一条小街

漫游颐和风情小路,细说民国人物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