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春莹:从县城女孩到新闻司长,她是如何成为惹不起的中国女人?

2019年7月,华春莹就任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一上台,她就给予了域外势力雷霆一击。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面对灾难,西方人非但不团结合作,反而倒打一把。在国际舆论上,他们将污水泼向我们。对此,华春莹果断反击,她对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进行了痛批。随后,许多国家都对我国表示支持。西方媒体这才意识到,这个中国女人不好惹。
1970年4月,华春莹出生在江苏淮安。幼年时期,她便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对于知识,她有着浓厚的兴趣。入学以后,她成绩优异,令人羡慕。在父母的帮助下,她接触到了许多书籍,荡漾在书海之中,她可以静静地渡过一个下午。渐渐地,华春莹的学识越来越深厚,她也有了远大的理想。
凭借着非凡才干,华春莹在学校里很快脱颖而出。从小学开始,她就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辩论会,主持人大赛,只要有空,她绝不落下。因此,这些都锻炼了她的能力,提升了胆量。无意中,这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16岁那年,华春莹进入淮州中学。在这里,她已经展现出了外交官的潜质。在学习上,她始终稳坐第一,语数英,理化生,她门门功课极好。当然,华春莹最擅长的则是英语。在课堂上,她积极发言,思维活跃。回答问题,她响亮敏捷,令人赞叹。在生活中,她诚恳待人,语气礼貌,热情大方。因此,她很受同学欢迎,女孩子们争相来到她的身边。
1989年,华春莹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来到大学后,她更加勤奋。每次上课,她都坐在前排。在老师眼里,华春莹当年并不起眼,因为许多学生来自南京外国语中学,他们的语言功底都很好。一番比较下,华春莹则显得较为一般。不过,在她身上却有着一股子倔劲。
为了弥补差距,她天不亮就起来学习。寒来暑往,她从不懈怠。记忆单词,背诵文章,她的勤奋令人吃惊。一年以后,华春莹成为了班里的佼佼者。听着广播,她掌握了一口“伦敦腔”。在外语写作方面,她更是文采非凡,言语考究。当然,她也碰到过一些难题。有时候,她会被小说中的故事打动,激动地落泪。和一般女孩子不同,华春莹有着深深的国家胸怀,她崇拜那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雷锋、焦裕禄等人都在其列。
正因如此,华春莹的心智比同龄人要成熟许多。在室友周丹丹眼里,华春莹是公认的大小姐。班里姐妹谁有了困难、心事,她们第一时间便是找华春莹。一番开导以后,女孩们都破涕为笑了。另一方面,女同学们也袒露了感情问题,没有过恋爱经历的她居然也能说一番道理。听了之后,宿舍姐妹们都哈哈大笑。
当年,华春莹和同学居住在南大南园8栋。在不大的房间里,8个女孩凑成了一家人。按照年级来排,华春莹是二姐。不过,她却被大家称为“迎春花”(名字的谐音)。实际上,她确实如同花朵般娇艳绽放,总能给身边人带来温暖和阳光。平日里,华春莹开朗大方,只要别人有求,她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带着一架黑框眼镜,她依旧喜欢沉浸在学识的海洋。
毕业以后,华春莹进入了国家机关工作。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安静的女孩子会成为外交部的发言人。1993年开始,她就履职于重要岗位。二十多年来,她先后奔走欧洲、南亚、北美等多国。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她牢记使命,言行一致,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她兢兢业业,成绩突出。
2012年,华春莹当选新闻司副司长。消息传来,老同学们都为她感到骄傲。在镜头面前,她说话不紧不慢,有理有据,还是当年那个样子。在毕业二十周年之际,因为工作关系,她无奈缺席。后来,她也送来了视频祝福,这让同学们激动了好一会。对于故友的关心,她也积极回应。在邮件中,她写道:“看到你们的鼓励,我感到很温暖,我会继续努力的”。
此后的8年时间,华春莹始终奋战在新闻司的第一线。代表外交部,代表中国人,她发出掷地有声的评述。大气从容,坚定自信,她就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