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老照片,注意细节,会有不同发现
今天给大家带来几张老照片。
先说最有历史感,最厚重的。
诸位可别小瞧这片矮山,放大可见,画面正中,站着个白衣男子。
1
他是跟摄影师赫达·莫里逊一起来游玩的,但我不知道他是怎样爬上那块大石头的。
因为这四四方方的大石,并未与山体相连。
他站在上面,显得山高人为峰,在另一张照相里,他立于石下一角,则显得十分渺小。
再往远看,图片左上角,也有块打着大孔的石头,与此遥遥相对。
之所以说它们有历史,乃因这是朱棣留下的。
靖难之役,他虽胜了,但得位不正,难以服众,看着那些不怕掉脑袋的家伙,其实他也是很烦躁的。
他想他爹的孝陵造块天下所无的大碑,喊了几万工匠,拖家带口到南京的阳山采石。
但最终,工程量实在太大了,就算石块敲出,以当时的技术,也没法将之立起来。
后世专家测算,碑座碑身碑额连在一起:
高78米;最宽处29.5米,最窄处也有14.2米。
这样个庞然大物,怎么刻字?
估计当时他的想法,也不是刻字,他就是要让大臣们站在下面,产生压力而已。
第二张照片,是街景一角,主体,是一家浴堂。
2
南方人无法理解北方的澡堂子。
我读书的时候,高中住集体宿舍时,澡堂是一格格的,大学呢,是一间间的,怎么说,都是有些隐私的。
但北方的呢?
讲个故事吧,《清稗类钞》里的:
某人“好啖饼饵,然必择市招之有官礼名点字样者而购之。其出行也,汽船必官舱,旅馆必官房,而就浴于肆,亦必惟官盆之是求。一日,至某镇之某浴室,则仅有澡池,见众人裸逐于中,乃叹曰:吾不能自失体统,以同流合污也。乃遽拂袖而出”。
此段之记录者,虽是嘲讽此人,却也对北方澡堂,有言简意赅的精彩描述。
这一张,一位大婶,正在吃饭。
3
她穿着朴素,显得臃肿,但那碗饭,够大。
不是饭碗,不是菜碗,是敢碗,是海碗。
赫达·莫里逊的镜头,经常对准了普通民众,经常拍他们吃饭。
有趣的是,被拍者用的碗,都是挺大的,饭,都是堆得满满的。
我都怀疑,这是她的摆拍,不知诸位怎么看。
这一张,拍于南方,两位女子,一坐一立,正在编辫子。
4
不过我的目光,却被墙上那么多海报所吸引。
放大看后,发现一份报纸的广告,特别三俗:
欲知社会黑幕要睇;
欲知两姓古蜮要睇;
……
欲知天下怪事要睇。
最后这张,镜头给了贫民窟。
5
他们吃住在木板木棍和破布架成的房子里,不远处林立的高楼,与这些戏耍的孩子们,大概没有什么关系。
若要细看,可见中屋之内,坐着个女子,一脸平静地对着镜头。
这,或许是她一生,唯一的一张照片吧。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