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9到1961 ——记三年自然灾害的难忘岁月 | 作者 王守安
王守安
三是挖河。我们大王庄村属于平原地区,原来土壤并不差,种植的也都是小麦、玉米、高粱、谷子、棉花、花生等传统农作物。1959年,昏了头的上级领导非让挖河种稻,还提出了“要让豫北变江南”的口号。全县、全乡、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参与河工,用钢锹、抓钩、大筐、独轮车等最原始的工具,用手推、肩挑、杠子抬等最笨重的体力劳动形式,开挖了一条长百十公里宽约几十米的“大公河”(注:取人民共社“一大二公”之意)。当时,我母亲是妇女队长,当然也是河工的骨干,挖土、抬筐、推车啥活都干。一次推车时,因力气不够,腿骨让翻倒的手推车把撞断了,用床板抬回家后,请乡村医生来家接骨,农村没有医疗条件,接骨手法粗暴简单,是让几个人按着身子、拉着腿对接的,在母亲痛苦的喊叫声中,我和弟弟妹妹也被吓得大哭。让老百姓没想到的是开挖“大公河”引来的水,由于水质不行,种稻子不仅颗粒不收,而且还把大量良田浇成了盐碱地。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懂科学、不讲实事求是的官僚主义害的呀。
【诗人简介】王守安,河南滑县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经济专家,研究员,作家,诗人,文学与书画评论家。现为河南省品牌联盟主席团主席,河南省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兼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学创作成果斐然,以安歌、田雪为笔名,在省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文学与书画评论、报告文学等1500余篇,出版《岁月里流淌的歌》《红水河的歌》等诗集、散文集10部。经济管理著述颇丰,发表经济管理论文(著)135篇(部),其中35篇(部)获部省级以上奖励。曾获中国十年改革创新奖、机械部管理创新奖。河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