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在高中那么拼,上了大学却变得毫无斗志?
听说,人生最辉煌的一断时间是高考前6个月。这时的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
可为什么我们在高中那么拼,到了大学变得毫无斗志?
高中时,你心中的对手是前桌的小花,每次她都考第一名,我就不信邪了,下次我一定要超过她!于是你更努力地学习、做题,拼晚睡。
有时候为了一道题目,还会拿着试卷追到老师办公室理论,为什么扣了自己0.5分?
大学时,小菜拿国家奖学金,你说:“哦,他运气好/和老师关系好…他考第一名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要别挂科就好”。
高中考试是排名制,考完以后拉一个清单,按照分数高低排名,张贴出来,公布于众,每一个人都曝光在大家的目光之下,无处躲藏。不管是基于荣誉也好,基于压力也罢,绝大多数同学都有力争上游的信念。
大学考试是及格制,60分万岁,每个人在放假后通过学校的教务系统,手机客户端或者学校的官方微信查询自己的成绩,点击“查询”的那一刻,只有自己一个人见证,除了在点开成绩之前祈祷自己没有挂科以外,没有排名的紧张感,也没有成绩暴露在大庭广众下的尴尬。
分数高低无关痛痒,只要不挂科,一声“哦耶”,万事大吉。即使后来有综合测评,也是在相对滞后的时间才开始,早已过了分数的敏感期。对于无所谓成绩和奖学金的同学来看,更显得鸡肋。
家长和身边的人,再也不像你在上中学时那样,见面就问成绩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我们放松了警惕。
高中时缺的觉,在大学里补回来;高中时没时间玩的游戏,在大学里组队飙起来;高中时没有追的剧,在大学里刷起来。在大学里,很多人真得过上了高中老师所说的“轻松的日子”。
这样随意地消耗着大学时光,导致很多同学对自己的成绩和表现缺乏预警,到毕业前突然发现之前欠了太多债。要么是连毕业可能都有问题,要么是简历上乏善可陈,找不到什么亮点,找工作常常被拒或者投递简历后没有音讯,反而觉得企业挑剔,不给机会。
有时候常常想,为什么我们在高中那么拼,却在大学里变得毫无斗志?
因为你没有一个对手,连想象中对手的都没有。
高中时,大家都羡慕成绩好的同学,特别是成绩一直很好的学霸。每个人心中,都可能有一个或几个暗暗较劲、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大学时,很多人看到学习好的同学,会觉得对方是个书呆子。在大学里还这么拼,怎么对得起如此红尘美景?仔细想想,很多人可能在大学里都已经没有了羡慕的对象,效仿、追随的目标。
当你没有了对比的同学,就容易慢慢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中,在班级、宿舍找到一种群体安全感。
没有羡慕的对象,没有潜在的竞争对手,就容易让我们丧失斗志,缺乏前进的动力。
如果你现在处于这样的状态,就要着手给自己找一个对标的人,不管是同学、室友也好,是别人家的学霸也好,认真思考自己与对方的差距,并制定赶超计划。
时间宝贵,抓紧行动。
“当你心里有一个追赶的对手时,每天都会充满斗志。
愿你上了大学以后,依然能像中学时那样目标明确、战斗不息。
愿您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逐步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20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