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国著名事件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七)

--------------

上一次聊到,风雨飘摇的岁月中,英国换国王、换首相,然而战争还是来了......

第五十四篇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上篇我们说到,张伯伦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被纳粹入侵的当晚辞职,并推荐丘吉尔为新任首相。

照历史传统,新首相会给前任写一封表示惋惜的信件,但丘吉尔不想这么虚伪,他直接打破了传统,没有给张伯伦写这封信。

3天后,丘吉尔以首相身份出席了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要胜利”演讲,表明击败纳粹的坚定决心。

此时我们来看看希特勒的动作进行到哪了。

在欧洲西部有一条著名的马其诺防线,位于法国东部,由钢筋混凝土建造,十分坚固,该防御工程从1929年建到1940年,看地理位置就能猜出,主要是用来防德国的。

不料德军却不走寻常路,直接绕过了防线进攻荷兰。而在这条防线的北端,是法比边境地形复杂的阿登高地,很不利于作战,因此法军没有多加防备,却没想到这就为德军留出了一个突破口。

1940年5月,正在帮助荷兰抵抗德军的英法联军,本以为坚固的马其诺防线会给他们提供安全的后盾,万万没想到,德军竟然直接从阿登高地割破保护罩,杀入比利时,给他们来了个腹背受敌。

英国远征军、法国第一集团军和比利时军队组成的联军约40万人,被德军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包围在法比边境的弗兰德地区,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他们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

5月20日,德军切断了联军与南部法国主力部队的联系,正式成立包围圈,并且先来一步,抵达英吉利海峡沿岸。此时的英国政府开始部署撤退计划,名为“发电机行动”,但是他们并未向法、比同盟军透露。

长城形状的那条线就是马其诺防线,锯齿状的是德国为了对抗马其诺防线而修建的齐格菲防线,红色虚线是越来越小的包围圈

德军步步紧逼,包围圈越来越小,英法联军被压缩在弗兰德的滨海地区,这里就是在历史上被重重记下一笔的敦刻尔克(Dunkirk)。

德军最近的坦克距离港口只有十英里了,当所有人都心惊胆战,以为要迎接一场最终的大惨败之际,5月24日希特勒居然亲自下令停止前进。

关于希特勒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发布停止前进的命令,直到现在还是历史未解之谜,很多军事家、历史学者都做出了无数猜想,排名比较靠前的有:一,当时快速突进的部队由于速度太快,令步兵队伍落后很远,因此虽然联军的反击效果不大,但部分德军指挥官还是对部队的损耗很是担心;二,希特勒认为此次战役结果已经明朗,不必急于求成,还是保存装甲部队的实力,以进行接下来的征服大业;三,据说当时德国空军司令保证,只需要空军出动便可以消灭包围圈中的联军,因为他不想被装甲部队抢走全部功劳;四,希特勒担心德军会受困于敦刻尔克外围的复杂河道地带,进而陷入很耗时间的阵地战;五,还有人说希特勒是政治上的谋划,为了能让部分英军安全撤离,以便在政治上进行议和。这个观点大概是张伯伦的粉丝提出来的,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可能性,毕竟英国上次被入侵还是将近900年前的1066,这个虽然版图不大、但实力不容小觑的国家,元首也知道不是那么容易被征服的。

总之,虽然有部分将领持反对态度,但元首的命令不能不听;于是联军有了时间加强防御阵地,并做了战略部署。

5月26日,丘吉尔正式下达命令启动“发电机行动”,这时候的联军基本都蛰伏在97公里长、24-40公里宽的敦刻尔克海岸地区。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对英国陆军大臣汇报说,撤退将意味着损失所有的军事装备,然而此时他们也别无选择。

一旦部队开始大规模撤退,很容易造成悲剧性的溃败,而到时德军只要稍微进攻,撤退就会被完全的毁灭所取代。而且,近四十万大军在这样一个狭小包围圈里进行海上撤退,技术上的难度也很大。由于附近海区的水深不够,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与运输舰只能停泊在1.6公里之外,而在这1.6公里以内,危险重重——首先,港口的船只几乎都被击沉了,就算没被击沉的,你只要出发就肯定被袭击,安全出港的几率很低;其次,就算你安全出港了,附近海域埋伏着的德军潜艇,又是第二道难以越过的防线。不过最最最严重的难题是,英国的船不够啊!

但是“发电机行动”毕竟已经被隐蔽地计划了一周,相关部署和战略都开始实施了。救援大本营安排在距离法国最近的英国东南部港口多佛尔,相关救护设施以及人员早就到位准备。英国政府号召有船只的平民也来出一分力,这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然而“发电机行动”的开始并不顺利。按照计划,在最初的两天撤出四万五千名英国远征军,第一天有两万八千名官兵按命令撤退,但最终成功回来的只有7669人。27日,一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外加26艘各种海上交通工具出动,伴随着天上的轰炸,地面上的炮火,有一万七千多人被安全撤离。

28号,比利时军队顶不住了宣布投降,东部防线露出大口,英军迅速派出兵力去填充。与此同时,由于德军的疯狂轰炸,从港口撤离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海军高级将领威廉姆当机立断下了一个命令,让他也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人。

他指挥撤离官兵放弃港口,从防浪堤和沙滩登船,于是在这天又有一万七千多人安全撤离。而整个大撤退行动中,最终有近二十万人从那处防浪堤安全登船。

到了30日,剩下的全部英军和超过一半的法国第一集团军已经撤到了防线内,准备最后的海路撤退。

“发电机行动”持续到6月4日,历时9天,总共有338,226人被安全撤离,其中包括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5万人,比利时军队约3.3万人。

敦刻尔克大撤退虽然看似是一场惨败,却被冠以“敦刻尔克精神”,是因为在此期间,实在发生了太多令人感动和肃然起敬的故事。

当时,因为船不够,英国、法国、比利时以及荷兰的百姓都纷纷开自家船上场,什么客轮、渔船,甚至游艇、救生艇都跑了出来,光被击沉的船英国就有两百多艘,法国17艘。

参与了撤退行动的私人小船们,返回泰晤士河锚位

大撤退并没有发生集体溃逃事件,反而上演了无数勇敢奉献的大小故事,正是由于这些精神的存在,才令一件貌似不可能的行动变为可能。

大撤退也是英法这对在历史上一直相爱相杀的小伙伴之间伟大友谊的见证,英军空军全力出动掩护联军撤退,出动2739架飞机,损失145架。在最后的6月4日,德军终于攻克敦刻尔克,垫后打掩护的部队扛住德军的炮火,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让联军撤退,最后全部被俘,其中安全撤退的法军有两万六千人,而被俘的三万五千人中,大部分也是法国军人。

一些电影也取材过敦刻尔克大撤退,比如B.C就出演过:

克里斯托弗·诺兰去年推出的《敦刻尔克》,令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段历史:

这次贸然出征欧洲,英国是损失惨痛的,一万一千多名士兵牺牲,一万四千多严重受伤,还有四万一千多失踪或被俘。丢弃在对岸的交通工具有近一万辆,约三十八万吨物资、包括弹药和汽油,445辆坦克,还有2472管枪支,6艘驱逐舰(19艘被损坏),9艘大型舰船,两百多艘英法联军的其它海上船只,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145架飞机,其中有42架是二战时英国有名的喷火战斗机。

不过德国那边的空军也损失惨重,在英国皇家空军和英法海上联军的攻击下,德国在整个9天的对抗中失去了156架飞机。

虽然损失惨重,但这次大撤退毕竟解救了英法的大军,为日后盟军的反攻保留了主要战斗力。

如果想在英国旅行时了解下这段历史呢,还是推荐多佛尔城堡,那里的战时地下指挥所不仅保留着二战时的样子,还对敦刻尔克大撤退有着详细的介绍:

最后,把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丘吉尔在下议院的演讲贴一下吧:

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今日敦刻尔克

后记:

初写这篇时,诺兰的《敦刻尔克》刚开机,我还在文章中安利;今天修订重发时,却要说“去年的那部电影。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大概容易感慨时光......

第五十五篇  诺曼底登陆

我有一个男神,叫罗伯特・卡帕,是战地记者,在D-day随盟军第一批登陆诺曼底。不好意思地说,关于诺曼底战役的第一手资料,我最相信卡帕的记述,谁叫他是我男神呢。虽然仅仅做为一个战地记者,他得不到任何机密信息,差不多和其他普通士兵一样,做为万千“敢死队”的一员冲了上去,所不同的是,他最后活了下来,还做了记录......

卡帕拍摄的D-day登陆照片

1943年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四个年头,轴心国疲态渐露,但同盟国的胜利还未彻底展开。此时从北非到意大利,盟军在越来越多地享受着胜利,与此同时在东线和德军已经对抗了两年的苏联却元气大伤。

虽然盟军和苏联之间有很多的猜疑和不信任,但是在强敌仍然活蹦乱跳的时候,似乎还是尽量联合起来的好,因此在11月,三国巨头(英、美、苏)在德黑兰召开了会议。

这次会议上,苏联答应在德国投降后出战日本,但以得到库页岛为条件;同时,会议也通过了在1944年5月1日前于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

然而随着时间在1944年慢慢滑动,迟迟不见盟国有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动静。苏联知道英美等国的念头,想借助自己除去纳粹的同时,也最好一病不起,这可不是老大哥愿意接受的结局。战斗民族哪是那么容易被摆弄的,苏联一边向盟军施压,一边在战场上用力,攻占克里米亚,将乌克兰等轴心国的力量往西部推过去。

盟军也并非没有部署第二战场的计划,他们给这次大反攻计划取了个很霸气的名字——霸主行动(Operation Overlord);而霸主行动的关键,就是诺曼底登陆。

卡帕拍摄的D-day登陆照片

在行动正式开始之前,应该是欧洲历史上气氛最紧张的时刻;真正的炮火还未打响,空气中酝酿的是一场没有硝烟、但更加残酷的战争——间谍战。

大反击行动决定胜负的关键是——不能让德国情报集团得知进攻的准确日期和地点。因此,在D-day的前几个月中,各路间谍齐登场,根据立场不同,怀着“套取信息”和“混淆视听”的目的,开展了无数暗潮汹涌的间谍战。

当时,盟军的欺敌计划被称为“保镖行动”,这个大行动由很多独立的、有直接目的的行动组成,其中最有名的是“坚忍行动”:通过设置一些并不存在的假部队,令德国以为登陆点是距离英国最近的法国城市加莱。

等到了和平年代,这些扑所迷离的特工故事都被加工成各种影视作品,譬如《间谍同盟》:

德国人当然不会轻易上当,在努力寻找着真情报的同时,也全力加固着西线的防御工事。15,641个掩体、799座炮台,800万枚地雷,静静等着盟军的到来。

1944年6月6日,答案揭晓,诺曼底正式硝烟弥漫。

第一批登陆的是空降兵,英国第六空降师是最早投入战斗的队伍,他们落脚到诺曼底左翼的村庄地区,成功完成了任务控制住德军支援线上的桥梁。而美国的两个空降师就惨了,由于不熟悉地形,很多伞兵降落到海里和德军的陷阱中,这导致相当多人没能在指定时间到达集合地,以至于在整个登陆战役完成后的很多天里,仍有部分人在敌后独自战斗......这是多么忧伤的孤独。不过集合起来的三千人还是占领了一个重要小镇。

接下来,就要介绍最精彩(真不想用这两个字形容战争)的海滩登陆了。

重要的登陆海滩有五个,根据其地理位置情况分派给不同的作战部队,其中加拿大步兵师负责一个,英国步兵师负责一个,装甲师负责一个——这是唯一一个装甲师,是远征非洲打败了隆美尔的名牌战队;剩下美军两个师分别负责其余的两个海滩。其中美军登陆的奥马哈海滩,是此次战役中最为激烈、残酷的海滩,被称为“血腥奥马哈”。因为盟军情报错误,以为驻守在此的德军人数并不多。但在登陆部队出发后,盟军情报机关得到最新消息——最精锐的一个主力团就窝在那里。

而我的男神卡帕,就幸运地跟着这队美军登上了战场。

关于那段经历,欢迎去找来他的二战笔记《失焦》来看,一个用勇敢去试探过死亡的人,带着恐惧、失望和难过的经历,那种栩栩如生的真实,比任何一个演绎此场战役的大片都更令人震撼。

卡帕拍摄下106张底片,但这些珍贵的底片被送到伦敦冲洗时,由于工作人员太激动导致失误,几乎毁掉了所有,经过一番努力,才抢救出11张。

卡帕拍摄的D-day登陆照片

诺曼底登陆成功之后,又接连着一系列成功的战斗,构筑成了整个诺曼底战役的胜利,从此盟军大踏步走向最后的胜利。

关于二战,只写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诺曼底登陆”,因为考虑到大家基本对二战都比较熟悉,也就不必赘述过程;何况我们的大题目毕竟是“讲点儿英国历史”嘛,就主要选取了这两件不光是二战中比较重要、同样对英国也影响至深的事件简单聊聊。

最后,是我男神的一张照片:

罗伯特・卡帕,匈牙利人,原名安德鲁・弗里德曼

下期预告:新时代的英国

(0)

相关推荐

  • 敦刻尔克阳光下德军的笑容有多明媚 英法联军的撤退就有多狼狈

    当德国进攻波兰之时,尽管英法对德宣战,但两国都沉浸在希特勒"德国将无条件的保持和平""愿意永远埋葬彼此间的旧仇宿怨"的幻想中. 认为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希特勒除 ...

  • 《敦刻尔克》火映,《战狼2》被诉!

    一.有点乱 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发行.英国悬疑片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战争片<敦刻尔克>9月1日在大陆影院上线. 喜欢电影的人都知道诺兰,不知道诺兰的也应该知道那部一般人看不懂.又使劲看的电 ...

  • 是谁在一直弹唱那首《敦刻尔克》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BT历史零售"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敦刻尔克 9月1日,由著名导演诺兰执导的战争悬疑片<敦刻尔克&g ...

  • 最混乱的舰队千船齐发敦刻尔克 外围死亡反击的战士是真正英雄

    1940年5月26日英法联军开始的从法国敦刻尔克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著名的战争经典之一. 随着比利时的投降,成千上万的英国和法国军队陷入了德军包围,许多部队最后的目的地就是敦刻尔克,而这里也 ...

  • 二战期间的三个英国男人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六)

    -------------- 第五十二篇:温莎公爵 做为"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首席代言人,温莎公爵是最著名的英国男人之一,称号里都泛着浓浓的浪漫. 1936年,时任英国国王乔治五世驾 ...

  • 英国铁娘子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九)

    -------------- 上一次介绍到战后的英国,在经济低迷和失业率攀升的灰暗里,摇滚乐冲破云霄,点燃了年轻人的激情. 第五十九篇: 铁娘子亮相 年轻人在披头士.滚石.影子等摇滚乐团的音乐中激动着 ...

  • 新时代的英国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八)

    -------------- 上一次,我们用一头一尾的两个故事介绍了英国对二战的参与,如今战争终于结束了...... 第五十六篇 国有企业和福利国家 现在英国的国有企业数目不多,那是因为铁娘子撒切尔后 ...

  • 新秩序、新冲突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五)

    -------------- 上篇,我们简单介绍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那么攀到顶峰的大英帝国,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呢? 第五十篇:英国工党的上台 19世纪初,自由主义开始兴起,到了19世纪中期的时候,已经 ...

  • 女皇维多利亚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四)

    -------------- 上篇讲到,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腾飞.殖民地的扩大.女王变成女皇,英国终于成为了大英帝国-- 第四十九篇:值得浓墨一笔的维多利亚女皇 维多利年时代是很多英国人无限怀念并引 ...

  • 大英帝国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三)

    -------------- 第四十七篇:工业革命终于来了 公元一世纪的时候,居住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亚历山大港的数学家希罗,发明了一个汽转球,被认为是蒸汽机的最早雏形:到了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巴本 ...

  • 对抗拿破仑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二)

    -------------- 上次说到,欧洲列强们一通互打,然后美国独立了...... 第四十五篇:拿破仑的野心 1769年,在刚刚变为法国领土的科西嘉岛上,一个意大利贵族家庭出生了一个男孩子.父亲为 ...

  • 美国独立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一)

    -------------- 上篇讲到,伴随着詹姆斯党的"作乱",英国终于统一下来了...... 第四十三篇:欧洲列强的七年混战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指的是发生于1914至1 ...

  • 统一英国 讲点儿英国历史(二十)

    -------------- 第四十一篇:科河谷大屠杀 上回说到,"光荣革命"在英格兰成功实现,詹姆斯二世被流放,国家步入君主立宪制...... 虽然"光荣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