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记载的绥宁冬天有多冷? 连小河里的鱼都被冻死了!

【读史随笔】

绥宁冰冻景观(杨进汉摄) 

史籍记载的绥宁冬天有多冷?

连小河里的鱼都被冻死了!

寒冷的冬天,水里的鱼照样可以四处游动,而不会被冻死。可绥宁历史上的有一年,河里的鱼被大量冻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绥宁冰冻景观(杨进汉摄) 

2008年初的是绥宁县近十年最寒冷的冬天,没有见到水里的鱼被冻死过。时隔十年的2018年初的冬天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目前还没有2008年那么寒冷,当然也不会有鱼被冻死,今年到底有多冷还要看后期的天气。

关峡十里樱花谷2018年冰冻期间如樱花提早绽放

(以上图片网友提,供谢谢原作者)

那么,历史上绥宁县寒冷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呢?笔者近日在读明朝绥宁知县包汝楫笔记《南中纪闻》的记载才知道,绥宁历史上原来还有这么冷的天,连小河里的鱼都被冻死了!那是一个多么寒冷的冬天啊!

据《南中纪闻》记载:

戊辰冬,雨雪四五日,绥宁居民,皆谓本年天冷异常。时小江中鱼,冻死浮水而甚多。民间附江者争取,动辄数十斤。余从三都署沿江,过太平里所目睹者。鱼生长于水,寒暑皆藉护持,何至冻死?余谓小江水浅,且江底皆石子铺积,无水草可以潜伏,以故不能耐霜霰之气。然彼土人咸异之。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的大概意思是:

戊辰冬(即1628年,中国农历戊辰年,生肖龙年,属明朝崇祯元年年。笔者注,下同),天下雨雪四五天,绥宁的居民都说这一年的天气异常寒冷。当时小河里的鱼冻死后浮在水面上的鱼很多。民间靠小河边的争先恐后地下河捞取,动不动就能捞到几十斤。我(指此文笔者绥宁知县包汝楫)从三都署(即三都里办公地,相当于现在乡政府所在地,三都里,大致在今李熙镇、塘家坊镇、武阳镇一部分)沿着河,去太平里(太平里,大致于今塘家坊西南部)所新眼看到的。鱼生长在水里,寒暑都靠水来保护赖以生存,如何被冻死呢?我认为小河里水浅,且河底都是石头沙子铺积,没有水草可以躲藏,因为这个缘故,鱼就不能抵御霜雪的严寒之气。但是,当地的人都感到很奇怪。

绥宁冰冻景观(杨进汉摄) 

由此看来,绥宁当时的天气确实异常寒冷。包汝楫在当时科学不发达的条件下,当然不能解释鱼为什么会被冻死,他只能是推测鱼被冻死的原因是水浅石子多没有水草的原因,显然这种解释是不对的。现在科学解释:水在0℃到4℃是反常热缩冷胀的,在这个温度范围里降温时向上流动,而温度较高的水向下流动(不像正常的热胀冷缩的时候升温的水向上流动);而且冰的密度反常的比水小(大多数物质的固态的密度比液态的大),结冰后就浮在水的表面,所以水结冰总是从表面开始的。冰是热的不良导体,水的表面形成冰层后就阻止下面的水的热量散失,所以结冰后下面的水体仍然能保持稍高于零度的温度,也就不至于把鱼全冻死。但是有一种情况,鱼会被大量“冻”死,那就是没有冻结的水太少,鱼也会因缺氧而死,每年化冰时死鱼现象就可以看得出来。也就是说,当时三都里到太平里的河水太浅了,天下了一段时间的雨雪,既然知县大人可以上路了,雨雪肯定也就停下来,雪也开始融化了,因积雪很厚,融化的雪水大量流入浅河里,造成河水里缺氧,致使河里的鱼大量死亡。

包汝楫的这则笔记说明戊辰那年冬天的天气确实极其寒冷,雨雪特别大,在当地实属罕见。

历史小知

据清同治版《绥宁县志·职官·知县》记载:“包汝楫,淅江举人,天启五年任,宽淳和平,绥犹思慕。”包汝楫在《南中纪闻》记载:“余令绥五年,强半常辰、宝武间。”也就是说他在绥宁任知县时间为五年。天启为明朝第15代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的年号,故明熹宗朱由校又称天启帝,在位七年(1621—1627年)。包汝楫在绥任职时间为1625年至1630年。

《南中纪闻》是包汝楫一本笔记体地方土风物志。包汝楫《南中纪闻》自序中也是如此说:“余令绥五年,强半常辰、宝武间。数数去还,不则内境深箐奥麓,停车问俗而已。以故地方土风物志,若黔、滇习俗所繇,目吸耳贮。”在此书的后记中编者说明:“包公以孝廉知绥宁县,着循吏声。此其所述,绥事居多,可备邑乘也。”《南中纪闻》中记载了多个省的地方土风物,以绥宁的篇幅最多。

绥宁冰冻图(以上图片网友提供,谢谢原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