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O药]引发的糖尿病
2018年8月底,一种新型抗癌药——Opdivo在中国上市,业界称之为“O药”,它的另一个名字是纳武单抗(nivolumab)。纳武单抗是一种抗体,作用是阻断T细胞上的受体——PD-1的活性。它在中国的入场,无论癌症患者、医生还是媒体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然而,在国际上,医生和肿瘤学家们都日益认识到一个问题:在癌症患者应用这类新型检查点抑制剂类抗癌药后,有部分患者会发生1型糖尿病,或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美国耶鲁大学的免疫学家Kevan Herold第一次见到这种病例是在2016年。患者55岁,罹患黑色素瘤,已经用检查点抑制剂“O药”治疗了数周,突然发生了1型糖尿病。
▲ Nivolumab(Opdivo)
为什么用药后患者发生了1型糖尿病呢?这还得从这种药物本身的作用机制说起。
PD-1位于炎症组织T细胞表面,PD-L1位于某些正常和癌细胞表面,PD-1和PD-L1结合时T细胞将其视为正常细胞。某些癌细胞上有大量的PD-L1,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使T细胞将其视为正常细胞,从而逃避免疫攻击。“O药”是PD-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而激活免疫攻击。
回过头来看,被激活的免疫攻击会延伸到正常组织其实并不奇怪。早在2003年,波士顿的一个研究团队就报道称:缺乏PD-1或者PD-L1的基因工程小鼠发生了糖尿病,从那时起,研究人员就开始怀疑PD-1/PD-L1可能与糖尿病有关系。
糖尿病的发生几乎只与PD-1/PD-L1拮抗剂相伴,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则与另一种检查点抑制剂有关,这就是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它阻断T细胞上的另一种受体——CTLA-4。
▲ Ipilimumab(Yervoy)
在为类似的检查点抑制剂令人惊叹的疗效兴奋时,别忘了它可能会导致1型糖尿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抗癌治疗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参考文献:Science 2017;358:852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m7543
好文荐读
本文为节选,原文刊载于《康复·生命新知》杂志2018年8月刊。长按识别二维码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