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叶嘉莹的古诗学习法
《掬水月在手》近日很受关注,这部电影记录了96岁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的铿锵人生。叶嘉莹1924年生于诗书世家,三四岁背诵古诗,六岁习读《论语》,一生都在研究、传播中国古典诗词,足迹遍及海内外上百所大学。叶嘉莹晚年独居生活简素,却屡次捐出自己的退休金和毕生积蓄达数千万元,设立了各类奖学金和学术活动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叶嘉莹的学问和人品都令人景仰,她关于诗歌学习的方法也值得研究。
比如,叶嘉莹特别强调孩子对诗词的吟诵。“写诗的时候,字从音出,字从韵出,文字是跟着声音出来的,所以要吟诵得很熟。”叶嘉莹先生选编过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而讲诵版更辅以叶先生亲自读诵、讲解并吟诵的录音。
叶先生回忆说,自己还不认字的时候就跟着大人背诗,因为家里的人都读诗,男人是大声诵读,而女人是低声地吟唱。正式拿着《唐诗三百首》当课文读书时,伯母也不讲解,就让她从第1首开始背。叶先生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有道理的:“小孩子记忆力强,即使他不能理解内容,只要先背下来,等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叶先生凭她的艺术的直觉认为“声音是诗歌生命的一部分”,而脑科学研究也证明了一个人能在后来的生活体验中调动早年记忆的内容。
记忆可以简单分成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最多维持一分钟左右,但是长期记忆有可能相伴终生。如何把短期记忆的信息变成长期记忆?有很多办法。比如说背诵。我们以往总是认为反复默念是一种死记硬背,其实从科学上讲是有一定道理的。长期记忆是基于神经元之间的新的连接,而重复想要记住的东西能够刺激突触的形成——突触正是建立连接的基础。所谓不断重复的背诵,实际上就是通过复述信息的方式,让短期记忆有足够长时间活跃,刺激突触的形成,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连接,把短期记忆的信息进行编码转为长期记忆。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每一段记忆几乎都会以某种方式储存在长期记忆中,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自己记忆力不好?其实并不是你没有记住,而是你无法提取记忆。你的大脑存了信息,但是你不知道怎么找出来。什么样的记忆容易提取?那要醒目的、有意义的、强烈的,比如说带有强烈情绪的记忆,就很容易回忆起来,随着回忆起来的还有当时的情绪、你的感受、你的想法,所有这些都会在大脑里和你的特定记忆之间产生关联。所谓的学习巩固的过程,就是为你的记忆附加重大的意义,添加更多的连接,让大脑更容易提取,而如果没有连接的孤零零的记忆就无法得到巩固,也难以提取。
叶嘉莹先生很强调在诗歌学习中放入自己的生命感受。比如她讲诗是结合着自己生命的经历,她认为,“诗词的好坏,永远以它的感发的生命的厚薄、大小、深浅为评量的层次。”她也常常对学生说要有一颗关怀的心,对人、事、物,对大自然的关怀。她小时候背诵李商隐的诗《嫦娥》,并没有什么深的理解。直到 1953年,到中国台北教书时,课本里选了一篇《资治通鉴》里的文章《淝水之战》,里面写到前秦与东晋交战,东晋胜利了,获得了一辆苻坚的云母车。下课后叶先生搭乘公共汽车回家,在等车时,想到刚刚讲的云母车,忽然间李商隐的《嫦娥》从脑子里跑出来了:“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时距离小时念这首诗已经好几十年,当年纪小时我只是从表面知道嫦娥的故事和屏风、烛影这些具体的物象,可这时我对这首诗就忽然有了另一种体会。因为我已经过了患难,才真正懂得了李商隐这种孤独、寂寞、悲哀的感觉。诗里这些丰富的内涵,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就是要把小孩记忆力强的时期利用上,让他背诵下来,只要他记住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时都会有所体会,随时都会有所升华。”
从声音到文字,从耳朵到眼睛,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从字面理解到心灵触动,伴随一个人一生都不会忘记的诗歌学习,其实是和生命感受深刻连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