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苑精读札记之文稿技巧篇№51—№100

笔苑精读札记是笔苑从各类文稿写作教学的书籍和文章中精选整理而成,并形成《菁辞录》一书,共分16个系列,其中,精论篇是从其他15个篇章中提取而成,因此,从技巧篇开始共享。本系列每天更新一期。

由于之前已经共享了100多期,因此,现将之前的内容,分几期进行集中共享。之后,每天将更新一条。

需要说明的是:《菁辞录》是笔苑的读书札记,内容还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因此,本书暂不出售。

51.写文章就像写毛笔字一样,要先临帖,以后就慢慢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完全写的和字帖一样,不可能,也不好看。所以写文章,既要学习别人,又不要完全摹仿别人,写多了,写熟了,熟能生巧,巧能生华,就产生了自己的风格。

52.写通讯和报告文学,主要是写人,写人的活思想,不能见物不见人。一篇文章没有人物,人家看完也就忘了。

53.文字上的功夫主要不是靠天资的。文字表达、遣词造句、内容取舍、逻辑推理、段落组合等各项写文章的要素,都是先从书中学来,然后亲自动手、反复实践、不断提高的。

54.如同毛主席所说的,“每件事都要交代六个'什么’,即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什么缘故”。

55.领导讲话一般不是针对和着眼于某些局部和具体问题的,而是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和广阔的视野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政治理论、思想水平和工作层次都很高。

56.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小人物敢于说大话”,时时处处站在领导者应有的水平和层次上思考问题。

57.写领导讲话要会“上天入地”、“顶天立地”,“上天”、“顶天”就是要不怕站得高,就怕站得低;不怕想得深,就怕想得浅。

58.起草领导讲话稿写一段比照一段,写一稿讨论一稿,努力使讲话稿符合领导同志的身份,做到大气、深刻、精辟、宏观。

59.文字工作者关键平时要做有心人,培养自己的悟性,多听多记勤归纳,珍惜每一次与领导接触和沟通的机会,或者直接听取、记录领导的口头交代,或者拟出提纲或构思,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领导汇报。

60.对于长期从事文稿起草的人来说,最难写的稿子莫过于份量很重又要常讲的文稿。因为这类文稿要么是常规性的、惯例性的,框架、风格、内容都比较稳定,要么是同一个主题,要在不同地方、不同场合反复讲的。这类文稿如果没有新的思路和写法,很容易老腔老调老面孔,落入俗套,味同嚼蜡,讲一堆正确的废话。对于这类文稿,一定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在主题思想一脉相承的前提下,尽可能用新概括、新材料、新语言,使人耳目一新。

61.文稿起草既是一种“遵命文学”,也是一项融入起草人主观努力的创造性劳动,既要考虑“谁来讲”、“以什么身份讲”,也要把握“对谁讲”。

62.成功的文稿必须同时兼顾领导人、起草人和听讲人,处理好三者的关系。那么,如何处理好三者关系?我们的体会是要做到“一个忘记、两个记住、多个参与”,也就是“忘记自我,记住领导,记住听众,集体推稿”。

63.为高层起草讲话时,一方面,要写得生动实在,又不能写过于具体的内容、过细的材料。另一方面,要写得有深度和高度,不能讲得太理论化、学术化,即使是参考了别人的研究成果,也都要变成领导讲话的语言。

64.衡量文章是否精品佳作的三个审美标准,即要吸引人看得下去、要使人看得懂,要能说服人打动人。

65.起草讲话稿要搞清楚领导对谁讲话,听众最想听什么,最关心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到领导与听众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讲得切题,听得解渴。

66.由于每篇初稿的质量不一样,基础较差的往往要费很大的劲。遇到“推不动”时要先跳过去,一会再回过头来推,不能一根筋,不撞南墙不回头。意见出现争执时,不要在细节上过于纠缠较劲。

67.我经常和干部说,写稿的人手是不能停的,手一停就生,手一生立刻就跟不上。一个月不写稿,三个月写不好稿。就好比以前唱戏的名角儿讲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天不唱戏,自己听得出来,三天不唱戏,同行听得出来,十天不唱戏,观众听得出来。

68.混搭布局是很好的一种领导讲话稿的结构方式。把一些联系较远的事放在一块儿说,现实的、历史的,国家的、个人的,天上的、地下的,这种布局也很常见。一些领导同志的致辞、演讲、谈话,经常用混搭布局,结果就形成一篇一气呵成的文章,听起来很亲切,很解渴,也非常美。

69.引用高层文件或者高层讲话,一定注意,要以最新论断为主,既往论断为辅。

70.任何文章,即使你看二十遍以上,也不一定能轻易记熟;倒不如只念十遍,念一会儿试着背一背,如有遗忘,随时看书,反而容易背会。当然,所说的背诵,并非要求逐字复诵,而是要提纲挈领,抓住主要的东西记牢。

71.要有一个统领全文的总纲,这个总纲在文章中犹如一面旗帜。旗帜树起来了,大的思路观点突出来了,然后纲举目张,把大中小论点排列得很醒目,这样一篇眉清目秀的文章就出来了。

72.同一会议上的不同领导的讲话,如何避免冲突?比如,召开三级干部大会,除了一个带综合性的主报告之外,如果有好几位领导同志讲话,那就要围绕中心议题各讲各的话,书记讲书记的话,县长讲县长的话,副书记、副县长讲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话。当然有时工作上的分工和会议上的分工不一样,这要从实际出发,但无论如何,几位领导同志的讲话要分工明确,不要互相重复,互相撞击,更不要冲淡会议主题。

73.要把自己假设为讲话的某某领导,从某某领导的职责、权力的角度,要讲什么、怎么讲,去思考领导文稿的起草。要把自己当作与会者,从与会者的心理、心态的角度,想听什么、爱听什么,去思想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这就是所谓“双向思维法”。

74.起草文稿要从大处着眼,如同木匠一样,先用“斧头”矫正、砍出雏形“毛料”,再用“刨子”刨整形。

75.我的体会和理解是,讲话稿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是对事物认识的结果,或者说是对事物认识的文字反映。

76.我主张,写讲话稿,首先要研究“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查研究”),而不要先研究“字”(“字”怎样写,其实对一些文友已经不是很大的问题)。先研究“字”,容易陷入误区,形成僵局。

77.对于文稿写作的初学者来说,首先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是在接到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任务之后,先别去研究“字”,而是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到研究“事”上,对所起草的“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78.领导的讲话,既要讲任务,还要讲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如果只讲“要干什么”,没讲“怎么干”、“干中注意什么”,这篇讲话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79.叙述事情,有前因,有后果,有过程;议论问题,有观点,有论据。段与段、层与层之间要有必要的过渡句或转折语,这样,即使讲话的内容比较复杂,也便于听众理解和思考。

80.有时领导之间的意见不尽一致,有时有的领导意见不够全面。怎么办?可改可不改的,尽量改;第二,意见分歧大的,尽量删;第三,内容重复的尽可能改自己的原稿;第四,实在不好改的,加以说明;第五,各抒己见,不固执己见,最后定夺一律要听讲话人的。

81.我以为王梦奎的文章的风格、特点,最适合学习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同志研读。

82.你要想知道怎么读书,你就可以看一看列宁的《哲学笔记》;如果你要想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好读一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83.写一件小事,只说这个小事,往往不能把事物的本质反映出来,这就需要对很多事物进行综合。在写作当中,写作的过程,就是综合。对事物你要从一个角度跳出来,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去分析、去看问题。这样,你的层次就高一些。

84.写作体裁越宽越好,掌握的体裁宽就不会受到限制。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写信息、简报、总结、写个“豆腐块儿”。这些体裁太窄。

85.文章我的体会是躺着打腹稿,立着写初稿,坐着写成稿,基本上就是这三部曲。

86.文章要进行谋篇,这种谋划要流畅。比如串项链,谋篇是要考虑将哪个珍珠放在哪个位置最好,哪几个珍珠放在一起最合适。

87.我接手或参与了某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完成以后一定要从理性上去进行回顾和反思,特别是把带有普遍性、全局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提练出来,用调查报告或理论文章的形式写出来。用这种办法提高一个人,速度快、效果好,练就的基本功也扎实。

88.文章好不好,不仅要看主题是否鲜明,逻辑是否严谨,而且要看内涵是否丰富,能不能使人受到多方面的启发,能给人留下长久不忘的印象,看过很长时间后仍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

89.知识丰富、见解深刻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有内容、有高度,成功的可能性就要相对大一结。俗话说得好,你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才行。

90.机关文字材料切忌空泛论述,呆板抽象,大话套话,要有血有肉,详略得当。办法是在抽象的论述中加点不抽象的东西;把工作中的原则要求讲得细微具体;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理性的内容。

91.“动人春色不需多”,大凡好的材料,都是重点突出,特点鲜明,引人入胜,因此一定要把最有特色的东西突出来,把最有价值的经验推出去,把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

92.离了上级精神,任何文稿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93.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文稿写作也一样,不要急,慢慢来,谁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可以仿猫画虎,就是比葫芦画瓢,看人家怎么写的、怎么写好的,然后,就像临摹毛笔字一样深钻细研。

94.起草文稿可以熟中取巧,只有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把握住了事情的本质和规律,加上思考,才能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由巧而精,就像欧阳修笔下卖油翁“无他,唯手熟尔”。可以改中求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95.一篇上好的文稿,要在概念的述说中加入描写的细节,坚持宜详则详,宜略则略,详略得当,有血有肉,删繁就简,错落有致。如同一位美女“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要在抽象的论述中加入生动的细节,纯粹抽象的说教,像一道道列下去的算术题,怎样也不会生动。起草文稿,讲的是空泛的道理,写的是干巴的工作,列的是枯燥的数字,这样文稿就显得压抑、沉闷。如果在文稿中穿插一些具体人物、具体细节、具体事实,就可以增加饱满性、活泼性、可读性。

96.如何提高文稿标题拟制水平?一件是曾把毛主席编辑《中国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改定的与未改过的标题抄在一起对照研究。再一件就是通过研读叶圣陶《修改文章的艺术》一书,试探拟定标题的规律。

97.经典要转化为有效阅读必须有负责任的、高水平的、联系实际的、深入浅出的普及环节。可惜政治经典的普及做得很不好,远不如文学经典。我印象深的好的普及本仍然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后来我常用的一个本子是《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98.政治理论经典对我写作的帮助是学会直取问题要害,找到打开读者思想大门的钥匙,登上可以俯视山下的制高点,也就是找到文章的“文眼”。

99.我现在帮一些人改稿子,经常不是为了修改思想,思想都非常正确,我的功夫往往花在了合并“同类项”上。

100.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我们想写好领导讲话稿,就要经常从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和战略考虑问题、总结过去、谋划未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大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