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成和表现分析

一 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成和背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人的认识开始于经验,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和技能。一个人的经验,不仅仅指在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的经历和体验,还主要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指从实践中产生的经验;所谓间接经验,是指从书本或别人的经验中取得的经验。这两部分的经验是构成人的知识的两个来源,缺少任何一部分,人的知识都是不完全的,不深刻的。

中小学生作为一定社会中最主要的教育对象,其知识也主要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的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中,学生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一是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任务,同当前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发生直接联系的学习活动;一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同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发生直接联系的学习活动。正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这两类学习活动内容,学校才设置了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以前人积累的分门别类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间接经验;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获得其认识世界的必需的直接经验,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为基本技能。两类课程的结合为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并获得一定的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基础。这些内容又是在不同年段、不同层阶学生知识生成和能力养成的循序渐进的学习、生活经历或体验的前提下得以实施,并将逐步转化为他们日渐丰富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基本技能。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指向抽象的应然世界,而不是学生生活在其中的实然世界;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塑造;课程局限在校园的围墙内,学生规定在刻板的课堂之中;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成为分门别类的各成体系的知识,把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分解得支离破碎,抽取了学生生活的厚重基础,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更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得不到培养,生活和生存的基本能力更是缺乏得令人担忧。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正如夸美纽斯所说:“要使我们的学生在教学场所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特别是课程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活需要的原则。

在此原则下的学生生活经验,就不能是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分门别类又各成体系的知识,而应是与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互动联系的感受体验,是与实际社会、生动自然相交融的具体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就我们的教育对象来说,中小学生是由每一个生命个体组成的有个性的教育群体。

个性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面貌,既代表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定意识的倾向性,如具体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意志、信念等不同,还体现了个体在与别人相比较而存在的能力、气质、品德、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它是区别于群体的主要标志,又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总和。个性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形成的,与个人的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社会教育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家庭是社会生活基本单位,不同家庭的教育程度和教育方式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有不同的影响,父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长期积淀下来会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经验。学校是仅次于家庭对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社会群体,学校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实施一定的教育和影响。通过一定形式的学习体验、文化娱乐、劳动锻炼等集体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学习,逐步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自己的个性。

在此前提和背景下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就不仅要看到学生简单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生活与课程内容和现代社会科技的联系,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等个体特质。

二 学生生活经验的表现

1 知识性经验

知识性经验是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和已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中最基本的科学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是各门课程标准规定的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本经验,是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需的能动性知识,它是在学生一定并循序渐进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的前提下经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地接受间接经验来产生的。在文化科学素质的角度,表现为一定的求知欲和科学分析精神;运用基础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适应社会需要的水平;独立的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识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表现为一定的认识能力,即不仅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识别、记忆、理解、判断和加工,而且对自己的各种认识话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节。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在知识的情景中和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的学习倾向和经验。

2 思想品德性经验

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一定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小学生正处在思想品德的形成期和完善期,对其按一定年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个体道德表现、行为习惯、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给予关注和培养,使之养成一种连贯渐进、完美稳定的道德倾向,成为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即经验,这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一项根本性要求。这种经验不是高调的说教,而是表现在具体学习、生活实际中的可评价性指标下的具体要求。如“热爱祖国”指标下“升国旗时能立正,行礼,唱国歌;祖国或人民有灾难和困难时敢于奉献,乐于帮助”。“遵纪守法”指标下“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放学按时回家,有事有病请假;不打人骂人,讲求社会公德”。“诚实正直”指标下“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等。

3 情感性经验

情感是人们对一定的客体如人、事物、艺术、自然或现实社会等所产生的波动性与感染性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或喜欢、或愤怒、或悲伤、或恐惧、或爱慕、或厌恶的种种心理反映。学生的情感往往与态度、价值观相联系,成为学生认知过程中与认识目标有直接关系的内在认识过程。由于学生自身情况的差异及所处环境、所受教育的不同,其情感表现出或丰富、或单一,或细腻、或粗犷,或微妙、或直率,或正常、或异常等复杂的需要和期望。同时,情感是在一定需求和兴趣的感觉和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而需要和兴趣是各种各样的,如积极,肯定,消极,否定等。感觉和认识又是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学习、生活活动,日积月累,亲自感受体验和内化中形成的。因此,正当的、切合实际的情感需要、期盼、感受和体验,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身观;反之,就会使之失去学习的兴趣,变得消沉、甚至走上反向发展道路。另外,情感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成为保证学生学习顺利的必要条件。如此诸多原因表明,教师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变化,按其情感发展逻辑,伺机而行,对症下药,适时地转化和培养,就会使学生的情感由自发变为自觉,将学习需要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并逐渐成为一种稳定发展且日渐丰富的情感性经验。

在实际中,积极、稳定、丰富的情感性经验,表现为学生作用、感受和对待科学学习、文化知识、人与人生、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如在科学学习方面,多思善疑,大胆想象,尊重证据,不断探究,愿意合作与交流。在自然方面,张扬自己,寄情物景,珍爱生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且以一定的方式赞美、热爱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科学和社会的关系方面,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变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等。

4 能力性经验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建立在一定知识、技能和思维等水平之上又高于知识、技能和思维等水平的影响某种活动最直接最基本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一经形成并表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就成为一种不断发展着的经验。根据能力的一般表现形式,能力性经验也表现为智力技能经验和操作技能经验、一般能力性经验和特殊能力性经验、再造能力性经验和创造能力性经验等不同发展阶段或层次水平。

学生稳定的能力性经验,主要是从平时教学中得来的。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和结合来说,一是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认知、发现、构想、解释、分析、判断、推理、应用等实际能力性经验,一是建构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综合材料,融会贯通地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独特或有创造含义的先验性能力经验。

学生的能力性经验有时表现为在现有的发展阶段上已经具有的现实性能力经验,有时则是一种在现有发展条件下经过进一步训练可望达到的或低或高程度的可能性能力经验,从而也成为一种成功的预期潜力,这种潜力有时要在一定条件的诱发下发展成一种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性经验,因而需要老师或学生自己适时培养或积累。

由于各种学习或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心理特征在不同学习者身上发展和结合的方式不同,也由于不同学习者的生活积累和参与各种活动的频率、程度等不同,故能力性经验存在很大个性差异。

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成和能动表现,是素质教育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容,更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前提和归宿。对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表现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关系及其具体体现的分析研究,笔者将有专门的论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