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中国通史」第三十五讲:曹操在用人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

大家好,今天要讲曹操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特殊之处?

在东汉的后期,董卓带兵进入洛阳之后,因为过于残暴,引得各地军阀不满,纷纷起来讨伐。随后的十来年中,陷入了军阀混战的状态。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但是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打败,从此进入了南北对峙的状态。

接着两年后,曹操就发布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叫《求贤令》,就是希望在全国范围内选举出人才,并且列举了齐桓公称霸中原使用的是管仲,陈平虽然很有能力但是也会盗嫂。

这段话意思就是说,虽然管仲不够廉洁、贪图钱财,陈平虽然贪色,但都是很有才能的人,而曹操希望不要按照普通道德标准来衡量他们。

曹操很明确地提出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唯才是举”。

只要他有才能,至于贪财好色这些毛病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曹操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方案呢?这是有几个原因决定的:

曹操影视形象

首先,曹操出身于宦官的家庭,他本身就不符合东汉士族的道德标准,作为领袖从道德上来说是不够格的。

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当时著名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从名义上来说是宦官的后代。曹腾从汉顺帝开始当官,历任四位皇帝,被封为费亭侯,可见其尊崇。

而曹嵩本人也因此继承侯爵,封为太尉,曹操其实也算是世家子弟,不然也不可能很快成为地方性的军阀。

但是在东汉后期,士大夫儒生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斗比较厉害,因此对宦官比较轻视,当然曹操也被牵连其中。

当然,很多宦官并非都是道德败坏,曹腾倒也并无劣迹。

所以陈琳写文章骂他是“奸阉遗丑”,就是因为陈琳这种士人看不起曹操,而是跟士族出身的袁绍比较亲近。

曹操并不太受到东汉的那些士族门阀的待见,这使得他能够跳出当时士族的道德评价标准来使用人才。

其次,就是曹操之所以取得“官渡之战”胜利,靠的就是能够广泛笼络人才,并且不计较出身,给予相应的职位。

而反之,袁绍的失败也在于用人不当,心性狭窄缘故。

袁绍是世族庶子,这给他带来了机遇,也造就了他性格的缺陷

在《求贤令》发布的时候,当时曹操经历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显然需要网络更多的人才来稳定他的地位。

同时,曹操也深刻认识到东汉时期以“道德”来推举官吏造成了士族阶层的垄断了职位,并且使得虚伪道德盛行,他们很多却并无真正的能力。

所以,曹操采用的是一种更加实用的方式来选拔人才。

最后,就是曹操本人也是个不太拘泥于小节的人。曹操本人才华横溢,并且善于权变,不太注重道德约束。

曹操年幼的时候,比较游手好闲,叔父就在他父亲曹嵩面前告他,这时候他有次装作中风,倒地不起,叔父慌忙到他父亲曹嵩那里禀告。

等到曹嵩来了之后,发现曹操身体安然无恙,就问怎么回事?曹操说,自己哪里有病,只是叔父不喜欢自己乱告状罢了。

后来曹操叔父再打报告给曹嵩,曹嵩就不再相信了。由此可见曹操的机诈与应变能力,并且连自己的父亲与叔父都会欺骗。

曹操的个人生活也不太检点,比如抢了吕布部下秦宜禄的妻子杜氏,收了何进的儿媳妇尹氏。

曹操的个人能力确实也是很杠的

但是《求贤令》背后,还有一个非常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曹操要改变东汉的用人方式,实际上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世族。

历史上还有一次《求贤令》,那就是秦孝公颁布的,秦孝公求取关东人才,招纳卫鞅进行变法,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使得秦国强大了起来。

曹操通过不拘一格的选用人才,在他手下不仅有出身世族的子弟,也有普通靠着战功和能力晋升的官员,像陈群、荀攸、司马懿皆是出身世族但也很有能力,而郭嘉、贾诩、程昱等全是因为自己能力获得重用。

所以,出身的高低并不是曹操用人的标准。在东汉极度注重门第时代,曹操也因此笼络了大量人才。

并且曹操以非常宽广的胸怀接纳各种人才,也非常愿意让自己的属下推举人才,如荀彧投靠了曹操后推荐了程昱,程昱推荐了郭嘉,郭嘉又推荐了刘晔,而这几个人都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并且成为了曹操最重要的几个谋士之一。

但是曹操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大多数时间都在忙于对外征战,而忙于治理国家的时间并不是太长。

而曹操也深刻认识到自己权位的不稳定,希望进一步改变当前的局面,可是他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曹操在发布《求贤令》的十年后,就已经去世了。

曹操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曾一度比较犹豫,是选择曹丕还是曹植。

事实上,曹操之所以青睐于曹植,不仅仅在于他的才华,也在于曹丕与原先的世族关系很紧密,并且极度不够,但是曹植就没这个问题。但是当曹操发现曹植过于随性,难以约束自身之后,就放弃了曹植,无奈之下选择了曹丕。

曹丕即位之后,所使用的人才,大多如王朗、华歆、陈群、司马懿、等士族出身。

曹丕上台其实是曹魏集团跟士族妥协的结果,双方都能接受

这主要是因为曹丕本来资历和威望就难以和他父亲相比,上位也多受到这些世族的帮助,难以驾驭这些世族,那么不得不依赖于他们。

曹操的“唯才是举”的方法使得他选取了大量人才,但是这种方式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衡量人才,这个标准非常模糊。

对于曹操来说,他具有明察秋毫,洞察人才的能力,可是对后来的继承人来说往往并不一定都有这样的能力。

还有,就是当士族逐渐主宰朝政时候,推荐的人才往往同样都是士族出身的。

所以,曹操的用人方法虽然比较公允,但是对当权者的执政能力要求比较高,显然只对曹操本人比较适用。

为此,新即位的曹丕,就采纳陈群、司马懿的意见,使用了一种新的方法,那就是“九品中正制”,也被称为“九品官人法”,就是把人才分成九个等级。

由中正进行评级,对象不仅包括未受官,还包括现有的官吏,然后以此进行任用、升迁或者罢黜。

考核的标准根据三个方面,分别是家世、德行、才能,这个考核中很明确地将家世列为选举官员的标准,并且因为东汉一来就很很严重的等级划分,如果中正也是出身家世,那么评级或多或少地也会偏向于出身士族的子弟。

更重要的是,个人品行和才能往往不好评价,但是家世却是非常客观,所以很容易就把家世作为最重要的评定标准。

曹丕的这项制度,很显然是对世族之间的妥协,也改变了曹操以来的用人方式。

虽然也承认才能作为审核的标准,但是是否有才,这个概念非常模糊,所以很难从普通民众中选出优秀人才。

“九品中正制”把家世作为当官标准进一步明确化,对于那些士族而言,可以合法地推举自己家族子弟做官,世代相传,这完全确定了门阀士族的政治地位。

面对士族的压力,曹丕以及以后的曹叡、曹芳等统治者,不得不依赖于对自己没有威胁的曹氏宗亲和有裙带关系的夏侯家族,这更加加深了曹魏集团和士族之间的矛盾。

所以,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候,大多数的世族都是持着观望态度。

曹操虽然文韬武略,但并没能解决根本性制度问题

曹操显然认识到,曹氏家族作为掌权者,不具有道德上的合法性,依赖士族必然会影响自己统治的稳定,但无力也没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显然是否定了自身的统治合法性,因为自己出身并不是上品,而恰恰是士族的对立面,那些依靠世代传经的士族显然不可能认可宦官后代的曹魏政权。

曹魏根基不稳,但又没有建立有效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注定了这个王朝的短命。

而曹魏确定的门阀这个问题一直持续了四百多年左右,直到唐朝比较完善的科举制度才解决这个问题,而门阀士族退出历史舞台则是在宋朝之后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