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评】人像顶光3招帮你解决 第1405讲?

当光位过高时,会形成由上至的下,近似“顶光”的光位。这一光位在人像摄影中并不受欢迎,因为它会造成一些奇怪的阴影。

如下图所示,在顶光的作用下,人物的眼窝、人中、下颌处出现大片阴影,同时鼻尖出现高光,显得很不好看。

也许你会说,“我才不会在这种光位下拍摄!”但有时候,事情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比如说,当你在户外拍摄时,阳光往往从上方往下照射;在室内,灯光也总是从头上照下来。

户外与室内,都普遍存在顶光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大致有以下 3 种方案:

1. 后退法

在室内拍摄,光源相对单一且位于头顶时,你可以让模特退后一段距离(具体距离,与灯到地面的高度差正相关)。这样,光源就会从接近“正上方”变为“斜前方”,顶光产生的阴影效应自然会减弱。

2. 遮挡法

在“后退法”中,你需要让模特后退一段距离(一般要大于光源到地面的距离)才能使光线方向由“顶部”变为“斜前方”;而太阳这个光源到地球的距离,让“后退法”根本无法实施。

别急。想一想“后退法”的实质是什么?让顶部来的光线,变成斜前方来的光线——也就是说,在面对太阳这种“巨大”的光源时,只需要遮挡住顶部的光线就行。

比如说,寻找一片树荫,站在树荫的边缘处,就会形成近似于“斜前方光线”的照明效果:

如果没有这种大片的树荫,用小片的人工物体进行遮挡也可以实现类似效果,但注意不要把遮挡物拍进画面中。

3. 柔光+补光

你可以让光线由“硬光”变成“柔光”,来减少它们制造出的阴影;同时,再进行补光,以进一步消除阴影。以闪光灯为例,我们来看看闪光灯的几种用法:

  • 直闪:最“简单暴力”的用法,对着人脸直接打“硬光”,由于皮肤的反射会形成“油光满面”的效果。

  • 跳闪:利用白色墙面“反弹”打光,光线会变“柔”,阴影较少;但由于缺乏补光而形成类似顶光的效果,在眼窝和鼻翼处形成阴影(虽然不浓)。

  • 跳闪+反射片:使用闪光灯内置的反射片,这样在通过反射制造“柔光”的同时,另一部分光线直接照向模特充当补光。这样眼窝和鼻翼处的顶光阴影消失;但由于补光的光线较“硬”,在鼻尖形成了高光。

  • 反向跳闪:调整闪光灯角度,打向背后,光线会从斜前方照向主体,同时兼具了柔光和补光的照明效果,整体拍摄效果良好。

一、什么是大三元镜头

大三元镜头,超广角16-35mmF2.8、标准24-70mmF2.8、长焦70-200mmF2.8

该系列镜头涵盖了从16mm到200mm的焦段范围,能很好的满足日常大部分拍摄题材的需求。

同时该系列镜头拥有F2.8的恒定大光圈,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过多的可能性

大三元镜头并不是某个器材品牌独有的,佳能、尼康、索尼都有。

二、各个品牌的大三元镜头

1、佳能大三元

(1)超广角:EF 16-35mm F2.8L lll USM

(2)标准:EF 24-70mm F2.8L ll USM

(3)长焦:EF 70-200mm F2.8L IS ll USM

2、尼康大三元

(1)超广角:AF-S 14-24mm F2.8G ED

(2)标准:AF-S 24-70mm F2.8E ED VR

(3)长焦: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

3、索尼大三元

(1)超广角: 16-35mm F2.8

(2)标准:24-70mm

(3)长焦:70-200mm

三、大三元的优势

1、16-35mm能拍摄大场景,比如风光、城市、星空等题材

2、24-70mm能拍摄人像、婚纱、特写、静物等题材

3、70-200mm有远射能力,所以大家常用来打鸟、拍摄荷花、拍人像、扫街等题材。

四、大三元缺点

1、价格昂贵,镜头售价都在万元以上

2、镜头较重,时间久了会比较累。

先来看一下我们磨皮前和磨皮后的的对比:

这个磨皮应该花了十几分钟,很快对不对,而且脸部的纹理基本都保留了。当然要对人物精细处理的的话,这还不是最终效果,可能还需要进行调色和补一下高光和阴影区。

这里只进行磨皮,现在让我们开始操作吧!

一、创建两个图层

将素材图拖进PS后,按两次CTRL+J,得到两个背景的副本图层,分别命名为低频和高频,如下图,低频层在下,高频层在上。

二、低频层处理,获得肤色的大致分布

先隐藏高频层。选中低频层后,点击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将图片变得足够模糊,忽略细节。

当然也不能太糊,图片糊成一团肯定是不行的。只要看不出纹理、斑点就可以,如下图,一般我会设置在3-10,这也和图片大小有关,大一些的图,设置也要大一些。

点击确定后,低频层的肤色分布,就算得到了。

三、高频层处理,得到皮肤的细节

先将高频层切换到可见状态。选中高频层,点击图像>应用图像。

对应用图像的参数进行设置,图层选低频,混合选减去,缩放填2,补偿值填128。(128或127都可以)

无论什么图,都这样设置,没有其他设置的,除非你不用这种混合方式。至于原因,看文章末尾的算法,你就明白了。

确定后,高频层的皮肤细节也就得到了,如图所示,就是一个有人物所有细节的灰度图。

四、把低频层和高频层合成为原图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近似原图的状态。操作也非常简单,只要将高频层的混合模式改为线性光,两个图层就会混合成原图状态。这里你也能看得出这应该线性光的算法有关,同样在文章最后说明。

五、建组

将高频层和低频层放进同一个组中,同时选中高频层和低频层,按住SHFIT,再点击图层栏下标的文件夹标识就可以。

这一步操作只是为了方便观察,并对比原图。隐藏组,查看背景原图;显示组,查看高低频图层并操作、

六、去除皮肤色斑和凹痕

选中高频层,点击仿制图章工具。(修补工具和修复画笔工具也是可以的,你可以都用一下,看哪种效果好。)

对仿制图章工具进行设置,选择柔边圆画笔,画笔的大小只要比色斑大一点就可以,硬度调低一些。

设置好后,按住ALT吸取皮肤正常的部分,然后放开ALT点击覆盖色斑就可以。覆盖后,你会发现在高频层用仿制图章工具覆盖,完全没有突兀的感觉。不像在原图上覆盖,总是会很突兀。

因为这个时候,你仿制的只是皮肤纹理和色斑等细节,没有肤色分布。所以无论你吸取的部分在哪里都不会太突兀。

当然这里你要注意有些地方原先皮肤细节就比较少,那就用细节比较上的正常皮肤部分去覆盖。

重复仿制图章工具的操作,将如下图中脸部有瑕疵的部分,一点点快速覆盖掉。

可以看下图,我们右半边脸部覆盖好后初步状态。基本的凹痕和色斑都已经覆盖掉了,毫无违和感,脸部的色彩分布也和原先一样,没有任何影响。

接着用仿制图章工具处理好整张脸,得到如下图,可以看到已去掉所有的皮肤色斑和凹痕。

七、均匀肤色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皮肤还是有很多不均匀的地方,特别是鼻子上有一小块颜色特别深,脸颊、下巴和鼻梁的地方也都有一些不均匀的小色块。这些肤色特征是存在在低频层的,所以我们要对低频层进行处理。

选中低频层,用自由套索工具,圈出需要均匀肤色的地方。圈出之前,我们要设置一下套索工具的羽化值,可以设置的稍微大一些,处理范围大的地方。处理范围小的地方再调下羽化值就可以。

这个羽化值关系到边缘羽化状态,会影响处理后的边缘。如果边缘太明显,处理后会边缘会比较突兀。

如果不知到羽化值对应的边缘状态,可以按Q键看一下这个时候的蒙版状态下的边缘,如下图,边缘的羽化状态就很好。

再按一下Q键就回到原图。用这种方法设置好合适的羽化值。

羽化值设置好后,用自由套索工具,圈出需要均匀肤色的地方。

然后点击滤镜>模糊>高斯模糊,移动半径滑块,观察预览图,让肤色稍微均匀一些就可以,半径不能调太大。

确认好合适的半径值后,之后的处理,只要圈出范围,然后按CTRL+F(重复上一步滤镜)就可以。

觉得不够的可以,CTRL+F多按几次。例如鼻翼上的深色块可以按3-4次就差不多了。

一块块圈出,模糊后,肤色就均匀好了,如下图。

到这里,我们的人物磨皮就做好了。

我们的最终效果图如下图。

所以这两种混合模式下的高低频设置是固定,无论是什么样的照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