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光芒——忻东旺纪念特辑

东旺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艺术让人不能忘怀。只要想到改革开放以来到跨进新世纪的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油画的发展,就自然会想到忻东旺的艺术,也包括他这个人。在中国油画百年来充满激烈碰撞与交锋的发展历程中,现实主义艺术通过对中国文化、中国生活的反映与探索,走出了一条极富代表性的道路,中国油画家们也自觉地对这种艺术风格展开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与精研,在这之中,忻东旺的艺术创作无疑是一个重要典范。

——范迪安

忻东旺纪念网站已发布上线

将持续整理忻东旺所有作品专辑,手稿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消夏》

210X280CM 2009年

《消夏》 (局部)

展览现场

刘巨德、陈丹青、贾方舟在忻东旺画室

《看忻东旺笔下的农民》

忻东旺描绘农民的心态与状态,是天然的、当然的、坦然的,不是出于“爱”、“尊敬”、“歌颂”等等意识形态情感意图。他观看农民的目光是一个村里人看着另一个村里人的目光,他描绘农民模特,就是在描绘自己。

在他去世前数年的大型作品中,工匠性被他发挥到惊人的地步。三度空间的模拟性刻画,几乎消失,这组大画的效果是平面的,放弃了体积、体量、明暗、纵深(传统学院油画的铁律),直接以勾线呈现人物与人物的形体关系和节奏关系。这些作品全是高难度的等人尺寸的大群像,直接来自现场写生、现场构图,有时多达十余人,这是六零后学院画家普遍难以胜任的画面,又一次,忻东旺体现了古代工匠把握群像的天分,一种学院训练难以企及的天分。(节选)

——陈丹青

忻东旺创作《队伍》 2012

《 队伍》

460cm×680cm 墙面丙烯 2012年

《 队伍》局部

在工作室创作壁画《队伍》

展览现场

2005年8月在河北康保与作品《憧憬着的老段》原形在一起

《憧憬着的老段》 忻东旺 2005

《信念者》工作照

起稿

《 信念者》

《传神写照塑像铸魂——忻东旺艺术作品展前言》

他再现的一幅幅有着泥土般拙实的普通人物肖像,不华美,不悦目,却让观者为之动容动情。他有极强的“写生”能力,这种能力不只是与油画技巧有关,更是内化于心的艺术理念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反映。他直面自己身处的当代生活,写生命,写生意。他与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呼息与共,没有游离在被画者的生活之外,“观察”和“体验”对象的生活,与被画人物同喜忧,同命运。他经历过从农村到城市的艰辛历程,尤能体味打工者铺盖卷散发出的汗臭味,他从中嗅觉到生活的真滋味,他要表现出铺盖卷裹挟的人的温度。

忻东旺把写生创作引入课堂,他与学生们一同画模特。从起稿到最后完成,学生们可以亲眼见证他整个写生创作的过程。这种身体力行、以身示范的教学方法,有说服力。他不经意“宏大”,相反他十分在意和用心于画面细节。他将自己对生命的敏锐感受,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倾注在画面形象每一处的细微表情中。他的现场写生,让学生理解生活形象如何转换为艺术形象,“美”和“创造”是如何在至真至诚的点滴的艺术劳动中显现。(节选)

—— 冯远

起稿

《走神》

布面油画 2004年

忻东旺创作《古风堂》

古风堂

380cm×260cm 2012年

古风堂(局部)

展览现场

《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古风堂》把一个艺术沙龙的整体端上了喜剧舞台。所有这些人物,都以摆拍的夸张,注目画外,随时准备着被画、被拍,被留影,被以一种玩偶式的表情所统摄。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正是这种玩偶式的表情,让所有的表情变得“假惺惺”,板着脸,蹙着眉,抿着嘴,颔着下巴,袒露胸口,扭着身子,撇开步子,手脸油光光,衣着捆绑着身段,到处充满灵与肉的斑痣。所有的这些“假”,这些当代人的摆态,却在东旺的神来之笔下跬成了时代人性之真,就像我们在繁华东站的厕所里的镜子上,毫无禁忌地看到方便之后放松的自己。相闻有声,兴应如答,肖像在这里,被漫画一般的笔锋,剖露出身份与梦想的挣扎、灵与肉的缠斗,堆构成社会群偶与时代群偶的聚会。

忻东旺肖像中的这种玩偶般的表情,使得他的肖像不再是某些人的肖像,而是一个时代的肖像,一个时代的历史画。他把这些人的故事,这些活生生的灵肉挣扎,画作这个时代历史荒诞,一种黑色幽默的当代灵歌。荒诞,这种巨大变迁,田陌城市面前的极不真、极不确切的感觉,被写在这一个个真实的面庞上。这种感觉只有农村骤变的亲历者——一个农民的世界才能获知,又只有农村巨变的存在的觉知者——一个超凡的视觉心手方能触。落花如梦,消瘦无尽,忻东旺正是这样一个以他自己的世界塑造了一个时代的肖像的杰出艺者。(节选)

—— 许江

《肝胆者》 忻东旺 2004

《笑脸》 忻东旺 2004

《夏日的思辨》 忻东旺 2008

《 大家足迹 艰辛历程——忻东旺油画艺术述评》

作为一位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性画家,忻东旺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他笔下的形象所具有的那种咄咄逼人的视觉力量。他那直逼灵魂的犀利目光使他在转瞬间即能把握到对象的内在精神特征,他从人物的每一个细节——恍惚的眼神、微张的嘴唇、掀动的鼻翼,抑或一个犹豫的手势、甚至是被脚撑歪的鞋子中找到传达这灵魂的渠道。他的卓越技巧使他创造的人物具有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穿透力,过目难忘的震撼力。看他的画,没有语言的屏障,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笔触和色彩,而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血肉之躯:干裂的嘴唇和唇中松动的牙齿、粗糙的皮肤下涌流的血液、未老先衰的容颜,尴尬与无奈的表情……忻东旺将他对生命的敏锐感受倾注到每一个细枝末节。

在忻东旺的笔下,既没有高大的英雄(他对人物的“缩身”和“矮化”处理更强化了人物的边缘、弱势、甚至卑微和自私的一面),也没有抽象的代表性和典型化的人,而只有具体的、有名有姓的这一个人或那一个人。他为他的地处偏远农村的父老乡亲、为浪迹城中的农民工兄弟、为一筹莫展的下岗工人建立起一个形象的长廊。留存在这里的一个个形象,将不仅是中国油画史中的杰作,也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缩影。(节选)

——贾方舟

作品局部

微笑

80x65cm 2012

《 灵魂的光辉——忻东旺的艺术》

《微笑》(2012 年),画家有意夸张和凸显了这位企业家与罗汉阿南近似的形象特征,他“显露出掩饰不住的童趣”,仿佛与罗汉的“性情明显的生命体”特征存在着某种神秘的“精神同构”。再如,画家对于农民工的塑造,往往有意压缩人物的造型高度,作“矮化”、“缩身”的处理,更加凸显出农民工的形象特征,仿佛是生存的压力将他们天然地塑造成那种矮巴笃实、粗陋笨拙的样子。这种造型,明显地带有中国传统艺术“立象以尽意”的语言趣味。另外,在上节的叙述中,我曾非常肯定忻东旺在细节刻划方面的成就,谈论其语言的转向时,我更加确认这一点。以细节的设计与刻划,来挖掘人物灵魂深处的悸动,寻绎人物的精神迹象,凸显语言的“精神渗透力”,是忻东旺油画语言美学的重要特色。

在回归传统造型观与传神论的过程中,忻东旺不仅搭建起了新的语言美学框架,而且还在实践领域内开创出油画语言的新路径:以意象造型观改造固有的写实观,以“心相”超越“物象”,以“表情”传达“情感”,以笔墨意趣融通写实技法以灵动的书写性弱化团块结构,以观念性的固有色替代物理性的环境色。总之,忻东旺的探索给当代油画带来了令人兴奋的美学前景。(节选)

——张晓凌

海女

60X50 cm油画 2012年

远行的喇嘛

60cm×50cm 油画 2011年

壮志

60X50cm 油画 2010年

雄心

60X50cm 油画 2010年

诗性的肖像

100cm×80cm 油画 2013年

《东旺和他的艺术——将为时代铭记》

我看东旺的艺术在情感和社会意义方面的真诚与深刻同样值得称誉。一个中国人,一个生活在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中国人,一个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富有良知、倾注关切的中国人,这是东旺作为一个中国油画家的特质,在他之前尚没有中国油画家呈现同样浓烈的特质。这个特质看去很普通,亦如他笔下的白菜,望之清润、食之甘美的白菜,普通到在北方的菜市上随时都会看到,它的普通是几近日常化的普通,不同的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活得真实、活的有滋有味、活得清爽洒脱的东旺,不同的是这对于东旺是一种境界,拼尽心力追求的境。这种境界我以为是这个时代最可宝贵的精神祈翼,是中国艺术最富生命力的精神祈翼,它在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改变着我们对生命的立场和态度,甚至改变着我们的存在感。东旺对这种境界的追求一直是很自觉的,直到他生命的终止也丝毫没有懈怠,对东旺的赞誉已超越了艺术的范畴,已成为一种社会赞誉,而这应当是一个艺术家所能期待的最高赞誉。(节选)

——杜大恺

白菜

60X5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白菜

60X5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石仙贺寿

60X36CM 布面油画 2012

石榴

27x39cm 2013 年

石榴

39X23 2013年

展览现场

刘巨德与忻东旺

《 一个天才的心相——怀念东旺》

他的作品有着揭开中国油画肖像艺术史新的一页的意义。回首他作品的前前后后,你会感到他生命后期的绘画,已从凡界步入东方绘画的神界,实相生在了空相中。作品《古玩》是最好的例证。画中赤脸人和白脸人,东旺一见就惊喜,两个人满身洪荒气,如浪亦如电,一下把他撞击到黄土清泉泥土陶俑的世界中。他的直觉与想象迫不及待地走进了中国文化意象造型的语境,笔意、力势、线型、神韵,均以气行色,浑然书写而成。恍惚天工之妙,令人兴奋。东旺说:“我意不是要颠覆已有的学院写实体系,而是希望在西化的造型训练中,注入中国意象精神的基因,使中国的写实艺术身心健康,而营养品就是那些散落在中华大地的古代遗存。”

东旺给中国美术界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肖像,那里深深地镌刻着时代的表情、国人的精神、东旺的乡愁。他验证了艺术的诞生,源于以生命抚慰生命、体验生命的人文关怀中。(节选)

——刘巨德

古玩

240X160CM 丙烯 2012年

《古玩》局部

《父子兵》

丙烯 100x80cm 2012

汤姆的朋友

180cm×130cm 油画 2009年

89cm×65cm 油画 2012年

《淡定》

60×50cm 2011年

《倾斜的地平线》

60×50cm 2012年

《一座艺术的丰碑》

他选择的是立足于生活本身,老老实实地落笔,不动声色地记录,将真实的生活和形象描绘出来。这种“文化的白描”赋予了人物身份形象之外的微妙感,赋予了画面直击人心的力量。

我佩服他写生人体时的精准,描绘大白菜时的微妙。他有本讲“细节”的册子,皮肤的颜色,衣服的质感,鞋子的塑造,绘画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被他一一拆解,他的笔触干脆利落,塑造的形体如雕塑一般结实,画面厚重又不失生动,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忻东旺所描绘的社会截面,生存状貌的本色和质感是粗粝的,短矮粗大的造型与他想要表现的内容是一致的,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像石头一样棱角分明,未曾被修饰却又有自身的秩序,就像生活本身那样。(节选)

——曾成钢

2004年12月在索家村画室创作《装修》

装修

200×250cm 布面油画 2004年

局部

团队

350x300 丙烯 2013年

朝阳

布面油画 260×190cm 2013年

庄严

260cm×190cm 油画 2012年

“回乡——忻东旺的艺术人生” 山西博物院展出现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