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何时起?太极拳的“意”“气”已经沦为江湖之流哗众取宠的丑态!
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指明了这套拳的哲理。“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和“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指明它的运动规律;“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指明它运劲的方法;“人刚我柔”,发着之目的“我顺人背”,又指明了争走的时间;“急动则急应,缓动则缓随”而总论以“虽变化万端,而理维一贯”。我认为王论是实践的总结,是符合唯物辨正法的,也是符合陈式的基本规律的(因为那时还无各式太极拳)。王论未提到“意气”和“呼吸”,陈师教拳也从不单独讲“意气”、“呼吸”。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他并非不重“意”的,但不是唯心的意。因为人的行动都由思想支配,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意”不是空洞的幻想,而学什么要注意什么规律。从学习规律,熟悉规律,掌握规律,然后才能运用规律,这就是在提高地指导人进行普及的方法,所以陈师经常教导我们,要照规矩练。
一九五六年我和陈师最后聚会的三个月,特别赠言为,不要搁下功夫,也不必过多地练,走太低的架子,但要把每个动作都细细琢磨。琢磨岂非便是用“意”?他对“气”则说:只要式子照规矩作对了,气自然舒畅。所以要从动作中调气,而不要勉强运气。他对动作配合的呼吸,也主张自然结合,而不强调什么“开呼合吸”或“起吸落呼”。他说:你们看哪位老农民、老工人在干活的时候,讲动作配合呼吸?由于他们熟练掌握使用工具,劳动的规律,所以尽管干起活来成效好,却不上喘。但陈师在练拳在发劲时,每每口鼻发声。有时教我练六封四闭也常用口作呼呼的声音。这和人们劳动中发劲时,如砸石头,劈木头,都不自觉地从口中发出哼、哈、咳三声。
《太极拳研究》介绍武汇川、杨澄甫的哼、哈、咳三音是正确的。因为都是呼出而非吸入。但沈家桢总结陈师练拳的声音,竟有:练白鹅亮翅右手高举过头时,鼻中吸气作“晒”,并且注音为:矢忍切,音同沈。鼻子怎会拼音,吸气如何会出“沈”音?便是能,而式子成时发一“沈”音也极滑稽。西安周念丰著《太极拳常识》说:关于呼吸如何配合的说法还存在着矛盾,并且也不可能使呼吸与运动配合的恰恰当当。呼吸与动作配合着练架子时,有人发现胸部憋闷,如有这种现象,应恢复自然呼吸。
【按】:这种说法是符合实际的。由此也可以证明自然呼吸是比较适合人的生理条件,而不出现毛病的。周又曾用仪器检验太极拳刊物所称逆呼吸的肺活量,并不大于自然呼吸。我赞成他的科学态度,同时,我也不同意“逆呼吸”的提法。因为我在劳动中体验到,凡是深呼胸部必然膨胀,而腹部收缩;深吸则腹部鼓起,特别是当用力并发声之际,如抬抗重物,总是呼气而腹部膨胀。不这样,便使不上力气,甚至累伤内脏。用这个例子,又对证明所谓“起吸”主张不合现实。
太极拳原是运动项目,动应有动的规律。学陈式的动,更应首先学它的基本规律。陈鑫郑重指出:“太极拳,缠法也”。又说:“不明此,便不明拳”。可谓毫不保守地以金针度人。《陈氏太极拳》用八股的方式讲陈式的八个特点,既称“特点”,而八个之多,已不能称其为特点。又将陈式的精髓——螺旋缠丝列为第三,而以“意气运动”首列其上,本末倒置,我是一贯反对的。
陈鑫在著作中屡次教人练拳要:“行所无事”(即要动作自然)。一般拳论也指出:“气宜鼓落,神宜内敛”,“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这和陈鑫所说:“要秀若处女”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观察陈师练拳时,面容是端正严肃,而又十分自然的。《陈氏太极拳》著者沈家桢先生却说:“神气鼓落”,不知何所根据。世俗又以练拳功夫深到的“色渚内,形渚外”为别;介绍练拳中的行色为:作“鸟”(如白鹤亮翅的鹤)、“兽”(如野马分鬃、倒撵猴的马、猴)之形,“喜”(面带喜色而冷笑)、“怒”(或作怒容而发喊)之色,我以为这是江湖之流哗众取宠的丑态,是不足为训的,也是违反一般拳论和陈式要求的。但陈鑫著作又常谈“中气”,并说:缠丝劲是运中气的法门。也不易使后人理解,我认为:这是受时代和科学知识的局限。不如在身法上说明重心如何保持平衡,在手法上说明着力点的因敌变化,更为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