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春繁期间的特殊管理!
我国南北区域、气候地理差异明显,在春繁期间管理措施存在一定差异和不同。作者在技术咨询活动和早春蜂群管理过程中,常遇到有争议的做法和几项重要问题,现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管理措施,供蜂友们商榷和探研,以求裨益于蜂群早春繁殖技术的提高。
1、“启动”群体本能,转入早春繁殖
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结团越冬之蜜蜂,直肠内积聚了大量粪便,对外因的应激反应较为迟缓。长江、黄河流域1月下旬或月底,选择一个气温升至13℃以上的无风晴暖天气,开箱检查蜂群越冬效果,让蜜蜂进行飞翔排泄,或向巢内喷少量蜜(糖)水,促使短时间内完成“排泄爽身”任务。与此同时释放蜂王,以激起蜜蜂护王、喂王、清巢和拖出死蜂的积极性,为蜂王产卵做好准备。一般来说,蜜蜂爽身活动后,蜂群开始进入繁殖期。
有的地区1月份气温偏低,气候多变,时有冷空气袭击,飞翔排泄和释放蜂王可推迟进行,否则由于提早让蜜蜂繁殖而造成过早损耗体力和食物,给春繁埋下隐患。
2、控蜂出巢活动,减少损失
度过了严冬的早春蜜蜂是十分宝贵的,是新的一年蜂群发展的基础力量。控制蜜蜂空飞和在巢外活动的临界线以下低温飞翔,是保护早春繁殖实力的措施之一。晴天时蜜蜂受到阳光强刺激,尤其是开始繁殖后,会逼迫蜜蜂出巢采水、采粉、采蜜;飞到背荫低温处的蜜蜂,会被冻僵而死。经粗略观察估计,约有5%甚至20%的出巢蜜蜂不能返巢。这种原因使蜜蜂数量减少,养蜂者往往注意不到。遇到阴雨、大风、降温、持续低温(8℃或以下),要及时控制蜜蜂出巢活动,箱前遮荫、巢门喂水,早晚封闭巢门,中午气温升至13℃以上再启封,以保证出巢蜜蜂安全返巢。
3、少开箱检查,多进行箱外观察
春季特别是早春,群势弱,正处于繁殖阶段,无须担心发生“分蜂热”。只要巢内不缺食,少开箱提脾检查,多进行箱外观察,发现问题有目的地开箱快速解决。
在一般情况下,处于繁殖恢复阶段的蜂群,可以每3~4周全面检查1次,如系2~3框蜂的弱群,在短期内免于全面检查,只作箱外观察。少开箱检查,对蜂群繁殖大有好处,它是养蜂者在早春和秋末管理蜂群要遵循的原则。这样做可达到2个目的:一是减少人为干扰,让蜜蜂安静繁殖并有利于繁殖速度的提高;二是不至于因开箱提脾检查使巢温波动、降低。
经测试,一个5~6框蜂的蜂群,经过1~2min的快速检查后,巢温下降3~5℃,检查结束恢复原状后,要过8~10min才能恢复原来的巢温。要是2~3框蜂的弱群,巢温波动更大。少开箱检查,巢温稳定,有利于蜜蜂幼虫生长发育,成年蜂不至于为维持巢温过多地消耗食物产生热能,以及加快生理机能的衰退。
4、紧脾缩巢,密集保温繁殖
“冷越冬,暖春繁”,是广大养蜂者所熟悉并要遵循的春繁(含秋繁)时期蜂群管理原则。“冷越冬”意指简装越冬,“暖春繁”即加强保温促进繁殖,提升春繁效率。蜂群正常越冬有一定的死亡率,越冬条件不好,生境不良,蜜蜂“减员”更多,出现蜂少脾多的状况。弱群和蜂少脾多的蜂群春繁,保温差、耗费大、蜂量增加慢,必须及时紧脾缩巢,密集护脾保温以利繁殖,这是快速健康繁蜂的有效举措。强群是“内保温”重要条件,比增加保温物的“外保温”繁殖效果好。
春繁期间最忌外部有保温物,而蜂巢内部松松散散。越过冬的1~2框蜂的弱群一定合并,达到4~5框蜂及以上或两群同箱饲养;所有繁殖蜂群均应抽出多余空脾,缩小框距(8~9mm),蜂的个体与蜂房之比应掌握在1∶2或2∶3的范围内,最低不少于1∶3,即蜂多于脾和蜂脾相称。春繁特别是早春繁殖,最好做到蜂多于脾,以增加蜜蜂栖息巢脾上的密度,使蜜蜂密集护脾保温繁殖,不但繁殖快,而且培育出的幼蜂健壮,残弱率低。
但密集保温的密集程度,决不是越高越好。有的养蜂者把2~3框蜂的蜂群,从中提出空巢脾,把蜜蜂压缩到1张巢脾上,实行“高度密集繁殖”。当然这样做使巢内温湿度稳定,蜜蜂幼虫得到足食、恒温良好的生长发育场所,幼蜂健壮,成蜂率高。但从繁殖经济学观点看,它的弊端在于蜜蜂高度密集,蜂与蜂房达到1∶1或1∶2的比值,造成“窝工”。
另外,脾面(蜂房)减少,供蜂王产卵的房数有限,从而限制了繁殖速度。在当今“暖春”的情况下,保持蜂多于脾(早春)和蜂脾相称(晚春),再加上有保温物,可以保障春繁正常,勿需采用“高度密集繁殖”而浪费早春的繁殖力量。强群、缩巢密集繁殖,可以有效地在外界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保证蜂群正常、快速、健康的繁殖,尽快地进入到繁殖盛期。并节省饲料,减少能量流失。蜜蜂个体由于生育小环境改善,而寿命延长。繁殖数量增加,再加上个体寿命延长,群体累积数增多,群势由弱变强。
5、重视补饲,科学奖饲
蜜蜂越冬后转入繁殖,由“静”到动,清巢、护脾、保温使巢温提升到繁殖温度(34~35℃)和担任繁重的哺育任务,食物消耗量猛增,常出现缺食现象。遇到阴雨、低温,蜜蜂不能出巢采集,发生停止繁殖和整群饿死。养蜂者必须及时补食。
5.1、喂蜜(糖)
巢内不足1框蜂蜜,应及时补喂,最好供给蜜脾或蜜液。早春温度低,补饲的蜜液(或糖浆)不能过稀,原蜜与水比例4∶1~3∶1;补饲不能零喂,2~3次连续喂够。喂稀蜜(糖浆)会增加蜜蜂的劳动强度,多次喂会刺激蜜蜂过多地出巢空飞。
5.2、喂粉
早春要喂植物花粉,蜜蜂繁殖多了才喂人工配制的花粉代用品,喂植物花粉能较好地确保春繁营养的全面供给。喂粉,是早春蜂群繁殖的重要保证,是养蜂者的共识和共同的实践。但在花粉调制和喂法上有的不科学,花粉拌成稀糊状,涂在框梁、巢脾上,有的喂干粉,不便于蜜蜂采食,大大增加了哺育蜂的劳动强度。制成花粉饼喂蜂是比较理想的花粉补给方法。将花粉用蜜液(比例1∶1,或糖浆)浸泡软后,搅拌均匀,揉制成面团状,即松软而不粘手。压成一个个长扁形的花粉饼,用无毒塑料布包裹中间,裸露两端,放在盒内置室内保温一昼夜后,视蜂量每群投放1~2个花粉饼于框梁上,让蜜蜂自由采食,调制后喂幼虫。随气温回升,外界蜜粉源增多,可减少或停止饲喂花粉饼。花粉饼松软,适口性强,蜜蜂争相采食,营养全面,蜜蜂幼虫发育正常,并有效地降低或杜绝外勤蜂出巢采粉、采水冻死野外的数量。
5.3、喂水
在蜂场设置供水器,气温低时采取巢门供水,满足蜂群为繁殖、生理和提高巢内湿度对水的迫切需求。
5.4、科学奖励饲喂
在春繁时期实行科学饲喂,是适时、适量地在巢内有一定食物的前提下,为加快繁殖的饲喂方法。当外界有少量蜜粉源出现,气温回升至8℃或以上,蜂王已产卵一段时间,便可实施奖饲,促进繁殖。早春蜂群,尤其是弱群,奖饲不是越早越好,更不可超早奖饲,否则适得其反。
过早奖饲刺激蜂王产卵,由于弱群保温、哺育能力差,幼虫发育不良,残弱幼蜂多,形成无效繁育,加快蜜蜂提早衰老,生的少、死的多,出现“春衰”。奖饲要适量。早春紧脾缩巢,巢脾面积减少,过量奖饲占据巢房,影响蜂王产卵,“产卵圈”缩小。因此,要有节制地奖饲,以取得正效益。
开始3~4天奖饲1次,每次喂250~300mL蜜液(或糖浆),外界蜜粉源增多时可停止奖饲。有的养蜂者说:“通过一段时间奖励饲喂,蜂量反而减少了”,这可能是没有做到适时、适量奖饲的缘故,对弱群早奖饲、过量奖饲更易出现“越奖饲蜂越少”的现象。
6、适时扩巢,增加产卵面积
6.1、早春扩巢的原则
适时、逐步扩大蜂巢,宁可慢点、稳点,切勿过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过快过早增加蜂巢面积,繁殖慢,蜂量跟不上,则会降低蜜蜂密度,导致护脾保温能力减弱,反而影响繁殖,久之蜜蜂衰老快。故此,扩大蜂巢必须和繁殖速度、积聚蜂量相适应。
6.2、适时扩巢的阶段性
先不加巢脾“内扩巢”,然后视蜂量增加和气温变化,进行加脾“外扩巢”。所谓“内扩巢”,根据早春蜂王多在中央巢脾和靠近巢门一端巢脾上产卵的特点,把蜂巢内边脾和中间巢脾位置移动,将巢脾前后两端调头,以及割开封盖蜜脾等3种做法,实施不加新脾扩大产卵面积。
用锐刀削去蜜脾的蜜盖,不仅起到奖励饲喂的作用,还能扩大蜂王“产卵圈”。被削去蜜盖而被“触动”了的蜜脾,蜜蜂本能地把蜂蜜搬走,分散到其他繁殖巢脾的边角处,化整为零,使蜜脾变成了借蜂王产卵的繁殖脾,没有增加巢脾空间却达到扩大产卵区和密集保温繁殖的目的。
所谓“外扩巢”,是蜂群变强,由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蜂量骤增达到边脾也拥挤的程度时,则采取“内扩巢”后的“外扩巢”的办法,向蜂巢内加进优良的空巢脾。应强调的是,决不能因加进新脾扩大了蜂巢,而降低蜂多于脾的密度。加新脾的数量应视蜂量、气温等因素而定,蜂巢内外因素欠佳之时,不能盲目加脾扩巢,做到适时扩巢。
7、换箱消毒,防潮、防病
全面检查蜂群时,用干净蜂箱换下受潮发霉受污染的蜂箱和抽出空巢脾,用头一年秋换下来尚未消毒的蜂箱、巢脾一起清洗、消毒、晾干备用。蜂箱、巢脾是蜜蜂生栖、繁衍的场所,常是病原藏污纳垢的地方,决不能图省事,必须定期消毒。根除病源,受益匪浅!
2003~2007年间,作者饲养的试验蜂群,因放置蜂群小生态环境不佳的缘故,接二连三或交叉发生了蜜蜂“白垩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蜜蜂孢子虫病及蜜蜂变形虫病。有的给药治好后第二年又发生。从2008年起,在用药治疗的同时,我重点对轮换下来的蜂箱,用石灰水或碱水洗刷、浸渍,到第二天用清水冲洗、晾干;抽出的空巢脾用高锰酸钾消毒浸泡24h或36h,甩去消毒液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经过彻底消毒,2008~2009年,除有轻度的螨害外,上述的传染病均未发生,蜜蜂健康。事实告诉我们,对症用药治病固然重要,如施药和消毒相结合防治效果更理想。要改正频频用药而不重视消毒防病的做法和得过且过的心理。
8、因地制宜,合理实施春繁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南北气候悬殊,蜜粉源条件各异,出现适宜早春繁殖的外界因素时间不一。对一个养蜂者来说,学习外地经验不可缺少,但重要的是要掌握本地区春繁条件和因素的变化,积累自己春繁经验和有效做法指导生产,决不能生搬硬套、盲目仿效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相差甚远地区的春繁管理技术。如南方和北方春繁时间和条件有很大不同,采用统一“模式”春繁是行不通的。另外,关于治螨问题,如头年秋末已治过螨,那么今春就不必治螨。秋末治螨比早春治螨收效好。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蜂群在“立春”前后,先后陆续进入繁殖期,气温低、群势弱,蜜蜂个体耐药性、抗逆性差,这时治螨对春繁有一定影响。最好在头年秋末彻底治螨为宜,不主张春繁时实施药物治螨,以利于蜜蜂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