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 | 要学李东垣的制方之道,而不是记住方剂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东垣之方,从权而立

在李东垣的主要著作中,所载几十首方剂绝大部分是李东垣的自制方。从理法到方药,完整地、创造性地构建起了切合临床的脾胃内伤学说。由于理论体系的独到,相应治则治法的独特,使得李东垣自制的方剂在整个中医学体系中显得卓尔不群,得到了后学者不少的赞美和推崇,也招致了不少后学者的批评,甚至诋毁。时至今日,客观存在的事实是,除极少数医家擅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等几首方剂外,李东垣的大部分方剂绝少在临床中被使用。这客观上影响了后学者、特别是初学者对李东垣学说的理解和接纳。

李东垣的理法是固定不变的,而方药是从权而立的。

一日临证结束,学生提了个问题:“老师,我有个疑问,您学李东垣,讲李东垣,我们也跟着您读李东垣。可是,您临床使用李东垣方剂的几率并不是很高,是什么缘故呢?”问话背后的疑惑便是,是不是为学而学,学不能致用呢?我说:“学李东垣,重在学他的理、学他的法。理法是本,方药是末。真正指导临床的是理和法,学方药也是为更好地掌握理法服务的。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粗守形,上守神’。我临床上明明用的是在李东垣理法指导下的方药,而你却看不出来,是因为你还没有理解李东垣的理和法。李东垣的理法是固定不变的,而方药是从权而立的。”

“从权而立?”学生不解地问。

“权者,临病制宜之谓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不厌其烦地多处提到了“权”、“从权”,反复告诉后学者,方无常方,医生开出的每一张处方都是“临病制方”,书中所载方剂全是示例而已。后学者要从这些示例中领悟制方之理,学会制方之道,而不是记住示例方即可。李东垣在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等方后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下了不同季节、不同证候情况下的加减用药法,有时会把主方变得面目全非。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告诉后学者,不知权变是无法制方、用方的。甚至在清暑益气汤方后直接告诉后学者“此正方已是从权而立”。连后学温病大家王孟英都没有领悟到这一层,以至于错误地认为:“但东垣之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

后学者要从这些示例中领悟制方之理,学会制方之道,而不是记住示例方即可。

例如后学者所熟悉的李东垣治疗眩晕的半夏白术天麻汤一方,出自《脾胃论》的一则医案中,李东垣是以治验举例而立方的。我们知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治疗眩晕,风药是常用之品。何况,在后人眼里,李东垣喜用、好用轻浮升阳的风药。那么李东垣治疗眩晕的方剂一定不舍风药了。但在本方中,仅见一味风药是“天麻”,而天麻并不属于李东垣用以升阳的风药。相反,方中用到了沉降的茯苓、黄柏、泽泻等药。为什么?从病案中可以看到病发在初冬。正因为病在初冬,治在初冬,所以处方时既没有用羌活、防风,也没有用升麻、柴胡、蔓荆子等升阳风药。如果病在春季,病在夏季,也许处方就不是这一处方了。这就是李东垣反复强调的从权立方、临病制方的具体应用。

半夏

李东垣的这种制方思想直接源于他的老师张元素。张元素力倡“古方今病不相能”。《医学起源》一书是为“课徒”而作,也是张元素的代表作。但全书重在说理,仅出两张自制方剂,当归拈痛汤和天麻半夏汤,并且明确指出:“下之二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因为即使是自己创制的新方,在后学者眼里也就成了“古方”。后学朱丹溪深悟这种制方理念。他在《局方发挥》中写道:“东垣先生取黄柏为君药,黄芪等补药之辅佐以治痿,而无一定之方。有兼痰积者,有湿多者,有热多者,有湿热相伴者,有夹气者,临病制方,其善于治痿者乎!”我们知道,朱丹溪著作中为后学者留下了大量的有效方剂,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越鞠丸、大补阴丸、上中下通用痛风汤等,但这些方剂都出自于他的弟子之手。朱丹溪著作中,由其本人亲手写成的有三本书,分别是《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和《本草衍义补遗》,而这三本书中未出一张方剂。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师《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建忠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二)临证谈理中丸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在谈到理中丸和平胃散的时候说:"如脉沉细,腹中痛,是水来侮土,以理中汤主之:干姜辛热,于土中泻水,以为主也.如脉缓,体重节痛,腹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 ...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易水学派四家治疗头痛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中国古代医学书籍众多,历代名家辈出,积累了大量的疾病治疗方剂和有效的临床经验,而这些资料都是以历代医家的书籍方式存在于世.如何研究这些医书并从中寻找到对现代疾病治疗有参考和指导意义的经验,自始至 ...

  • 伤寒数独

    无论您远走何方 导读 本文为在知乎<背完了伤寒论真的就会治病了吗?>问题下,2020年4月的回复.现再次整理(修改增减)如下.仅作引玉,欢迎拍砖. 背完伤寒论真的就会治病了吗? 这其实仅仅 ...

  • 治疗“阳痿”方剂汇总

    阳痿→命门火衰证→治法:温肾壮阳,方药:赞育丸加减 阳痿→心脾亏虚证→治法:补育心脾,方药:归脾汤加减 阳痿→肝郁不舒证→治法:疏肝解郁,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阳痿→惊恐伤肾证→治法:益肾宁神,方药: ...

  • 李东垣脾胃病用药组方规律计量学研究

    采用传统文献研究与现代文献计量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用周铭心教授创立的方剂计量指标体系,并充分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李东垣脾胃病用药组方规律,从用药范围.药性构成.功能构成等一般指标和方剂计量特征 ...

  • 医古文复习——课外阅读丹溪翁传

    答案: 1.<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蜡.遂直以为古书不宜于今,厌而弃之,相率以为<局方&g ...

  • 治疗干燥综合征中药方剂 干燥综合征的鉴别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那么,干燥综合征怎么治疗? 治疗干燥综合征中药方剂 干燥综合征的鉴别 ①燥邪犯肺 主症: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以咳出,常伴有胸痛.发热.头痛等,舌红.苔薄黄而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 | 龙胆泻肝汤出自李东垣之手

    李东垣笔下的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方,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是治疗肝火和肝经湿热的代表方剂,是"苦寒直折"的代表方剂.倘问龙胆泻肝汤出自哪位医家之手,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 ...

  • 高建忠:搞懂这仨方,“气、湿、痰、郁”统统拿下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小白郎中推荐搜索 温胆汤 小柴胡汤 三仁汤 I导读:小柴胡汤治疗气滞兼热(可有兼虚),三仁汤治疗气滞兼湿,温胆汤治疗气滞兼痰,三方合治,统治三焦.   ...

  • 高建忠 | 散尽陈寒,方可言补——哮喘医案一则

    陈某,女,68岁,2007年6月2日初诊. 患"支气管哮喘"30余年.近几年病情明显加重,全年以口服中.西药物和局部使用激素类气雾剂维持.近1月来,出现霉菌性口炎.咽炎,激素不适宜 ...

  • 高建忠运用麻附蝉葶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用药规律

    高建忠运用麻附蝉葶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用药规律 山西中医药大学 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王瑞瑞 李姝娟 洪文学 目的:分析高建忠老师运用麻附蝉葶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用药规 ...

  • 高建忠:李东垣对我临床的影响

    一.临床上需要先辨明是内伤还是外感吗? 有一个学生这么问我,她说伤寒体现于百病,伤寒统治百病,辨外感内伤究竟有没有临床意义? 这一点,我在读温病学家吴鞠通的著作的时候,发现他讲的非常到位,尽管后世有一 ...

  • 『名医经验』跟师高建忠随笔:方以载法 学方学法

    老师说,方以载法,为医者必须读方. 逍遥散是老师常用方之一.提到逍遥散,不自觉想到<庄子>中提到的一句话:"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由此,很自然地会问:逍遥散方中的 ...

  • 高建忠 | 李东垣治虚人外感案赏析

    导读 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虚人外感,这为历代医家所共识.读古今医案,见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虚人外感时,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载有一则虚人外感医案 ...

  • 高建忠 | 李东垣笔下的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

    李东垣,创立"脾胃内伤学说".后世有对其推崇者,如王伦说:"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与张仲景相提并论.但也有对其不屑者,如陈修园说:"(四家中)最下 ...

  • 高建忠 | 研究李东垣临证经验得到的启示

    好的医书有两种,一种是集大成者,一种是一家之言.前者如<张氏医通>.<医宗金鉴>等,后者如<儒门事亲>.<脾胃论>等.集大成者占有资料较为丰富.全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