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发李燕川:生鲜是超市的“命脉”

灵兽按

现在中国更需要的是好商品、新鲜商品,只有把这一点牢牢把握住,我们的零售企业和供货商企业才能真的有未来,我们的商品才会有未来。

作者/灵兽 扬尘编辑整理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708篇原创文章
新时代生鲜零售的背后,是果蔬消费的大幅增长,包括进口水果大量涌入中国、线上零售蓬勃发展、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商品的需求等在不断推动。那么,哪些品类在零售企业增长最快?生鲜消费趋势又是如何直接影响到零售行业的发展?
在9月9日-10日由灵兽传媒主办的“2019灵兽生鲜经营高峰论坛”上,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燕川进行了《解读新鲜》主题演讲,详细分析了中国零售企业生鲜品类的消费变化趋势。
通过对2015年至2019年各类蔬果销售的趋势,李燕川特别强调,在从供应源头把控商品的质量的基础上,零售企业必须要引进“新鲜”的商品,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可能。他同时也指出,认为,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下,实体店作为离消费者最近的商业模式, 必将有很好的未来。
超市发目前已经营超过152家店铺,2018年销售额超过52亿元。今年也恰逢超市发改制20周年——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同时也是中国目前社区商业中的领导品牌之一,她全程见证了中国零售业的兴衰沉浮,并始终聚焦于社区,坚持只做老百姓的一日三餐,真正走进了消费者的心中。
以下为李燕川演讲全文:
今天的主题围绕进出口的果蔬,来将新鲜、果蔬和消费的一些趋势来做一些解读。
超市发是以果蔬商品为主的超市,以满足周围1.5公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食材为目标。我们的果蔬采购自全国各地近116个果蔬基地,除了台湾和西藏,超市发的买手们几乎在每个城市采购当地最好的果蔬类商品。
基于我们对果蔬商品的了解,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果蔬的具体变化和趋势。
1
从5年来水果销售的变化趋势以看到,2015年浆果品类销售占比23.2%,香蕉22.2%。但是到了2019年这两个增长幅度非常快。包括柑橘品类的增长幅度,从原来的17.4%增长到现在的20.7%。
再看看进口水果增长的情况:浆果类从2015年的1.1%,到了2019年的7.03%。柑橘品类从2015年的3.27%增长到现在的7.74%,变化还是很快的,增长幅度也很高。
目前在国内,尤其在北京,从超市发的销售情况来看,最受欢迎的6种进口水果分别是:菲律宾的香蕉、泰国的榴莲、越南的火龙果、泰国的山竹、智利的车厘子以及墨西哥的牛油果。
那么,哪些水果在超市发的体系中增长幅度最高呢?排在第一的是草莓,增长了61.3%,橘子增长了57.38%,哈密瓜增长了52.75%,这些品类的增长幅度非常高。
同样,2015年至今,蔬菜品类的增长变化也较大,以西红柿、黄瓜为主的品类从31.6%增长至如今的37.6%。土豆、番薯类反而下降了2.5%。
2
我从1980年进入超市发工作,经历了39年的变化,从计划经济至市场经济,再到加入WTO,直至现在的消费群体有了更高的个性化要求。因此,零售企业在商品的陈列和包装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商品包装方面,从最开始的散装,到加工包装,最后还演变出了组合包装。
超市发现在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一种陈列,像萝卜、桃等一些品类,我们保留了其散装模式。对于其他的特定商品,我们会给这些果蔬打包打膜,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感到干净舒适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些商品的损耗。
另外,最近在做的对于南瓜品类的购物场景植入,全方位的呈现每一样果蔬的独特之处,都是超市发基于销售场景和新的消费需求做的改进与提升。
3
另一方面,消费群体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不过,我想强调的是,在超市发的门店,包括其他同行的实体店内,主要群体仍以中老年顾客为主。20多岁进店的大学生和年轻人进实体店的次数比较有限,他们的购物方式逐渐向线上、便利店等靠拢,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很长一个阶段,消费者更多在意的是商品的价格便宜,什么便宜便买什么。但是现在的消费者更加追求的是便利、健康、品质,价格早已不是第一关注。
大家都清楚,中国的市场非常大,现在国外的进口商品比重也在增长,不仅是原先的红酒、巧克力、饼干等食品,生鲜也越来越多。
超市发察觉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55岁以上的老人在看完北京养生堂的节目后,第二天会到店内询问节目中推荐的商品,甚至昨天做的菜和柴米油盐。可以看出现在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有着非常强烈的意识。
这些也对商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不是没有商品,是怕没有好商品。今天的中国国际果蔬展,我也观察到了来自美国、土耳其、智利、南非、日本这些国家的果蔬供应商展团,我们对其第一要求,就是商品的品质能否进到中国来,中国现在不缺市场,就缺好商品。凡是有助于中国零售企业提升商品力的商品,就是我们最关注和最需要引进的。
4
超市发一直在不断了解消费者,包括现在打造的千店千面——每个店的主顾客群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他们所追求的商品品质、店内陈列和环境,都有区别,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这些主顾客群的需求。
从2016年到现在,这几年里,我们从原来的认知中跳脱出来,将更多的目光转向每一类顾客群。
站在零售企业的角度,我们在努力。而供应商们同样更需要去了解现在的顾客群体,要了解你的零售商给顾客的商品是否符合顾客的要求,具体要怎么做呢?其中一点是不断增加一些新品,不是有了橘子,有了浆果就够了,我们需要打造更多的商品品类。
举个例子,无花果尤其是鲜无花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其保存期极短,仅有一天的时间。我们曾经从山东运输到北京来销售,一晚上商品便不新鲜没法卖了,这对我们的供应链和冷链提出了巨大的要求。作为零售企业,我们也在完善供应链体系,这同样需要供应商共同参与,尤其是从源头端提升。比如小黄姜、紫皮蒜、牛蒡等等,我们都是从源头去采购,这样不仅降低成本 ,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消费者找寻到口感和品质最好的商品。
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生鲜品类也是零售商和供应商面对消费需求变化而必须要做出的改变。
从新鲜感的角度,我们在葡萄上引进了多种品类,来自新疆和其他不同地区,并在商品背后另外设置了提示板,告诉消费者每一个品类的产地和甜度等。顾客对于商品有了新鲜感、体验感,对商品产生好感,才会选择购买。
另外,我们引进的很多来自新疆的新的水果品类,比如灯笼果、奇异莓(奇异莓和奇异果很相似,但实际是一种莓子)等等,这些更加新鲜、更有新意和更有价值的商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超市发还在店内常年组织“教吃教做“的活动,每周六晚上推出教吃叫做的一道菜,来推广我们经营的商品,尤其是果蔬品类对于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让消费者真正品尝和购买到好的商品。
包括现在的注意它们的特质和特点。
5
中国的市场存在很多国际因素,更包括它的多元化。另外,在任何一个国家可能都没有中国现在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还有时下各种业态的多元化发展。
必须承认,线上零售对于实体店是有一定冲击的,而实体店自身也在从线下往线上走,包括现在我们所提到的新零售、跨界零售、数字零售等。
但是我们仍然坚信,像超市发这样的实体店,生鲜是它的命脉,只有生鲜能够持续做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就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店铺的升级也是对我们的考验,现在超市发的的新店数量并不多,反而对于存量的店铺进行升级调整才是重中之重——我们现在所有的投入,都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去调整。
所以,实体店是非常有未来的。实体店能更接近消费者,关键是现在的国内、国际供应商能否了解现在中国的市场,能不能了解中国的消费群体,了解零售商的需求。只有供应商和零售商一样,对于这些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商品才会真正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体现出它的价值。
新鲜中国,未来可期。最后要说的是,现在中国更需要的是好商品、新鲜商品,只要把这一点牢牢把握住,我们的零售企业和供货商企业才会真的有未来,我们的商品才会有未来。(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寻求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