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鉴赏 | 以“丑”为美的太湖石

世人皆知太湖美。碧波万顷的太湖水蕴藏着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透、丑。

所谓“瘦”就是指石身挺拔修长,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漏”要求石洞不仅多,而且位置安排巧妙。“透”的意思是石头这一面的小石洞和它背面的小洞相通,人们可以透过这些小孔看到对面的景物。“丑”就是石形怪异、棱角分明、突兀不对称。

苏东坡说:“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石体以点(孔洞)、线(皱痕)、面(石面)交错而构,形成凹凸、透实、皱滑、高低、曲直、粗细等的强烈对比,与传统美的均衡和谐相背,无疑属于形式丑的范围。人们乐于为外在丑的太湖石赋予内在美的象征意味,即外丑而内美。太湖石生长任情任性不假雕饰,人们从中看到自身本质力量得以极尽发挥不受干扰,自然心向往之,自由的丑比规矩的美更令人倾心,欣赏丑欣赏的正是这份天然。审丑更多的沦为了一种文人姿态或表情渠道,终其所旨在于借石头来舒张个人情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寄情山水的热衷以及对自由不羁的向往,虽说审丑却带着一派审美乐趣。

怪石是传统中国画中的常见题材。中国文人爱怪石,赏它,品味它,用它安慰心灵,通过它来品味宇宙人生,将它作为自我生命的象征,在作品中寄托自我的情感,表达不同的个性。那么作为以“丑”为美的太湖石也自然而然地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把太湖石当作托物言志的对象,把太湖石当作绘画的题材,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重要审美意味和审美内涵的作品。

中国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表现太湖石的艺术作品应是孙位的《高逸图》。孙位,晚唐著名的宫廷画家,这幅《高逸图》(又名《七贤图》)是他的代表作。绘四位士大夫分坐在四块华美的地毯上,每人身旁各有一小童侍候,庭院背景中有两尊痩皱多孔、粗糙枯槁的太湖石。
(唐)孙位《高逸图》

太湖石的安排明显是为了衬托出贤士的文人气质。太湖石的塑造用到了当时山水画中还未成熟的皴法,基本以墨色完成,没有明显的设色,是先带有皴意的笔线勾出山石的轮廓,再用飞白的残破笔触强调石头的质感,墨色的浓淡变化显示出石头的阴阳向背。

(唐)孙位《高逸图》局部一
(唐)孙位《高逸图》局部二

五代卫贤所作《高士图》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中山石面貌正与孙位《高逸图》相似,画中梁鸿的居所屋旁庭院中着嶙峋的太湖石。画家用细线勾勒轮廓,轮廓里面的皴法使其凸凹起伏具有立体感,石头上的孔洞刻画真实,浑厚凝重而皴法不老。

(五代)卫贤《高士图》
(五代)卫贤《高士图》局部

宋徽宗对绘画的极深情感和深厚功力为世人称道。他也深谙赏石艺术,“故凭彩笔亲模写”,创作了著名的《祥龙石图》。宋徽宗的《祥龙石图》是单独以怪石为主体的绘画,极其工致。这幅画写实技法十分娴熟,显得一丝不苟,是典型的院体画法。

(北宋)赵佶《祥龙石图》

《祥龙石图》中的“祥龙石”因姿态如虬龙腾涌而得名。作者为了突出石头的奇异姿态而舍去了辅景,使画面的黑白对比十分鲜明。怪石的轮廓和纹理以细劲线条勾勒而成,并施水墨层层渍染,显得玲珑剔透,完美地表现出了它的坚硬和湿润的质感。在技法上运用勾、染表现画面,勾是勾勒太湖石的结构轮廓,染是设色。这幅画以黑为主,着力表现了“墨即是色”的原理。

(北宋)赵佶《祥龙石图》局部

通过此幅绘画作品可知:太湖石已经摆脱了对其他物品的依附,可以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受世人赏玩。毫无疑问,在赵佶特殊身份和高超绘画技法的推动下,太湖石独立构景艺术受到广泛认同,最终在奇石品种中“挺然为瑞独称雄”。

赵佶的另一幅作品《听琴图》中也出现了太湖石的形象。画中共有四人,主人公轻抚琴弦。听者三人或陶醉,或神思,或细听。这幅画的配景十分简练,画面下半部分除了一块小巧玲珑太湖石外,别无他物。太湖石上设一小古鼎,插花一束。这块小巧的太湖石使人联想到这里是一个高级的庭园,暗示了人物身份,同时,也烘托了整个画面肃静、高雅的气氛,使人仿佛听到这静谧的环境中传来阵阵的琴声。作者通过太湖石来强调环境和气氛。

(北宋)赵佶《听琴图》
(北宋)赵佶《听琴图》局部

倪 瓒 ( 1301-1374) 作 的 水 墨《梧竹秀石图》表现了一家宅院里的太湖石与梧桐树和竹林映带,潺潺的小溪迂回于其间。湖石用泼墨技法,苍润淋漓,画的右边有张雨题诗“青桐阴下一株石,回棹来看雪未消;展图仿佛云林影,肖向灯前玩楚腰”。这里的楚腰即指园中太湖石,取自“楚王好细腰” 的典故。

(元)倪瓒《梧竹秀石图轴》

这幅画秀石等用侧笔写出,显得墨气湿润,太湖石浓重瘦劲,画中散发着作者的天真情绪和古淡心态,表现了作者“聊写胸中逸气”的思想境界。太湖石在绘画作品中的象征美学意义将它的审美推向了最高的境界,它具有了人的善与高尚,成为了中国君子的物化代表之一。

(元)倪瓒《梧竹秀石图轴》局部

文征明的《真赏斋图》画面前景为高大雄奇的太湖石,中景是含藏在树石之中的真赏斋建筑,文人墨客正在其间品玩。整个画面高雅而壮美。此卷整幅画面用淡墨渲染,辅之稀疏的苔点,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太湖石的玲珑剔透,浑然天成。修竹及草堂用笔工整简朴,人物行为和风度生动传神,对树木作了装饰性处理,使之平面画更显画面主次关系。总而言之,整幅画面笔墨沉稳又不失灵动隽秀,给观者以苍劲却又不失秀润的感觉。

(明)文徵明《真赏斋图卷》

将太湖石置于文人墨客、达官贵族的活动地点,反映出太湖石高雅、亲切的艺术特点。在太湖石成为园林的代表元素后,大量的文人绘画作品又将其推上了高雅文化象征的地位,最终将太湖石与文人高雅的生活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

(明)文徵明《真赏斋图卷》局部一

(明)文徵明《真赏斋图卷》局部二

太湖石那玲珑婀娜的姿态所透出的美的意蕴和境界,与古代文人雅士的踌躇满志、仕途失意、忧思郁闷的天命精神相关。

太湖石就是画家自己,画家寄情于太湖石,表达了对生命、人生和宇宙的感悟,表达了跨越历史的人类共同情感。画家对太湖石的描绘不仅仅是对这一题材的物象进行描绘,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表现,往往超越了题材本身。

观鱼书画介绍

观鱼书画院,国内知名书画在线教育平台之一。依托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具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学术能力的资深教师团队,秉承“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提供系统国画、书法等课程。打造正统教学大纲、名师在线直播、学习互动社区、专属课后督学“四位一体”的教学特色,致力于教授正统书画技法,提高全民艺术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针对书画爱好者从入门到进阶不同阶段的学习特征,以美育人,使其逐步领略和掌握以花鸟、山水、人物之意,书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之境;以笔墨丹青之法,赏如诗如画之韵。所见所思皆跃然于纸上,文化哲理俱蕴含于画中。

观鱼书画课程介绍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