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 285窟:窟顶四披,满天诸神,如登仙界

285窟的窟顶是最具看点之一内容。窟顶为覆斗顶,莲花华盖式藻井,四周饰以卷草,垂幔铺于四披,藻井四角有兽头衔珠流苏。整个窟顶遍绘佛教与中国传统神仙形象,空处填满云气。《庄子》有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可以说此窟顶正是其真实写照。

躺在285窟,仰望窟顶,满天诸神,萦绕眼前,如登仙境。

窟顶东披

上部正中:伏羲女娲

东坡绘伏羲女娲。《列子》称:“庖犧氏,女娲氏,……蛇身人面。”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此窟的伏羲女娲之间绘莲花摩尼宝珠,下有二力士捧举。伏羲、女娲均作人首蛇(龙)身,与相关文献记载相合,两者呈相对奔驰状,伏羲右手持矩,左手持墨斗,胸前有日轮;女娲右手执规,左手持物模糊。

力士与摩尼宝珠

窟顶东坡乌获

兽头(虎?),人身,兽爪,有角,双肩生翼,是大力士,乌获一词源于战国时秦国一大力的名字。这一类所谓的“焰肩兽”,在南北朝墓葬中多作为升天图像中的神灵,一般上身赤裸,下着短裤,双肩有火焰(一说是羽毛,一说是羽衣或飘带),统称“畏兽”,在《山海经》中有其原形。四披中有多个这样类似形象,正面的圆形像虎头,侧面的长形似龙头,分别为雷、雨、电等神灵。
形似天马的飞廉(上)、十三头龙身神兽(下)
身形似鹿,臂上生翼,飞而生风, 是为风神飞廉。四披之中有多个这样的形象。飞廉,亦作蜚廉,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怪。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最早出现于《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孟子.滕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区虎豹犀像而远之天下大悦。”

在佛教艺术中, 这种龙身、多首人面的灵兽,有的叫开明,也有叫雄虺( 应龙、相柳) 、毗摩质多。这些都是针对九首而言。这里的四披中分别有九首、十一首和十三首,故有人认为这是“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

白描天鹅(或白鹤)

左角饰物——兽首,口衔玉珮、珠子、流苏、垂幔等

窟顶西披

窟顶西坡,画面中央是一朵繁茂的硕大莲花,莲花两侧各有一只飞廉神兽(身带火焰、天马形状)。莲花两侧下角各有一只猿猴于山间,前后顾盼,相互呼应;上部正中间,两位飞天合十相对,掌间伸出一枝莲花;飞天两侧各有一位兽首人身的雷公,手足并用,敲踏一圈连鼓。

上部正中:两飞天合十相对,掌生花叶
雷公击连鼓与飞廉
人身、兽头、兽爪, 爪击周围连鼓,此即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之雷公。王充《论衡》卷六《雷虚篇》云:“图画之工, 图雷之状, 累累如连鼓之形 。又图一人, 若力士之容, 谓之雷公, 使之左手引连鼓, 右手推椎, 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连鼓相击之意( 音) 也。

飞廉

乘鸾持节仙人

登山猕猴

窟顶南披

簇拥着正中莲花摩尼宝珠的两位飞天,身体修长,面庞清秀、束发。上身半裸,下着长裙。飘带的末端形成一个个尖角,裙摆也构成一道道有规律的弧线,在末端形成尖角。

九头龙神兽(人皇,或称开明神兽)、乌获

乌获

敦煌写本《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昔者天地未分之时,若风若云。既分之后,未有君臣,复无帝主。百劫始有圣帝,自称配罗皇。乃有九头十八眼,治经廿万年,遂即灭矣。其次复有九皇而治。九皇者,配罗皇生容成皇,容成皇生大庭皇,大庭皇生赫头皇,赫头皇生雄隆皇,雄隆皇生平统皇,平统皇生尊卢皇,尊卢皇生白马皇,白马皇生粟隆皇,粟隆皇生犁连皇,犁连皇生汉中皇,汉中皇生伏羲皇。伏羲号为三皇而治,伏羲为天皇,神农为地皇,祝融为人皇。三皇之后,遂有五帝而治者,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此五帝。遂有夏禹、殷、周、秦、汉、魏、晋。”伏羲误,当为太昊。“九皇”者,言其多。

乌获

鸾凤(或朱雀)

持节羽人

帐幔流苏和乌获

窟顶北披

图源:蓝翼 复制窟

千秋长命鸟

人面鸟也是神话仙灵之一,见于莫高窟西魏第249、285等窟顶部,画面为:一鸟生有人首,拖长尾,作展翅欲飞状。关于此形象,有两种说法:(1)根据《山海经》中所说:“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又,“自景山至琴鼓之山……其神状皆鸟身而人面。”与壁画所绘一致。(2)认为此形象为文康伎,为展翅歌舞的人面鸟形象,在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上有两只相对而立的人面鸟,河南邓县的画像砖上亦有此形象出现,其旁还有题记为“千秋万岁”,与唐书中的相关记载相合。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合理的依据,所以至今并存,而无确断。

兽头人身, 兽爪,,双手紧握尖头杵, 用力向下钻,是为电神。

以上是四披的主要内容
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
285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主室北壁发愿文中存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五年(539年记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主室为覆斗顶形窟,平面为方形。窟室中央现存一元代所建的方形坛台,南壁和北壁对称地各开凿4个小禅室。部分禅室内或门口还残留有元代所修小塔的部分塔身。窟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四披绘中国传统神话诸神与佛教护法神形象,有摩尼宝珠、力士、飞天、雷公、乌获畏兽、伏羲、女娲等。四披下部一周绘有36身禅僧于山间、草庐中坐禅。山林间绘有各种野兽及捕猎场景。西壁中央凿一圆券形大龛,两侧各有一小龛。主龛内为倚坐说法佛,小龛内各一身戴风帽禅僧塑像。龛外壁面上部画诸天外道形象,有日天、月天、诸星辰、摩醯首罗天、毗瑟纽天、鸠摩罗天、毗那夜迦天及供养菩萨等,下部画四天王、婆薮仙等,最下部龛沿画忍冬纹边饰南壁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通壁绘11身持乐器的伎乐飞天;中段通壁绘《五百强盗因缘》故事画,末尾处绘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下段开四个小禅室,禅室间壁面自东向西绘有《化跋提长者姊缘》、《度恶牛缘》、《沙弥守戒自杀缘》和《婆罗门施身闻偈》故事画。其表现形式,或长卷连环画,或单幅画。故事画下方绘金刚力士。北壁分上、下二段。上段通壁绘有七铺说法图,每铺下方均有发愿文和男、女供养人。其中西起第二铺和第七铺说法图发愿文题留纪年还可读识。下段亦开有4个小禅室,与南壁小禅室相对应。东壁门上方绘有三身坐佛,门南、北侧各绘大型佛说法图一铺。甬道顶层残存中唐所绘趺坐菩萨一铺,南壁中唐画不空绢索观音经变一铺,北壁中唐画如意轮观音经变一铺。前室平面横长方形,窟顶为一面斜坡形,存宋画残痕。前室西壁门上开一小窟(敦编第286窟),门南残存宋代供养人像,底层可见中唐画,最底层为西魏壁画。门北为第287窟,存宋画男供养人像。

莫高窟 | 285窟:五百强盗成佛,去恶从善,皈依佛门
长梦敦煌 | 庚子年四次参访莫高窟札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