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气!!黄埔古村冯氏大宗祠——云隐冯公祠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冯”,蓝色字“中华冯氏网” 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冯氏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冯氏文化,传播冯氏正能量。

      冯氏大宗祠

冯氏大宗祠,原名云隐冯公祠,经过修葺以后改名冯氏大宗祠。青砖粉墙、古朴肃穆,状如一位白发智者,云隐冯公祠经历的岁月是够长的了。稍上年纪的黄埔村人,对云隐冯公祠都留有特别的记忆。云隐冯公祠是村里冯氏一族为纪念冯氏五世云隐公先祖而建。

黄埔村祠堂素来闻名,但是要数规模之最,就不得不提云隐冯公祠,现也称冯氏大宗祠。云隐冯公祠建于1703年,距今已有312年历史,占地约1535平方米。祠堂一直流传着有99扇门的说法,但因拆建,目前仅剩37扇,不过也堪称广州祠堂之最。祠堂自建造以来,经历过两次大修,一次在清道光九年,一次在2011年。村内以前的冯氏大宗祠因种种原因片瓦无存, 所以经过多次重修的云隐冯公祠,如今担当起了“冯氏大宗祠”的重任,目前祠堂免费对外开放。

黄埔村的祠堂街向来热闹,但是云隐冯公祠却偏爱一隅,静静地坐落在村内的堂南里,大门牌匾上悬挂着五个红底金字“冯氏大宗祠”。祠堂保存着传统祠堂的构造风格,门前一口大方塘保存至今,祠堂前设有小广场。此前水塘处还设置有一堵高约3米的风水墙,可惜早年被毁掉了。

祠堂为三进结构,门前阔33米,青砖素瓦、精雕细刻的雀替和封檐板让人惊叹。走进祠堂,会发现,与传统的三进格局祠堂不同。云隐冯公祠除了前厅、中堂和后堂外, 还分别在两侧青云巷位置建有偏厅和阁楼,相当气派。尤其引人注意的,当数在中堂两侧的阁楼了。这两座阁楼为两层高,四檐滴水似一凉亭,属于比较罕见的建筑特色。据有关专家考究,这两座阁楼并非传统的钟鼓楼,而是作观戏用的。正门两边青云巷的门额上,分别刻有“入孝”、“出弟”四大字,提醒子孙要孝敬父母长辈,对兄弟子侄友爱。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面朝门匾,唏嘘旧事,上了年纪的黄埔村人,会记得少年时在诵念《弟子规》的情境。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师长,回忆自身为人处世中的点点滴滴,成长阶段那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力量实在太有用了!

尽孝道,是黄埔村人多年形成的伦理规范。旧时北帝诞、洪圣诞,省城戏班来唱戏,属于黄埔村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戏未开锣,沿途来看戏的人流中,已先见到一幕幕孝子背慈母的感人场面。旧时女人要缠脚的,走动十分不便,为郎为夫者自然当“背夫”。等到女人年数渐渐大了,尽孝的儿子就接上这一班了。

见多识广的黄埔村人同时也明白,尽孝不光光是端茶递水、嘘寒问暖,更体现在对祖宗文化的积极传承。那年“黄埔先生”胡璇泽的后人返乡寻亲,胡家已是几代人在海外定居了,但他们那一口熟悉的乡音,那“琼林起壮游”、“公祖绍宏绪”的字辈口诀记忆流畅,真让村里人倍感亲切。以后几批寻根者,都会说一口流利的家乡话,他们说无论世事几多变迁,“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文化传承本该如此。

“入孝”、“出弟”——云隐冯公祠门口虽多,但主题却是那样鲜明、集中;对一代代从这里走出去的黄埔人之影响,意味又是那么深远。村民说,这里的名人大多有“孝”行。族谱、家谱里就有不少关于“孝”行的记载。

云隐冯公祠作为一座家祠,一直流传着曾有99扇门的说法。一座祠堂多门,证明祠堂多进多间,规模很大。云隐冯公祠内,厅堂、过道、青云巷众多,一个偏厅分隔为四间各50平方米的房间,占地面积很大,而青云巷两边的接待厅也有近30平方米。

说到祠堂门的数量,在中堂与青云巷连接通往阁楼的地方看到,这里就很有代表性。因为这个不到两平方米的过道设置了四扇门,而且还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样式,中堂连接青云巷是一扇八角形的门,青云巷前后各是一扇拱形门,而阁楼位置则是一扇类似正方形的门。

云隐冯公祠单是祠堂大门便有5扇,平时游客都是由“入孝”、“出弟”两扇门出入,只有来了贵客我们才会打开正门下的小门,而高官来了才会打开整扇正门。随着早些年的不停拆建,目前祠堂可以数得到的门只有37扇了。

各位宗亲,如果您感觉内容不错,请在下面的拇指处点赞,并传给更多的宗亲!欢迎各位宗亲提供更多的冯氏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