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去殉主,反而投靠了杀主之人,孔子却为何还给他点赞?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2)
主笔:闲乐生
春秋初年,齐国爆发了连场内乱,先是公孙无知杀了堂哥齐襄公,然后公孙无知又很快被仇人所杀,齐国君位出现空缺。而齐襄公无子,而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又分别在鲁国和莒国避难,他们闻讯便纷纷赶回临淄,想要继承君位。公子纠的老师管仲为此昼夜兼程赶在半路截杀公子小白,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忙装死蒙混过关,结果抢先来到临淄继承君位,是为齐桓公。而公子纠与鲁庄公的大部队,慢腾腾整整晚了六天才来到临淄城下,发现小白早已即位,不由气急败坏,都死瞪着管仲,目光里简直要喷出火来。
事已至此,管仲再有本事也无力回天了,他只好慨叹人算不如天算,咱们还是认命吧!
图:今山东淄博管仲纪念园
管仲认栽,鲁庄公却不甘心:认命?认命个屁!老子花了那么心血和金钱在公子纠上,难道就只为了带数万兵马来齐国旅游的么?这世上有这么丢人的旅游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个加时赛,冲上去把小白从冠军宝座上打下来得了!毕竟,齐小白才刚即位两三天,威望不足,人心不齐,仓促应敌,而且齐国亲鲁派与拥戴公子纠的势力也还没消散(注1),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鲁国怎么能错过呢?
注1:见《左传 庄公九年 》 :“九年春,雍廪杀无知。公及齐大夫盟于蔇(鲁地,今山东苍山西北),齐无君也。”
但是,齐桓公在关键时刻发威了,他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将齐国内部整合完毕,组成了一支精锐部队,一举将远道而来的鲁军击败在临淄西南郊区的乾时地区。
据《左传》记载,这次鲁军不但败了,而且败得很惨,鲁庄公战车都被打丢了,只能徒步在路上狂奔(这会儿也顾不得贵族的走路礼仪了),齐军派出大量兵车围追堵截,差点将他俘虏。最后还是鲁庄公的车右(保镖)和御者(驾驶员)驾车打着庄公的旗号将齐军引开,鲁庄公这才找机会跳上一辆传递情报的驿车逃出生天。而那两个可怜的冒牌货当然就被齐军给俘虏了。
至于公子纠管仲召忽等人,他们看情况不对早就跑了,那速度,风驰电掣,如果他们来的时候也跑这么快,齐国的君位早就是公子纠的了。
之后,齐军趁胜扩大战果,一路攻至汶水,将汶水以北的“汶阳之田”夺走。
乾时一战,鲁庄公偷鸡不成蚀把米,丢人丢兵丢将又丢地,从此,原为姻亲关系的齐鲁算是结下了一个天大的梁子,纷纷扰扰折腾了好些年。
齐桓公打退了外国势力对齐国内政的干涉,终于坐稳了国君的宝座,现在赛跑结束了,战争也结束了,但政治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他的竞争对手公子纠还活着,这是他无法容忍的。
只要公子纠多活一日,齐桓公的屁股就永远坐不踏实,齐国的政局也永远无法稳固下来。
于是,齐桓公写了一封信给鲁庄公,说自己手足情深于心不忍,要鲁庄公代劳杀了齐国政治犯公子纠;其他两个同谋犯管仲与召忽,则引渡回齐国剁成肉酱(注2),以泄心头只恨。你们是开开心心地答应呢?还是要我们打得你们答应呢?
注2:见《史记 齐太公世家》载齐国国书:“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
鲁庄公看了信,心中哇凉哇凉的。他刚战败回国,屁股还没坐稳,齐桓公的威胁信跟着就到,行事如此果敢,手段如此毒辣,自己跟他比,实在是差得很远,从前真是小瞧此人了。
铁的事实告诉鲁庄公,与齐桓公这样可怕的对手为敌是很不智的,好吧,为了国家社稷,那就杀了齐公子纠吧,虽然在血缘上,他还算是自己的亲舅舅。
政治斗争不是赛跑。赛跑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第一名有金牌与奖杯,第二名也有鲜花和掌声;可是在政治斗争中,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最后一名不仅被淘汰,还得掉脑袋。
于是,公子纠死了,死在了自己的亲弟弟与亲外甥的手里。说起来,公子纠公孙无知齐襄公鲁庄公齐桓公其实都是一家人,但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面前,所有亲情都变成了狗屎,这就是孔夫子所深深叹息的“礼崩乐坏”。
公子纠死后,鲁庄公又将召忽和管仲打入囚车,准备将他们押送回齐国,然而召忽却说什么也不肯回国,他当众发表了一番“忠臣不事二主,士可杀不可辱”的政治演讲,然后就自杀殉主了。
一般来说,历史上认为召忽为主殉难,是个忠臣,孔子却说说:“召忽虽死,过与取仁,未足多也。”(见《孔子家语》)认为他追求仁道太过。《管子》则认为召忽死的光荣;而管仲生的伟大,都让人敬佩。而我认为召忽其实是个懦夫,他多多少少还是被齐桓公那句“醢之”吓着了吧,虽然他口中说着回去后齐桓公必会然重用他,但可能心中仍是没底,所以不如死了,还能博个好名声。
注3:见《管子 大匡》载召忽答管仲之语:“今既定矣,令子相齐之左,必令忽相齐之右。虽然,杀君而用吾身,是再辱我也。子为生臣,忽为死臣。忽也知得万乘之政而死,公子纠可谓有死臣矣。子生而霸诸侯,公子纠可谓有生臣矣。”
而管仲则不愧为一代圣贤,他深知自己生命的价值,也深知齐桓公的胸怀与境界,所以他一点儿也不害怕,不仅非常配合地带上枷锁,乖乖钻进囚车里,还在半路上欢快地唱起歌来。据《管子》一书的记载,管仲后来还曾表示:“死君这种事儿我是从来不干的。我只可以为三件事去死,一是社稷破,二是宗庙灭,三是祭祀绝。如果不是这三件事儿,我不会白白去死,因为我死了对国家不利,活着才有利于国家。”当然,管仲的这种牛逼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当时所有人的认同,特别是有召忽的反衬,越发让人觉得管仲这人脸皮够厚。后来就连孔子的弟子子贡都认为:“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见《论语 宪问》)但孔子却认为:“管仲不死束缚,而立功名,未可非也!”(见《孔子家语》)给予了管仲高度肯定,可见儒家思想一开始也并非是愚忠,只不过中间被改造了,从而断了两千年,结果我们今天突然在古书里看到,还会觉得有点突兀。
另据《吕氏春秋》记载,管仲唱的这首歌名叫《黄鹄》,词曲创作者正是管仲本人,歌词我就不翻译了(注4),大家可以去听听台湾摇滚歌手赵传唱的《我是一只小小鸟》,大概意思差不多。
注4:黄鹄黄鹄,戢其翼,絷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跼兮,厚地何蹐!丁阳九兮逢百六。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黄鹄黄鹄,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罗网兮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衢而渐陆。嗟彼弋人兮,徒傍观而踯躅!
管仲为什么身处囹圄了还有心思当“摇滚歌手”?他当然不是为了出唱片。原来,他害怕鲁国人反悔把他抓回去,所以编了首歌让押送他的士卒们学唱,这首歌可能是首快歌,类似周杰伦《双节棍》,让人越唱越起劲,管仲也在囚车里给大家打节奏,越打越快,结果一行人脚底生风,三两下就进了齐境。鲁庄公后来果然反悔了,他想任用管仲为鲁相,可惜追之不及,悔之晚矣。《吕氏春秋》于是说管仲深悉“役人之术”,也就是所谓激励之法,其实就是一首劳动号子罢了,老夫子们就是喜欢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