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满洲窗起源、装饰及结构技艺解析
✪曾娟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满洲是对我国东北满族人居住地的旧称,其地常用窗户俗称满洲窗。然与东北遥隔万里的岭南地区[1]亦有一种名为“满洲(周)窗”的窗式广为流传。此类满洲窗融合多种地域文化,起初主要使用于岭南之广府地区,后渐流行于岭南各地,并发展成为岭南地域建筑文化中富有地域个性的符号之一。早期岭南满洲窗起源与清驻扎粤地的满洲官兵有直接联系,随着粤对外贸易发展,满洲窗亦受到西洋文化熏陶,并在采光材料上进行了革新,窗户样式亦发生较大变化。粤地对此类窗式称呼有“满洲窗”和“满周窗”两类[2],前者点明了其历史渊源,后者则强调构造特色。事实上,传统“满洲窗”的定义已经不能涵括此类满洲窗的特色,为彰显其地方特色[3],本文将此类窗户称为“广式满洲窗”[4]。
▍一、驻粤满洲兵与广式满洲窗
广式满洲窗起源于广府满族文化,广府满族文化肇始于驻粤满洲八旗兵。据《驻粤八旗志》记载,为了加强对岭南统治,清乾隆年间(约1757-1768)朝廷派驻1500名八旗兵携眷驻防广州。他们带来了彼时处于优势地位的满洲文化与习俗,在陌生的南国繁衍生息:“清康熙十八年(1679),三蕃难平,中原大定,分遣八旗汉军三千,挈眷来粤。后经七十五年,迄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裁汰汉军之半,调京旗满洲兵一千五百名、挈眷来粤合驻,将汉军出旗名额,即以满兵顶补。”[5]
乾隆二十一年,清廷议准将原驻广州汉族官兵额减半,定所空额度由朝廷拨八旗满洲兵顶补,共计1500名。他们中除了士兵以外还包括工匠13名,其中弓匠8名,铁匠4名,铜匠1名。同时八旗满洲兵奉命“携眷”驻防,以人均每户三口计算,兵丁加眷属总数约有四千至五千不等,他们应该是后世岭南满族的先祖。[6]据《驻粤八旗志》之“建置志”记载,驻扎营地内衙署、兵房等军用设施、酒楼、街市等民众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当地居民的包围中形成一个界限分明、自给自足的城中之城,建筑充满满族风情,资料记载的这一区域与现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惠福路、朝天路及解放中路的“旗下屋”位置基本吻合。[7]笔者根据已有资料推测,旗下屋样式虽主要来源于清北京城普遍的建筑样式,而这些建筑大多是随着清统治者从家乡关外搬到皇宫,故可以说与满洲式样一脉相承。
驻粤满洲兵在统治阶层既扶持又限制的政策下发展,逐渐成为18、19世纪岭南特殊阶层,广式满洲窗形成与发展亦与该阶层兴盛紧密相连。一方面,驻粤满洲兵生活等各方面受到统治者严格控制。如擅自离城居住者以逃兵论罪;不得与汉族通婚,不得沾染汉族习俗等[8]。严厉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规模的扩大,但在维护满族民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也使得广州满族群体受到汉族同化影响较少。生活在广州的满族后人们长时间保持传统满族“祖先袋”习俗,遵循以西为尊的祖制,习惯讲京味粤语,钟爱满洲食物,建筑中依然可寻觅到满洲式样的影子。另一方面,为强调满族人作为统治阶层的特权,拉拢满族八旗官兵世代为皇室服役,清廷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驻防满洲兵极大优待,实行特殊的“钱粮制度”。依据这种制度,不仅当差的旗兵按月领饷,他们的家属也享有相应的饷银。据记载,一个最底层的马甲兵的收入足够养活八口之家并有结余。钱粮制度的各等级划分非常细致,条款完善,在八旗兵营中形成了比较合理完善的经济保障体系。也就是说,驻防满洲人逐渐发展成为广州社会中富裕阶层之一,他们沿用的满洲式样的建筑逐渐成为风尚符号,满洲窗亦受到追捧。
随即更多本土新兴富商兴建宅第如西关大屋、十三行地区宅院等,对“旗下屋”窗式大加仿效,并结合当时外贸而来的西洋采光材料对满洲窗进行样式改良,使得“满洲窗”声名远播,“广式满洲窗”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岭南地区流行的地域性窗式之一。(图1)
满洲人聚居地“旗下屋”满洲窗式对西关、十三行建筑影响示意图(底图为清光绪年间1879年广州府城
|
▍二、广式满洲窗基本特色
1.广式满洲窗开窗特色
广式满洲窗继承了传统满洲窗最突出的特点“大面积开窗”。这一特征既适应了东北严寒的气候特征,同时也顺应了岭南炎热气候需要,故在两地均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东北满族居住地常年严寒干燥、多风雪。为了适应此类气候,窗户主要解决防止热损失并尽可能接受更多的光照辐射。据记载,满洲地区传统窗式多采用内外双层结构保温,所安装窗棂较稀疏,棂条外侧糊上整张已喷洒盐水和酥油的白色硬质高丽纸,以利大面积光照[9];所以传统北方满洲窗窗棂稀疏,类似于江南园林之风窗,“风窗宜疏,或空框糊纸,或夹纱,或绘,少饰几棂条可也。检栏杆式中,有疏而减,竖亦可用”[10]。
岭南地处亚热带,常年气温高,雨量充沛,日照强烈。要创造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建筑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创造良好通风条件、防止热辐射等。故满洲窗的大面积开窗和岭南地区气候亦极其吻合。广式满洲窗继承了满洲窗的典型特点,即棂条较稀疏、采光面积大。
广式满洲窗从外观来看主要有长形开窗与方形开窗两类。长形开窗形似江南隔扇窗,分为槛窗与落地窗两类,后者也常被称为隔扇门;方形开窗窗扇组合近似方形,为“方斗组合”[11],浓缩了广式满洲窗最典型开窗特色;方窗多在墙体中上部开窗,窗下有槛墙,最大开窗面积能达到墙体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之多。其组合常为两扇即上下一组或三扇一组,取两组、三组、六组搭配较多。即上下左右四扇,或者上下左右六扇或者上下左右中十二扇,窗扇组织方式皆以大面积开窗为主。(图2)
2-1.广式满洲窗实景(作者拍摄)
|
2-2.广式满洲窗实景(作者拍摄)
|
广式满洲窗开闭方式灵活多样,为适应不同采光环境和通风等其他要求,往往采用不同的开启方式。主要包括支摘、上下推拉、中轴旋转等几类。支摘窗继承了传统满洲窗的支摘特点,窗扇下部固定,上开启部分使用支撑物支起或者摘下,这样一来窗户上部通风良好,下部则起到遮挡视线作用;推拉窗是在窗户两侧安装轨道,窗扇在设定轨道中上下移动,窗扇可以重叠,达到最佳通风散热效果,开启面积可达到四分之三或者三分之二之多;中轴旋转的窗扇开启方式是在单个窗扇中部设置转轴,通过旋转窗扇实现开闭(图3),窗扇可旋转360度,并且设置不同横向闭合角度。总体而言,追求大面积通风效果是广式满洲窗开窗特色之一。
3.番禺余荫山房深柳堂中轴旋转满洲窗测绘图(作者测绘)
|
2.广式满洲窗中的窗扇“画心与衬底”
以书画作品装饰室内环境是我国传统建筑的惯用方法,广式满洲窗上亦喜用传统书画意趣,窗扇常借鉴书画中常用的“画心”与“衬底”概念,将单体窗扇设计为书画册页形式[12]。(图4)
4-1.具有书画意趣之玻璃窗“画心”与“衬底”及两类衬底示意图(引自夏昌世、莫伯治、曾昭奋整理:《岭南庭院》)
画心是装饰的视觉中心,通常以整幅书画作品装饰,画心题材多为岭南本地植物如荔枝、菠萝、龙眼、佛手等,吉祥动物如喜鹊、蜜蜂、蝴蝶等,玉器、陶瓷、瓦当、佛珠等文化器物,亦有不少古典诗词为题材的书法作品。
衬底指的是窗扇中除画心以外的其他部分,通常由木质棂条构成。衬底精巧程度不亚于画心,棂条组合方式有多种形式,其传统制作的方式主要有斗心、拉花、浮雕、透雕、钉凸等。根据画心与衬底的关系,广式满洲窗可以大致分为直子衬底和曲子衬底两种。(图4)
4-2.具有书画意趣之玻璃窗“画心”与“衬底”及两类衬底示意图(引自夏昌世、莫伯治、曾昭奋整理:《岭南庭院》)
直子衬底即画心多为规则形状,衬底采用井字或者套方斗心镶嵌。斗心做法居多,斗心多用1厘米-1.5厘米厚的木条,拼成各种连续几何图案,变体较多,但以冰裂纹、套方万字、正斜万字、亚字、六耳(盘长套方)、斜二字等较为普遍。[13]直子衬底追求的是规矩、端庄大方之美,在客厅等会客之所常见;曲子衬底即画心多为圆形或者波浪形状,衬底棂条也以曲线居多,如波浪形及不规则形等。衬底棂条组合方式也极其多样,如传统套方万字、亚字型、冰裂纹、盘长、花结等。曲子衬底具有灵活多变的样式,整体能形成秀美、活泼的风格,常常在氛围较轻松的场所如书房等使用。(图5)
5.镶嵌彩色玻璃广式满洲窗户画心与衬底样式示例
|
▍三、广式满洲窗与西洋采光材料
早期岭南传统建筑主要用纱、油纸或者明瓦等材料填充窗格,广式满洲窗亦不例外。随着外洋贸易发展,西洋玻璃材料在广式满洲窗中得到长足发展。这一新兴建筑材料不仅仅改善了广式满洲窗的采光效果,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光影空间,在表达广式满洲窗地域个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8、19世纪从法、英、意、比利时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进口的玻璃材料,为早期套色玻璃,又名套料。主要是镶套手工吹制而成,顾名思义是两种或者多种玻璃相互镶套在一起,即以透明或彩色玻璃为基础料,在此基础上再镶套彩色料。其做法包括“套一色”、“套多色”等。由于工艺难度的制约,制成的套料都不大,边长通常在1米上下,且周边套皮较心部厚,整个套料的厚度通常在2厘米-3厘米之间。
色彩斑斓玻璃料除了直接镶嵌于窗格,岭南工匠对其也进行了蚀刻、磨砂等工艺加工,使之更具有岭南传统工艺特点和地域装饰风味。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蚀刻,简单地讲有备料、落稿、蚀刻图案等几个阶段。具体做法是用一定浓度的氢氟酸与硝酸或盐酸的混合液,浸泡套料玻璃,依据图底存留的需要将套色玻璃表层彩色玻璃皮蚀去,露出下层的玻璃形成所需图案,如有需要则涂刷第二遍、第三遍,直至达到要求为止。[14](表1)
表1.蚀刻彩色窗玻璃画制作过程(以套蓝料为例)。引自《广州市志·人口志》
|
初期蚀刻玻璃传入时仅为单纯模仿,图案多为西式的雏菊、百合、器物等。随后工匠在模仿基础上结合了传统绘画技法,如中国画的白描技法被结合到蚀刻技艺中,纹样题材逐渐演变多为花卉、山水、人物画。虽然这一时期的作品相对而言画面平板,线条也略显生硬,但反映了从模仿向本土化的转变历程,也体现了岭南文化求新求变的精神。后期,随着工艺进一步发展,工匠逐渐对工艺进行改良。即按画面题材的需要,使用不同浓度的酸溶液,配合不同的腐蚀实践进行多次腐蚀处理,使画面色调出现深浅、浓淡、明暗、虚实的变化,图案呈现深浅凹凸的浅浮雕效果,把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在套色玻璃蚀刻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图6)
6.蚀刻玻璃技法所制作的晕染细部(“四野蛙鸣暮色催”玻璃窗画晕染技法细部,不但有色彩之深浅过渡,且细部刻画细致有层次)
广式满洲窗彩色玻璃色彩丰富,可以分为暖色系、冷色系。暖色系主要包括(套)红、(套)黄、橘黄等浓烈的色彩。这类彩色玻璃易营造热烈、欢快气氛,一般用于建筑主要场所即厅堂等会客空间;冷色系主要包括(套)蓝、(套)绿等,色彩淡雅易营造清新优雅的氛围,一般多用于斋、轩、楼、馆。尤其在气候炎热的岭南地区,冷色系列窗玻璃能给人带来清凉舒心感觉。
无疑,彩色玻璃装饰具有强烈世俗装饰特色,给岭南传统建筑带来了梦幻的室内光影效果,间接强化了“广式满洲窗”的地域特色。(图7)广式满洲窗在岭南园林中大量使用,凸显了岭南园林与江南及北方园林不同的风貌特色。
7.广式满洲窗彩色玻璃形成的室内光影空间
|
▍结语
广式满洲窗是一种由驻粤满洲八旗兵从北方带来的传统窗式。它早期继承了满洲窗大面积开窗特色,后期受到西洋文化浸润,并大量使用彩色玻璃采光材料,同时也结合传统工艺进行改良,由此而形成独特的岭南地域性装饰技艺。“广式满洲窗”经过岭南本土富商阶层的广泛使用与推广,逐渐成为岭南建筑装饰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广式满洲窗形成与发展的历程,集中体现了岭南文化灵活开放、兼收并蓄的个性特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剧推进,这类优秀民间文化遗产濒临消亡。此文权当抛砖引玉,期待广式满洲窗文化能得到更多关注。
文章注释:
[1]岭南地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广东、海南全省,福建以南,广西东部地区。狭义来说,则指主要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肇庆、汕头、湛江和香港、澳门地区,亦包括潮汕及梅州地区。本文特指狭义。
[2]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第49页。
[3]曾娟:“近代转型期岭南传统建筑中的新型建筑材料运用研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论文,2009,第49-51页。
[4]满洲窗主要起源于岭南广府地区,主要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地区流行的到广泛运用,故命名为“广式满洲窗”。
[5]《广州市志·人口志》,第480-482页。
[6]马协弟:“清代广州满族述略”,《满族研究》,2002.1,第61-65页。
[7]关溪莹:“论清代钱粮制度对广州世居满族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第99页。
[8]汪宗猷:《广东满族史》,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2006,第7-8页。
[9]赵书:“满族的建筑特色”,《中国民族》,1987.5,第46-47页。
[10](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杨伯超校订,陈从周校阅:《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第130页。
[11]同[2]。
[12]夏昌世、莫伯治、曾昭奋整理:《岭南庭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第168页。
[13]同[12]。
[14]刘溪:“珠江三角洲传统窗式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第70-72页。
图表注释:
1.满洲人聚居地“旗下屋”满洲窗式对西关、十三行建筑影响示意图(底图为清光绪年间1879年广州府志所附广州府城图)
2-1.广式满洲窗实景(作者拍摄)
2-2.广式满洲窗实景(作者拍摄)
3.番禺余荫山房深柳堂中轴旋转满洲窗测绘图(作者测绘)
4-1.具有书画意趣之玻璃窗“画心”与“衬底”及两类衬底示意图(引自夏昌世、莫伯治、曾昭奋整理:《岭南庭院》)
4-2.具有书画意趣之玻璃窗“画心”与“衬底”及两类衬底示意图(引自夏昌世、莫伯治、曾昭奋整理:《岭南庭院》)
5.镶嵌彩色玻璃广式满洲窗户画心与衬底样式示例
6.蚀刻玻璃技法所制作的晕染细部(“四野蛙鸣暮色催”玻璃窗画晕染技法细部,不但有色彩之深浅过渡,且细部刻画细致有层次)
7.广式满洲窗彩色玻璃形成的室内光影空间
表1.蚀刻彩色窗玻璃画制作过程(以套蓝料为例)。引自《广州市志·人口志》
来源:《装饰》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