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伟:下跌动量递减 中期底部临近
几周前我们曾讲过一个观点:2260点的调整从起势看,极像去年6月2334点的下跌,但由于调整的基本背景不同,再加上股市的交替法则决定了两个相邻波段的走势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因此,2260点的调整应该有和2334点下跌不同的结果。
这一推论在最近一周里似乎正在变成现实。来势迅猛的C浪下跌在见到2030点后突然变得和缓起来:自1月6日大盘见2034点,到本周五为止,9个交易日,卖方最多只向下推进了34点,换算成日均下降点数仅4.25点,相比2260点到2068点日均14.77点的下降速率,相距甚远。
而且在期指走势上,从1月7日以来,几个分时下降波段,每一波的高点和低点都互相重叠。对这种高低点互相重叠的走势,炒家们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打结头。跌一波,上去打个结头;再跌一波,又上去打个结头。每打一个结头,绳子的长度就变短一点。一根100米长的绳子,几个结头一打,就缩短为60多米。从2260点到2068点,跌192点;从2120点到2000点,跌120点,为前者的0.625倍,原因就在于此。
虽然在写本文的时候,我还不能确认2000点就是本次调整的低点,但有几个现象可引起我们关注。
一是市场对回到“1时代”的预期强烈。检验上周收盘后各家机构的咨询报告,发现大家对重返“1时代”颇具共识。我并不完全相信“大多数人的观点总是错的。”在某些情况下,多数人的观点会有非常惊人的准确性,所谓“明牌”,指的就是大多数人的预言成真。但我比较相信一点:大多数人的预言一定要有实际的走势来表现、来反映。而且从一般规律讲,如果大多数人的预言是真的,实际的走势会表现得比该预言更迅速、更猛烈。
由于上周五的收盘点数是2013点,因此,如果市场真的有那么恐怖,本周理应开盘后不久甚至一开盘就跌到2000点以下,实际的情况却是周一探底2000点后,就出现了一波反弹,而且其强度明显超过此前2030点的反弹。换言之,市场的表现要比大多数人的预言和缓得多,强得多。
二是技术层面显示一轮中期调整已近尾声。首先是成交量的表现,近一个月来,上证指数每天的成交量都比较均匀,日与日之间、期内最大成交量与最小成交量之间,起伏不大,而且6天、12天、24天均量线对日成交量形成紧密压制。量走平、均量线对日成交量构成紧密压制,这种现象一般都出现在一轮调整的末期。
其次是下跌波段空间的递减。结合日线与分时形态,2260点到2068点能构成明显的一个下跌浪,该浪历时13天,跌192点。2120点到2000点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下跌浪,虽然还缺少均线的验证,但从分形看,似乎已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下跌浪。如果5日均线能有一次上翘,就基本上可以肯定了。这样,这个下跌浪的跌幅就是120点,历时8天,时间与空间均为前一个下跌浪的0.625倍。这样,大盘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2260点的下跌已由ABC三个波段完成,这种可能性较小;一种是2000点反弹后再创新低,完成明确的第5下跌浪,该下跌浪的目标基本在1965点附近,最低不会破1920点。
三是保证金余额开始回升。去年12月20日这一周,是沪深股市近8年来保证金余额最低的一周,仅为5493亿元。至1月3日这一周,回升到5831亿元,增加了338亿元。上周又进一步增加至6240亿元,增长409亿元,已接近去年12月初2260点时的6371亿元。
而且这两周的增加还有一个现象:周末结算值都高于周内平均值,说明保证金余额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综合上述三个因素,起于2260点的C浪下跌即将结束。如果把目前的下跌与2444点的下跌联系起来看,结论可能更明确一点。我们曾经说过,当两个波段高点构成的压力线被突破后,该压力线就会成为一条中轴线。而2444点和2334点构成压力线已被突破过两次,因此,该线事实上已经成为目前市场的一条下降中轴线。
回顾2270点以来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到,去年9月2149点反弹时,该线位置在2200点,低51点。11月2079点时,该线位置在2150点,低71点。根据前后两次落差来推算,本次调整的低点距该线的距离最多不会超过100点。也就是说,以1月底为调整截止期,大盘的低点大体在1960点附近,这和我们上周通过300银行指数推算的点位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