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垫上的人再美,也美不过垫上人儿内在体验

瑜伽练习是这样一种体验:经历着但是没有评判,注意着但是没有分析,临在着但是没有被自己脑中的内容限制。呼吸,凝视点( drishti)和气锁(bandha)..喔,还有体式.. 这些都是工具,我们用这些工具来达到一个瑜伽的体验 - 这个体验就是专注和觉知。
当练习瑜伽的时候,我们练习的是专注,临在,身体,心灵和超越肉身和思想的层面同在此时此刻。这样一种时刻,就是经历体验本身纯粹的喜乐。在瑜伽练习中,体式练习也是帮助我们开发觉知,达到“瑜伽”体验的工具,这些体位法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让人体身体的关键器官更加稳定。但同时,瑜伽的体式练习要配合呼吸,气锁(bandha)和凝视点(drishti), 才能超越普通的身体凹造型;这样的练习才能带领练习者进入更深层面的体验,最终带来身体和精神层面的蜕变。
瑜伽是一种体验,你可以看书,看公众号,看视频,听各种讲座,去印度学习,去静修营.....但是只是在你开始本人亲自应用上面说的这些工具的时候,你的体验才可能真正发生,否则你距离瑜伽没有近半步。瑜伽不能被描述和解读,不能被宣讲,不能被展示,不能被摄像,不能被拍照,你在你的朋友圈不能找到瑜伽;瑜伽一定一定一定要被亲自体验。瑜伽是一种感觉 - 你只能感觉自己的感觉,她不是一个思想;瑜伽是一种能量,而不是一个概念,更不是一张体式照骗。瑜伽是和一种超越大脑可以理解的宏大神秘的东西的连接,不是一个以我为主的和外部世界的物理或者理论的连接。瑜伽纯属内在。说出来的瑜伽都不是瑜伽,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凹造型也不是,道可道,非常道;道可照,非常照,名关照。
如果我们看瑜伽人练的很多体式,比如典型的vinyasa瑜伽的体式,可能有很多动作跟体操或者杂耍类似,即使再强悍比不上杂耍,不服今天春晚有你吗。但是瑜伽体式和那些杂技和身体技术的根本区别是:对于呼吸的专注,对于当下一刻的奉献的心,一个接受而不是要达成的态度。所以在瑜伽中,我们不是去掌握某个体式,不管我们是多么自律和虔诚地练习。也许要熟练地掌握一个体式需要10年,20年?但是这个根本不是重点,我们练习是为了“感受”在这个体式中的身体,通过呼吸和体式的连接感受某种未知的神秘,调整到和周边能量的频率震动,找到和一个和生命中更宏伟的意义的连接。所以一个瑜伽练习者从来不会带着失望,带着压力离开瑜伽垫。不论练习进行的怎样,大脑的状态应该保持稳定,呼吸保持深长,心率怎样也不会像体操那样飙升。尽管身体产生热量,尽管会流汗,但是呼吸一直是和有控制的心率合拍,这样会带来镇定的头脑和稳定的身体。
这样的区别如此关键,但是却很容易被人误解。理论上来讲,有的学生练习了10年,15年,20年,但是他练习的可能根本就不是瑜伽。假如是以肉身呈现出来一个造型 - 自己还必须通过照片和镜子看到,这个称不上是瑜伽,叫她体操或者杂耍可能人家专业的都鄙视。瑜伽的意图永远是连接本我,意识,临在,和完全地让小我 ego融化。正是这些让练习如此地有效和具备神圣感。这样的练习也连接了上千年的瑜伽传承,而且通过练习者,通过练习者的练习,为未来的人传承了这个传承。即使我们练习一些高难的体式,这些体式也从来不是和小我 ego有任何关系,而是通过体式练习来连接本我。当我们组合了呼吸,体式,冥想等瑜伽的工具,这些高难体式做了和最简单体式一样的事情:就是帮助我们临在,将意识带到当下。假如你在体式中达到了呼吸和头脑的稳定,练习这些体式当然没有问题。花时间探索,一步步深入。最终不是我们练就体式,而是体式来找到我们。
这样到了最后,瑜伽会由内至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身体,头脑和灵性方面体验瑜伽,我们一定要放下“我执”,不去和任何人或者自己比较竞争,彻底地投入体验中,臣服于练习体验本身,为了追求体验而体验。就像瑜伽经典Hatha Yoga Pradipika中说的:只要是生命能量prana没有进入中脉, 人的思维就不会因为能量prana流动的控制而得到稳定;只要是头脑没有还原神性之本,任何知识和智慧都是狂人之无稽之谈。
(文章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