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蝉的记忆与感悟

文/操可桢(蕲春檀林)

近段时间不知怎的,感觉身体状况很是不佳;先是肠胃不好,这几天居然上火了。牙疼耳鸣得历害,总感觉耳朵里有“金蝉”在叫一样。有时以为是窗外树上真的有蝉在叫呢!但心里想着这应该也不是啥大毛病,这种情况也许和我的工作有关联,在外这么多年一直是听着机器的噪音过来的。管它呢!再说今年也都“山本五十六”快到一个花甲子了,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吧!

就这样耳朵里的“金蝉”还是一直地叫着;谁叫我小时候那么地爱蝉呢?那时候的我可以来说对蝉是一种近乎“痴迷”的态度。难道是那个时候的蝉早已把它那美妙的音乐“根植”于我的耳畔了吗?

秋天了,金蝉们早就没有了那夏日里的喧嚣;不过在我看来现在的蝉就是再喧嚣也没有儿童时代乡下的蝉那么响亮,很多地方可以来说几乎灭种绝迹了。这几年从广东到浙江所见所闻几乎皆一样,夏天偶尔才听到一两只蝉在树上单调的韵叹着。心里想,金蝉啊!金蝉!你在那孤零零高调地一厢情愿地唱着那永恒不变的“爱情”歌,你的伙伴们都哪里去了呢?如今怎么没有你父辈祖辈时的盛况空前了呢?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蝉这种生物是怎么繁衍进化而来的。在这里我不妨初步和你们了解和探讨一下吧;“蝉”——俗名“知了”,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蝉属同翅目蝉科,全世界已知的约2000种,中国就有200来种。据我所知,我们常见的蝉是那一种黑色大个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蝉”或“知了”、“鸣蝉”了。它是蝉家族中个头最大,声音也最洪亮的蝉了,蝉的一生百分之九十以上时间是在土里度过的。金蝉一般从产卵到成虫出土上树一般在五年左右,每种蝉的种群寿命不等。比如说农村常见的有一种灰白蝉要在土里呆上十年左右才能出土上树,美国有一种蝉要在土里呆上十七年之多。蝉一般从出土蜕壳到上树生命最多只有三个月左右,雄蝉一旦交配后不久即死去;雌蝉继续产卵后死去,就这样开始繁衍下一代进入另一个生命周期。我们通常所听到的那种声音很大的蝉叫雄蝉,胸部有发音器。不能叫的那种我们总认为它是“哑巴蝉”也就是雌蝉了。了解这些大家是否觉得很有趣呢?

小时候,我对蝉是非常痴迷的,房前屋后高大的泡桐树浓荫蔽日。夏天树上的金蝉正在举行着一场又一场盛况空前的音乐大会,它们在那用它那高分贝的特有嗓音不知疲倦地高唱着。在这棵树与那棵树之间来回像串岗一样穿梭着,浓浓的树荫下一个儿童在那里仰望着树枝上那些神秘的小“精灵”们像数星星看月亮一样在那里来回数着。这棵树上有几个,那棵树上有几双。天气越是越热的时候越是叫得更加欢畅,特别是中午到处都是蝉音一片,此起彼伏。这种叫声对于有的大人来说很是烦人,因此蝉这个名字在我们那里的人们通常总是叫它“烦溜”这个土名字了。当然大人觉得蝉这个东西烦人也是有道理的,东西这么小叫声还这么大,赶也赶不走,大热天的在生产队里干活又累又辛苦,中午回家坐一会都没有个安静的,能不烦人吗?

可是我和大人不同,反正就是喜欢蝉。大热天中午我又出去看蝉了,母亲在门口大声喊着:“又出去看烦溜了等会我抓个嗯吃了嗐,到时候头上晒出包起来痛死你”……要说吃蝉据说蝉还是很美味的啊!只是那个时候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吃,也从没见过乡下有人吃过它。

树上的蝉还是那样一波又一波地高唱着,我心里也就有了疑问;蝉就这样一直叫着不累吗?不饿不口渴吗?我都还渴得不得了呢!现在想起来我那个时候是多么的无知可笑,太不了解蝉这个东西了。哪知蝉在叫的时候才是最开心的时候呢!更不知道它此时正在用它嘴上的那根长长的吸管吸树皮里面的“可口可乐”呢!也不知道它高歌猛唱的是为了求偶吸引雌蝉到来的“情歌”呢!当然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咯!

长长的夏日一天又一天,树上的蝉还是高唱不止,此起彼伏。这时后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发现蝉的每一波鸣叫,还总有一个开头叫起,随后每棵树上的蝉又开始了新一轮演唱了。就像人类舞台上的领唱一样开始一场全民大合唱,声音不绝于耳热情奔放。这时有棵树上热闹的叫声顿时嘎然而止,原来是树上飞来了一只喜鹊,这时就有一只蝉遭殃了,被喜鹊衔住带着金蝉最后的哀叫飞向远方了。所以每当有喜鹊飞来的时候,只要是我看到了我就会拿着竹竿把它赶飞了。其实蝉的天敌并不是只有喜鹊这些鸟类,在我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对蝉危害最大的是螳螂这种昆虫。后来读书的时候才明白“螳螂捕蝉”这个成语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我亲眼所见的。看来成语这些词汇也都是我们祖先都是在劳动之中通过观察自然了解自然而得出来的经典词汇一点都不假。说起螳螂捕蝉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个时候要是像现在一样用手机拍成视频把它发到网络上,说不定能能蹭到许多流量获得不少点赞吧。见过多次螳螂捕蝉的当时情景,螳螂几乎每次都未“失手”过,每次可以用十拿九稳来形容毫不为过。作为昆虫界的顶级杀手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前段时间就看过一段螳螂杀死了一条小蛇的视频真觉得不可思议。难怪人类都模仿螳螂捕食的动作练成了一套武林秘籍“螳螂拳”打遍天下无敌手呢!这点还真得向古人学习,学习研究和观察事物的细致入微都让后来人汗颜。

螳螂捕蝉的时候一般都是一招制敌,别看螳螂小,它身材修长,(我们那土话都是叫它'修子')大脑袋几乎360度可以转动,前肢进化为一对带有勾状如双刀一样,强壮有力;这注定毫无疑问的是它能在昆虫界称王称霸的武器。

树枝上的金蝉们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一只螳螂慢慢地从后面靠近。它是很有耐心也很有把握的,要说论个头实际金蝉要比螳螂大,也有粗壮的前腿和发达的翅膀呢!可是蝉就一个“喝饮料”的怎能和一个“吃肉”的螳螂就是没法比,自然界的法则就是这么神奇。螳螂还是小心谨慎,仗着自身和树叶一样的“迷彩服”般的身体慢慢爬到金蝉后面,迅速出动胸前的一对如刀钩一样的双足,一下了绞住了金蝉的头部同时后面的几条长腿扣住蝉的翅膀防止它扑腾。这时金蝉要想脱身已是不可能的了,就这样金蝉在螳螂手里只有发出挣扎的哀鸣了,螳螂就开始慢慢地享用它的美味大餐了,直到金蝉在它的吞噬之中声音慢慢变小进入螳螂的腹中,螳螂心满意足后开始用它前肢抹抹嘴晃晃又圆又大的脑袋进行下一个目标。

那个时候的夏天金蝉特别多,对于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儿童来说捕蝉无疑是一件最有趣最快乐的一件事。要说捕蝉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怎样个捕法,蝉在树上又那么高,如果上树去抓肯定等你还没上到树上蝉就早就飞了呢!本来蝉这个东西一双大复眼警惕性又非常高,想要抓它几乎是不可能。但我们就是有办法抓到它,这个还真难不到我们。那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捕蝉的时候先准备一根长长的竹竿,然后随便在家里蓑衣上抽上一根比较好的棕丝,把棕丝一头打上一个活动的圈套。再把棕丝的另一头扎在竹竿的顶端,就这样一个捕蝉的工具就做好。也有顶端用小布袋的,这样没有棕丝来得方便直接就地取材。捕蝉的时候就把有棕丝的活套慢慢靠近,把活套送到金蝉的头部位置,这时蝉发现有东西过来它会用前面的双足往旁边拔弄着,这样正好给了我们抓它的好机会,人在下面慢慢地收弄圈套的时候,蝉还不知危险就在身边,当发现时准备起飞可是以已经迟了。这时我们只要随便往下一拉,套子无形地锁紧了,就这样金蝉就被钓在了棕丝上了。双翅不停地扑腾着,鸣叫着,很是好玩。现在有时想起那时候的趣事很是好笑,感叹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时代在进步,生态平衡的破坏,加上农村农作物化肥农药大量施用导致现在很多动物和有些昆虫几乎消失殆尽了。再加上现代人“口无遮拦”地寻求野味美食,没有啥不敢吃下去的东西。其中金蝉和未出土的幼虫最是这些吃货们的喜爱,特别是江浙和两广一带。他们称刚出土的地的金蝉叫“知了猴”,一只市场价格有时高达几块甚至十几块。听说浙江苍南有个人专门抓“知了猴”都发大财了呢!又去年我就在一则新闻上看到浙江临安某地的村民们受利益驱使,不少人夜里在树林到处找“知了猴”,附近都找光了,有的人成群结队甚至跑到山里面树下寻找呢!据一些“美食家”们说“知了猴”一身都是宝,它的营养价值是一般的肉类都无法比拟的。但我只知道“蝉蜕”是一味名贵的药材,能镇惊、息风治小儿惊厥夜啼才是特效,相信这个很多人是知道的。

这两年在江浙也确是领教了当地人对金蝉这种美食的亲睐感受,市场上的餐馆酒店菜单上花样繁多的“炸金蝉”、油焖“知了猴”,“金蝉脱壳”……等等菜名品种繁多令人咋舌!夜市烧烤吃货们大吃特吃之景观无不让人称奇。金蝉的子孙们遭受如此灭顶之灾无不让人感到惋惜。所以现在到处难以见到过去夏天蝉鸣的盛况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世间的歌是唱不完的,世间的事也是做不尽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古人爱蝉、惜蝉,认为蝉性高洁。蝉的寓意高雅向上,一生大半时间埋于地下,一旦出土出世积极向上,只求一声高歌换来应有的爱情后就结束暂短的一生。这点难道不让我们去深思吗?

写到这里,让我不得不想起历代诗人和文者大家们作的很多咏蝉诗来;这其中让我最欣赏的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 一首咏蝉诗了——《蝉》诗曰:“垂緌rui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寓意高绝,在唐代成为咏“蝉”诗之“三绝”之一,盖过骆宾王、李商隐。当然我写这些并不是劝人们不要吃“蝉”害命,在这里只是提醒人们要懂得万物生灵生命的不易,同时也提醒“吃货们”在发展事业的同时更应有一颗善良的心来看这个世界,深入自然、了解自然,让自然界回馈给我们更加丰厚的礼物,这才是当下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让世间一切变得更加美好!

(岁次辛丑孟秋高山流水操可桢撰稿于宁波)

作者简介:

操可桢,网名高山流水,共产党员。湖北蕲春县檀林镇人,六零后,业余文学爱好者,喜欢格律诗词和散文,易学。

蕲春乡情文化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