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张炜:【难以忘却的亲情故事】(散文)
难以忘却的亲情故事
作者:
去年十一二月,由我撰写的《我的父亲》一文,记述了父亲不平凡的经历,刊发在《武功书院》 。但此后我总觉得意犹未尽,原因是光写父亲的事情,不能完全表达我的心意。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以及以后的生活当中,与自己的亲属之间,都会发生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亲情故事,我也一样。
小时候,舅家的姥婆(陕西关中对父亲或者母亲祖母的称谓)还在世,我有时会一个人去舅家。每次一到舅家,姥婆一见我来了,总是笑的合不拢嘴,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然后拿出她舍不得吃的冰糖和花生(那时没见过糖果),塞给我吃。每次离开姥婆家的时候,姥婆总是依依不舍的送我出门,她是小脚,行动不便,拿上她的拐杖不慌不忙地跟我走出门外。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她小脚拄拐杖不可能送我走得太远,但是她站在门外一直目送我走,我回头,她还目送我,我走了很远以后,回头望去,姥婆依然目送着我。虽然四五十年过去了,这个场景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姥婆目光里应该是饱含了她对我的深切的爱。
1976年姥婆病重,父母告诉我说,姥婆重了(陕西关中对老人病危的说法),带我去舅家让我去看看姥婆,到了舅家看到姥婆躺在炕边,母亲让我叫一声姥婆,我知道姥婆是快要去世的人,我叫了一声,由于姥婆已经是昏迷状态,姥婆没有答应,我心里害怕,很快就跑远了,也没能好好看看姥婆的容貌。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心酸和遗憾。
下面说说跟大伯的事情。小时候家里房子小,常跟大伯去生产队的油坊住。油坊在村南边大下坡的旁边,下坡的旁边是窑洞,窑洞旁边盖有房子,生产队把这里作为油坊来榨油。家里住不下,大伯就常带我和堂弟他们去油坊住。记得冬天天很冷,但是窑洞里真的暖和,窑洞里有炕,大伯总是把炕烧得很热,睡在窑洞的炕上,就跟现在北方的有暖气的房子一样,温暖无比。睡下以后,大伯还总是问我们冷不冷,我们都说很暖和。前面说到,窑洞旁边是油坊,油坊是生产队榨油的地方。那时生产队种棉花,每年秋天棉花从地里收回来以后,用机器脱粒,最后把棉籽收集起来榨油,我们小时候吃的就是这种棉籽油。大伯是生产队几个榨油工之一,这也是我们能住油坊旁边的窑洞的原因。让我记忆深刻地是,每年冬季,油坊榨油过程中,他们几个榨油工过一段时间总要用留出来的油炸油饼,记得他们总是晚上做榨油饼,炸的过程中,他们大人一边做一边吃,我和堂弟他们几个小孩也就跟着一起吃,而且放开肚子吃。那个时候家家户户油很少,很少有人家用很多油炸油饼,所以我在我家没有吃过油饼。而且那时家里吃的不好,所以隔一段时间能吃一饱炸油饼,比现在去吃海鲜大餐还幸福。
小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跟着大伯。我虽然是他的侄子,但是大伯待我就跟堂弟他们一模一样,我从来没有异样的感觉。
我考学出来以后,有一次回老家,在村西南大下坡马路上转,看见坡下面的地里围了一伙人,走进一看是他们在耍钱(赌博),大伯也在里边。大伯看见我来了,反复催我走,一遍一遍,不让我多看。我理解大伯的意思,别让我染上赌博的恶习。
我记着大伯的恩情,考学出来以后,每次回老家都要买点东西去大伯家看看大伯,特别是大妈去世以后剩大伯一个人的时候,我总是跟大伯多坐坐,听他说说话,然后再给他一点钱,也算是他对我恩赐的回报。可惜的是大伯大妈去世的有点早,没能更好的回报他们。
说到亲情故事,不得不说母亲了。母亲是一个非常勤奋、任劳任怨、从不抱怨从不埋怨别人的人,我从小到大,不记得母亲骂过我,更没有打过。不光对我,对我们兄弟姐妹以及后来的她的孙辈都是这样。
小时候物资短缺,家家户户的衣服都是妇女做。城市人家买布做衣服,农村都是自己织布。织布有几个环节,分别是纺线、织机织、浆洗、棒槌槌。这里边最有技术含量的是织机织,那时家里有人工织机,把纺好的线放在织机上,左脚踩的时候右手把梭子从右边穿向左边,然后右脚踩,同时把梭子从左边穿向右边。就这样一来一回,永远往复。梭子永不停止。所以后来听到歌曲唱什么金梭银梭,什么日月穿梭,就让我想起来小时候母亲织布的时候梭子永不停止的场景。母亲不但能熟练使用织机,而且有时织机有点故障了她还会修理。踩织机这个环节用时最长,母亲除了吃饭睡觉,一有空就去踩,不辞辛劳,就像机器人坐在织机上踩一样。织布这几个环节完成以后,就是做衣服或者纳鞋底。每年冬天,母亲忙一个冬天,白天生产队上工,晚上母亲就在灯下做衣服或者纳鞋底。我常常睡一觉起来,看见母亲还在灯下做针线活。那时小不懂事,从来没有劝说母亲早点睡觉。现在想想母亲不累吗,母亲不困吗,是母亲的责任心和她对我们子女的爱都体现在这一针一线里。她无法多睡,忙忙碌碌一个冬天,为的是我们兄弟姐妹大年初一每人一身新衣服和一双暖窝鞋(棉鞋)。看到我们过年穿上新衣服,她才心满意足。可是我们啥时候想过母亲一个冬天的辛劳。
我离开家乡以后,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给我做她拿手的独特的汤汁面条。母亲这种面条的做法直到现在也很难在餐馆吃到。首先,母亲一般都是亲自擀面,母亲手擀的面条又薄又筋道。关键是做汤汁,她先把蒜砸成蒜泥放进碗里,然后加一勺辣椒面,把油烧开倒进碗里,一搅拌,香味就扑鼻而来。然后再把切好的葱花或韭菜花和西红柿碎块放进油锅里炒一炒,炒出香味以后加进半碗水,烧开以后加入适量的醋、酱油、盐和味精,关火把汤汁倒进刚才蒜泥辣椒碗,搅拌均匀。这时候能看见碗里漂一层红油和葱花。最后把煮好的面条捞进碗里,面条的量以不超过汤汁的高度为宜。做好的面条端上桌以后,用筷子捞起来放进嘴里一嚼,蒜香味、油香味、辣椒香味、葱香味一应俱全,越吃越香。我学到了母亲这种面条的做法,现在在柬埔寨有时叫朋友来寓所吃饭,给朋友做这种面条,我说是我们陕西特产,朋友吃了都说特别好吃,赞不绝口。
每次回家在家里吃饱喝足以后,要走的时候,母亲都把我送到村外,目视我越来越远,就像当年姥婆送我一样,视线内只要我回头,母亲总是在看着我。她心里的不舍和宠爱都在这目光里。
后来有车以后,每次走的时候母亲都要给我车里放进家里自产的玉米珍(苞米碴)和面粉,说是没有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然后跟车送我到村十字路口,肯定又是一直看到车远去……..
母亲的爱比天高比海深,永远也报答不完。
可喜的是母亲总的来说身体还算不错,快80岁了现在仍然硬朗,天天帮着照看两个重孙女。
最后说一下岳母的“滚蛋饺子”。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每次放寒暑假回汉中,因为老婆在汉中上班跟岳母一起住,我那时还没有自己的住房。每次走的时候,岳母要给我专门包一顿饺子,说这叫“滚蛋饺子”。
岳母对饺子的做法还是有独特之处,首先,她和好面,等面醒好以后反复揉,把面揉得很光。然后揪成一个一个季子,搓成细条,用刀切成小块。接着就是擀皮,岳母擀的皮中间厚一点,周边很薄很薄,岳母手很巧,把饺子皮擀得很圆很圆,而且几乎每个大小一样。接下来就是做饺子馅,那时没有卖肉馅的,岳母买来肉稍微带掉肥肉,一点点切好,然后剁成肉末,放进盆里,关键的一点事,要切葱花倒在肉馅上,炒菜锅里放进适量油烧开,倒在葱花上,香味就出来了,再加进适量盐五香粉一个方向搅匀。然后把韭菜切成碎末,倒进肉馅盆里反复一个方向搅匀,这样饺子馅就做好了。还有一个关键的技术在包,岳母擀的饺子皮一般比较小,但是她还要包进很多的饺子馅,所以边缘捏的很少很薄。吃的时候没有一点面块的感觉。最后再砸点蒜,放在碗里用烧开的油烫一下,加一点辣椒油,酱油醋做成汤汁。饺子下出来以后,盛在盘里,用筷子沾点刚才的汤汁,放进嘴里一咬,鲜香无比,吃饱了觉得还想吃,总觉得还想吃几个,那时候在学校上学,很少吃饺子,所以岳母的“滚蛋饺子”有吃不够的感觉,后来很多年直到现在想起岳母做的饺子,就流口水。
其实岳母的“滚蛋饺子”饱含岳母的期待与厚望,以及满怀深情的爱戴。
本文图片部分为作者提供,部分来于网络
(作者与妻子岳母近照)
张炜,陕西武功人,60后,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从事飞机设计类工作多年,后转入航空公司。目前常年在柬埔寨经商。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三
秦
文
学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观云听涛 王如萍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谢 雷
水云天 余 晨 米兰花
心 语 毕廷娟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大漠孤雁 刘旭平
秋日私语 谭文群
本期责任编辑:凤尾竹
超过160万人正在关注
赶快来关注吧,这里有散文、小说、诗歌、诗词、随笔等精选作品,还在等什么?快来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