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大叶种的一些争论

很多茶友对于大叶种的争论,都是看到茶的表面和条索,或是看到叶底就否定了一款茶。都认为大叶就是古树,或是最后泡开要一片一片的。这些定论以实际考证后是不完全对的,因为茶友忽略了一些其它因素。所以我们3月20号左右就去收茶,亲自采摘了茶叶,并做了一些日记。以下给茶友一些参考。

影响条索和叶底的以下几因素:

1、采茶的时节,茶树的强壮

茶友都认知明前茶,对的,我也是这么认为,明前茶是指清明前后一个星期采的茶,a、而有的地方会提前采,加上天气干燥,茶的叶发得很小,有点淡黄。b、有的古树处在地贫瘠地,所以偏小,偏瘦。就拿那卡放养型茶树来论,茶树的土实在太干。以上两个因造成了茶条偏小一些。

而当雨水来临之后,茶叶发芽非常迅猛,自然条索就出来了,而且很大。真正的普洱茶采摘是早春,晚秋,两次。而铁观音则是秋采。经过这个认识,我们平定一款茶就不能很主观的光看条索,因为雨水茶最终的转化价值不大。

2、揉茶和加工艺
炒青为机器和人工锅炒两种,揉茶也是手工和机器,就普洱茶而言当然最好是手工,这样可以保证条索的完好性。但当茶的量大时,有的地方也有机器,而机器一旦揉多揉断,条索也是变细,变断,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判定。

就普洱茶的工艺方面,易武当地的工艺是最严谨的,采摘,揉茶,石磨饼,扎竹,竹蓝防腐等,基本是不能用现代化的任何包装,这才是普洱茶的纯正工艺。所以就是看易武的台地茶,他的条索也是大,整个茶杆也是长,所以让人误认。

(0)

相关推荐

  • 冰岛普洱生茶,越喝越甜,和它的原料、工艺、后期转化有关系吗?

    说到古树普洱茶,很多人都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好喝,恨得是它好贵.今天生茶张就说说茶友对冰岛古树普洱生茶的爱和恨. 冰岛古树茶年代久远,老树新芽,所以品质特优,故冰岛茶被誉为云南普洱的"皇后& ...

  • 初心不负为普洱茶

    如果是一 款优质的古树普洱茶茶汤入口,就会产生甜味.这是优质的普洱茶应该有的样子,还不仅如此,还会有喉咙深处的甜味,喉咙滋润甘美,在喉咙处产生甘韵,再回到嘴里,还能感受到甘甜滋味. 1-3年的熟茶,相 ...

  • 喝茶萌新必看小知识(四)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1. 头泡茶的茶沫没有害处,这种泡沫不是脏东西,而是产生于茶叶中的茶皂素.不仅对人体没有害处,还有一定的好处,具有抗氧化作用.在古代这白沫被视为一种精华,杜育诗云:" ...

  • 你分得清普洱茶大叶种与中小叶种吗?

    普洱茶的有大叶种.中小叶种之分,那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1.叶片面积 叶片面积计算公式:叶片面积 = 叶长x叶宽x 0.7 叶面积在40-60平方厘米之内的属大叶,叶面积在20-40平方厘米之内的属中叶 ...

  • 勐库东西半山普洱茶有何特点?勐库大叶种来历,你可知?

    勐库是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下属一个镇的名字,也是一个茶叶品种的名字.同时也是临沧最主要的茶区,分布的范围也比较大.说起双江可能大家印象不深,可说到勐库大家都有所了解,只因这里有茶友们喜爱的品质优异的古树 ...

  • 你喝的普洱茶是真的吗?快了解一下云南中小叶种和大叶种的区别

    [私信]我试喝随机茶样 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标准中对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 ...

  • 大叶种茶树与中小叶种茶树的区别

    在中国大陆茶叶教科书上,虽然涉及到大叶种茶树与中小叶种茶树的区别,但内容相对狭窄,只是在物理性状与个别化学成分上做出提示(见<茶叶化学>第一章<茶叶物理性状与化学成分关系>). ...

  • 云南大叶种茶树和特大叶种茶树家族族谱

    云南大叶种茶树和特大叶种茶树家族族谱

  • 什么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该如何定义呢?

    你好,这是"约茶记"第136篇原创文章,我是茶小菓. 本文导语:谈到普洱茶时,总会听到一个名词"大叶种晒青毛茶?"若是加上一个地域的话,还会说成"云南 ...

  • 干货| 五分钟带你看懂云南大叶种!

    云南大叶种,可以说是云茶的招牌特色,它叶大而厚,耐揉搓,是云南省的特有茶种,更是中国的著名茶树良种.不过,云南大叶种是一个总的概念,那它都有哪些分类呢? 临沧篇 勐库大叶种 勐库大叶种是我国1984年 ...

  • 普洱大叶种与小叶种,你会区分吗?

    现在的普洱茶几乎都是属于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最大的外形特征区别在于叶片,一般来说大.中.小叶种茶树,是根据茶树型成熟叶片的面积大小进行区分的. 计算公式:叶面积=叶长(不含叶柄和叶尖)×叶宽(叶基和叶 ...

  • 深读 | 海南大叶种有可能跻身中国名茶之列吗?

    历史回溯,身份认知,产业探寻:问道"海南大叶种" 五指山水满乡的一片茶山.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陈耿 摄 春去夏来,品尝春茶仿佛还是昨天的事.今年5月21日是第二个&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