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玉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发轫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两汉、唐宋等几个发展高潮,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明清时期玉器沿袭唐宋以来世俗化、生活化的风格并加以发扬,尤其是乾隆时期,因玉料资源充足,玉材质地精良,玉器造型规矩,琢磨精致,集历代之大成,达到了玉器史的巅峰。
由于历史的原因,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明清玉器数量多,质量佳,品种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玉器的基本面貌。
玉猪龙
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前)
高15、宽10.2、厚3.8厘米
辽宁省建平县采集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这件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
白色蛇纹叶岩,肥首大耳,圆睛、吻部前突,口微张,獠牙外露,体蜷曲如环,扁圆厚重,背部有一穿孔。
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
浮雕女织图碧玉插屏
清代
长34.5,宽24.7,厚1.45厘米
其一面浮雕妇女养桑上箔的情景,另一面浮雕妇女织布的场面,有人物、房屋、树木和小桥流水,生动逼真,极富绘画效果。下配有雕花木座。
兽衔环耳青玉簋
清代
通高14.8、通宽21.8厘米
碧玉,仿铜簋式样,圆体,透雕龙首形双耳,兽吞式三足,有盖。器腹与盖的外壁浮雕饕餮纹下压雷纹地,盖钮透雕云龙纹。
玉色深沉,器体厚重,极似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韵味。
青白玉耳杯
清乾隆

长10.45、通宽8.1厘米
耳杯,又称羽觞,是古代的饮酒器皿,汉代多见漆质耳杯,清乾隆时期仿此器型制作玉耳杯。
淡青色玉质,器体为瘦长的椭圆体,腹较浅,胎较薄,椭圆形圈足。器底中央阴刻隶书“大清乾隆仿古”六字,分三列纵排。通体磨制光润,秀丽素雅。
描金云龙纹青玉碗  
清乾隆
口径11.5、底径5、高5.2厘米
青玉,内外壁均以金粉描绘四条两两相对的龙纹,内心还绘一盘龙,龙间空隙填绘缠枝莲花纹,底心描金楷书“乾隆年制”方形章。
青玉觚  
明代 
高18.1、宽5.65厘米
这件玉觚的玉质为新疆和田玉中的青玉山料,局部有边皮和绺裂。
从器型到纹饰都是模仿青铜觚制作的,器型仿照商周青铜觚的样式,方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四个边棱及每面的中间均雕琢出脊的扉棱,并琢有青铜器觚上常见的雷纹和兽面纹。
青玉双鹅带盖小盒  
辽代
辽宁义县清河门辽墓出土
高9.3、宽3.8厘米
青玉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似经过火烧所致。器体呈长椭圆形,自然放置时容器呈横卧状,器口在旁侧。
圆雕同向交颈并卧的双鹅,其内腔为长管形,应是盛针之用。在器口的两侧各有一孔,与内腔相通。
荷叶式琥珀饰
这两块辽代琥珀饰件均1956年出土于辽宁省新民巴图营子村。
荷叶式琥珀饰,长8.3、宽6.8、厚0.8厘米。暗红色,透明,光泽很强,整体作荷叶状,侧面贯穿一孔。
复叶琥珀饰,长9.5、宽7.1、厚2.9厘米。
阔叶状,一面凸起,上雕一叶形花纹,下覆重叶,两端有穿孔,背面雕阳刻“心”形纹。
琥珀是地质历史上的树脂经过石化作用的产物,被称为“树脂化石”。
具有非常美丽的典型的树脂光泽,有的是珍珠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质优者常用作玉雕材料,最上品称血珀,作赤红色。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琥珀最贵者瑿(音依,此值黄金五倍价),红而微带黑。然昼见则黑,灯光下则红甚也”。
这两件琥珀饰均以血珀雕成,质工俱佳,十分珍贵。
花式玛瑙碗  
辽代
上高3.4、口径5.4厘米  下高5.3、口径14.4厘米
辽宁法库叶茂台7号辽墓出土
均为半透明的素色玛瑙,即玉髓质。
上件为小盏,圆形敞口,圈足外撇,琢制粗率,光素无纹,出土时置于一绿玻璃方盘上。下件为六瓣花式碗,形仿瓷器,器形硕大。
龙纹白玉盏  
辽代
上高3.4、口径6.2厘米  下高3.5、口径6.1厘米
辽宁阜新塔营子出土
均为白玉,细腻晶莹。
一件为圆体敞口,下腹内敛,直圈足,外壁阴刻云龙纹,龙张口露齿,身体扭转翻腾,追吞一花球状物,雕刻细腻传神;
另一件为圆体,口沿外侈,腹较深,小圈足底边外卷,外壁上部阴刻纵向的水波纹,下部浮雕两层交错排列的莲瓣纹。
金链竹节式白玉瓶
辽代
辽宁阜新红帽子乡辽塔地宫出土
通高17、盒宽4.4厘米
白玉质,雕成六节竹节形,最上一节为盒盖,下面五节为圆筒形盒。在盒身的下、下两节及盒盖两侧雕突出的耳,耳中为上下贯通小孔,其中穿金链。
金链以双股金丝环环相套而成,下端穿缀茄形金蒂蓝色琉璃珠。
此器出土时位于金塔之内,盒内贮存舍利子。
白玉飞天
辽代
辽宁喀左县白塔乡辽墓出土
每件长4.6、宽3.5、厚0.7厘米
两件飞天形制相同,左右方向相对。
玉质青白色,局部有白化现象。
飞天作侧身俯卧态,昂首挺胸,面部较长,似男相,额际佩步摇,头发上挽,脑后伸出一略呈“S”形的细长角状物,应为插耳之用。
双手端于胸前,一条长丝带从肩部飘绕至足部,身下有几朵流云托浮。
玉盏
北燕
辽宁省北票县冯素弗墓出土
口径8.6、底径5.4、高3.3厘米
透闪石玉质,灰白色中杂有墨点,可称为墨玉。
圆形,敞口深腹,弧形腹壁,圈足极矮,看似平底。琢磨精致,器壁极薄,在外壁口沿下阴刻两周弦纹,外底圈足呈打凹的环状。
抛光明亮,呈现玻璃光泽。
玉鸮
玉鴞出土于辽宁省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墓葬,年代距今5500—5000年。
淡绿色玉,表面泛黄,全器作成展翅的鴞形,头部雕出耳、目和喙,尾与翅均雕出羽纹,鴞的形象生动,简练概括。
玉鴞即俗称的猫头鹰,它能昼伏夜出,火眼金睛,面对红山地区虎豹豺狼熊等大量的猛兽,红山人为了躲避野兽的袭击,本能地羡慕这种飞行动物。
还有玉鸟、玉凤等,被视为吉祥之鸟,并向往着像它们一样远走高飞,达到通天接地的愿望。
这些飞行动物应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有关,也富有很深的宗教意义。
RECOMMEND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清)6

    101.和田玉嵌白玉龙纹盒清中期高17.5厘米 口径 21.3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碧玉,有浅斑,胎极薄,微透明,盒体近似球形,盒身与盖,皆似半球,有子母口相扣合.盖顶稍平,嵌白玉圆片一块,其上镂雕云龙纹 ...

  • 第五百二十六篇  红山文化玉质的颜色

    X 对于收藏者来说,玉器的颜色是最容易区分的,红山文化玉器的颜色与其仿品的颜色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岫岩玉以绿色为普遍,往往还杂有红.黄.白.青.蓝.紫色和墨绿.淡黄.乳白色.它 ...

  • 古玉界:文化期古玉器的意象获取

    龙山文化玉神人首 我们从已知的各原始文化层次中产生的玉器作品可以知道,原始人在自然和超自然的领域内,以他们特殊的心理感知方式组织起可和原型相似的和超原型的各种意象. 而这些意象的获取途径和方式是多方面 ...

  • 古玉界:高古玉的历史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

    "玉"在中华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爱玉自古有之.近年来,古玉成为有一定实力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目标,其中,高古玉因久远的年代.丰富的文化内涵.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受到国内 ...

  • 古玉界:文化期玉器的工艺特征

    镂空是古代玉工利用某些制玉工具,将玉器透穿成空,以突显玉器造形或纹饰的方法.这种制作工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一直兴盛不衰,而且镂空的工具与方法,还会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而改变,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 ...

  • 古玉界:文化期高古玉的魅力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 楚玉茶道:首次公开课之帮助大家形成鉴赏古玉三大体系圆满结束!

    楚玉茶道:首次公开课之帮助大家形成鉴赏古玉三大体系圆满结束!

  • 用出土古玉解读红山文化玉器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 中国发现玉器最早的地方是兴隆洼遗址 距今约8000年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也有很多"玉玦" 年代搞不定就去做下碳十四吧 碳十四测年设备 ...

  • 细品馆藏古玉——一组红山文化勾云佩欣赏

    馆藏红山文化古玉中勾云佩的数量较多.造型丰富,是红山文化玉器代表器型之一.对这种玉器造型的寓意,有的认为它是由玉鸟组合面成,代表一种鸟崇拜:有的认为它是由一组C形龙组合而成,是龙崇拜:有的认为它是兽面 ...

  • 佩戴古玉就是保护文化传承 为祖国伟大的文化复兴建功立业

    古玉作为中国玉文化的精髓和源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化身,人生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古玉中所蕴含的丰富古老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古玉多为帝王皇家达官贵人用玉,从用料.制作工艺.文化气息上有着厚重深奥 ...

  • 古玉背后的文化(细思极恐)

    古玉收藏,其实更深层次的是一种文化的收藏与解读,收藏要读懂隐藏在古玉藏品背后的文化以及古玉符号所含藏的深厚的等级与人文制度,才不失玩味意义,古玉寓意必吉祥,这是现代古玉玩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进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