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当代年轻人对西周金文临摹的理解,值得学习!

“我入于古”的尝试

贺进/文

从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小篆的学习上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浸淫于小篆的学习,从秦汉到唐宋,紧紧抓住小篆的碑版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因此,对于笔法的渊源有了不断的认识,然后又结合隶书、行草书的临摹,逐渐看到了笔法的流变,再返回小篆的学习,以期增加一条线内的某些变化。小篆的学习让我最受用的还是空间,在看似平淡的小篆字形中我看到了“波澜不惊”的小篆体势与字内空间的各种变化,这些变化让我在创作中对于空间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王友谊恩师多次告诫我,学习篆书如果仅仅盯在小篆上是远远不够的,他建议我多写金文,尤其是西周时期的金文,西周时期的金文对于认识线的风度变化与空间变化很有帮助。后来,我也在商周时期的金文中有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几乎都是东周时期的金文为主。

近期在河北美术学院指导学生毕业创作,在同学桌上放有西周金文的书籍,我拿来翻看,果然大吃一惊,那种气息是迎面而来的,青铜铭文的视觉冲击如此强烈,金属的质感与摇曳生姿的字形如此美妙,让我对西周金文有了全新的认识。由此想到了恩师对我说的话,果然,西周金文让我认识到了线的变化与空间的丰富性。

然而,看到与做到只有差距的,能看出来不见得能做出来,于是也进入尝试临摹。西周时期中,中期是西周青铜文化趋向成熟的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青铜器在组合、器形、纹饰、铭文内容和字体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以爵、觚为核心的酒器组合最终被以鼎、簋为核心的食器组合所替代,青铜盨等器型的出现丰富了食器组合的种类;器形方面以鼎、簋等器类为代表,形制流行垂腹造型。铭文字体和书风在西周中期同样发生着嬗变。西周早期的铭文字体明显受商代晚期的影响,字形大小参差,个别笔画中间粗肥,首尾出尖,捺笔多现波磔,字体浑厚,书风豪放,气势不羁。西周中期以来,上述这些特征已不多见,而呈现出规矩整饬、端正典雅的风格。

因此,在选择西周金文作为临摹对象中我选择的都是少字数的铭文,字数少但是空间最强烈。我用两个方面去临摹,一是重用笔的忠实,那么在空间表现上就是更重于原形态的表现,力争通过借助王福厂、胡小石等用笔方法,以金石碑版之法去还原青铜的拙与厚。其次还借助于秦简的某些笔法,快速书写表现与之相反的形态。二是重空间的夸张训练,粗细、点线、穿插等关系都进行了夸张,从庄重到恣肆,呈现出动态的表现力。

这些作品是我临摹的十二件作品,没有挑选,也没有删减,临摹一定是不到位的,正是因为不到位,所以给自己留下更多的进步空间,刚进入西周金文临摹,还是有很多不足,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尺    寸:90cm*32cm

材    质:云南粗皮纸

临帖心得:刻意去掉粗细的对比关系,将线进行均匀分布,凸显更宽阔的字内空间,“以白胜黑”的大空间表现疏朗的线的交叠!

尺    寸:90cm*32cm

材    质:安徽泾县净皮宣

临帖心得:西周取肤盘铭文字数不多,且非常狭小,我将圆的关系转变成方的关系,且强调方的关系大于圆的关系,并有意掺入部分圆转,大字临摹重点放在了“疏”,而将“密”弱化!在空间与线质表现中选择了线质,而在空间上则表现不到位!

尺    寸:90cm*32cm

材    质:云南粗皮纸

临帖心得:此铭文只有两行,取铭文章法,放大临摹,重在线的表现与铭文字形的表现,不敢懈怠,恢复铭文的庄重气象,款识落在下端,取西汉篆书及隶书笔意,其恣肆与正文形成一定对比!

尺    寸:90cm*32cm

材    质:浙江皮纸

临帖心得:墨色的视觉感是我在这件铭文临摹想要表达的元素,因此浓与淡的墨色变化、重与轻的用笔变化、枯与重的线的变化都是我想表达的,需要调整的还在于枯笔不够苍,用笔不够厚!

尺    寸:90cm*32cm

材    质:浙江皮纸

临帖心得:字形的放大是难点,字放大空间容易散,因此在穿插点画的表现上是需要十分注意的,我极度需要点画的左右上下穿插,营造出一种新的秩序出来,但是显然还是不够,好在巧合的是行距视觉出来了,将穿插纵横在上下关系中,多少可以解决不足之处!

尺    寸:90cm*32cm

材    质:浙江皮纸

临帖心得:浓墨加水,且先入墨再加水,所表现出来的点画更厚,这是山水画画家多采取的方式,用在了临摹金文用笔中,多少会线更有几分韵味。尤其是点画边缘由于水的涨开产生的墨晕,也很有趣!

尺    寸:90cm*32cm

材    质:浙江皮纸

临帖心得:西周金文因大多数铭文字数不多,且多为释,所以相比较东周金文来说,体量不大,点点几字,随意错落。我临摹中将散落的格局留住,借用秦简的飘逸,加快书写速度去强化零落感!

尺    寸:90cm*32cm

材    质:浙江皮纸

临帖心得:胆子有些大,点画狼藉。强调画面感,而将线的拙厚气息弱化,迅捷的书写必然增加了更多的书写性与随意搭接的点画构成!

尺    寸:88cm*30cm

材    质:云南粗皮纸

临帖心得:字与字的错落是我想要的,因此在大小、长扁对比上加强了夸张的手法,有意做避让是一种新的构成因素,用笔不够到位,需要再加强训练!

尺    寸:78cm*30cm

材    质:云南粗皮纸

临帖心得:原本是要在空间上营造一种无秩序性,但是很显然是没有做到,用笔中加入了汉碑碑额的方法,也稍显不足,起笔直入是我的尝试,总感觉应该也能很厚重,逐渐调整这个关系吧!

拾壹

尺    寸:70cm*34cm

材    质:安徽泾县净皮纸

临帖心得:强化了方、三角等关系,甚至将圆的关系都以三角关系来替代,很显然,三角关系是紧凑的,但是整体上看似乎更疏朗了。本来很恣肆的书风却显得更加有秩序!空间感是在这些关系的重组中建立起来了。

拾贰

尺    寸:140cm*34cm

材    质:安徽泾县净皮纸

临帖心得:这是一件四尺对开的临摹作品,更忠实于铭文本身的造型,线的粗细感做了统一的调整,化整为零的临摹,让金文趋向于唐代的范式。

贺 进


一九八三年生于河北滦县。二〇〇九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二〇一五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兰亭书法班,曾受业于马士达、王友谊、王继安、常汉平、田建民等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廊坊市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主任。

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并荣获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二等奖。先后举办『三摩地——贺进佛教题材书法展』『如是——贺进佛教题材书法展』『丹凤来仪——贺进书法作品迎春展』。《廊坊日报》《中国书画》《中华书画家》《书法报》《书法家》《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刊载艺术专题。

学术论文发表十万余字,曾发表于《中国书法》《中华书画家》《书法》《东方艺术·书法》《中国书画》《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华书道》(台湾)等专业权威报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