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不见的未来,在何方?

阅读第1126天
相比前一本著作《人类简史》,这位大哥在《未来简史》中的思考维度明显有所不同。中间看了艾德蒙的《枪炮、病菌和钢铁》,发现这三本书就是对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析。
一直以来,困扰人类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三点:饥饿、战争、瘟疫。前两者在最近五十年的科技革命中,确实有了根本性改变;而瘟疫,始终成为环绕在我们所有人头上的一道诅咒。
不管对人类这个大团体,还是个人,每当你以为解决了一个问题,可以安然无忧时,就会有更严重的找上门。
原因很简单,你要开始承受你这个年纪(能力)该承受的责任。首富也会有很多抓脑壳的烦恼,甚至有些我们听着可能晕掉。但是,我们想有这种烦恼,也暂无资格。
<一>
高度智能的社会,人类如何自处?
昨天我提到,人类被算法完全取代的可能性极低,因为它们在体验和意识方面就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如果有天,算法或者说机器,真的被赋予了意识和感官,那会怎样?
也许,就真的应了上个月的一句话:人类自己又创造了神。没错,在我想来,什么才能称为神?最简单的,能够以无机的物质创造生命的个体。比如女娲用泥土造人。
如果到达了那种极度智能化,机器人也是作为公民时,人类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或者说,人类是否真的还会有现在的地位?
翻下地球的发展史,必须得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一旦出现了更高等的生物,那么原来的生物要么进化升级,要么就是被环境淘汰。人类,应该也会面临这种抉择。
这位大佬在书中提到了一点,人类的贫富差距会更大,因为彼时会出现真正的一小撮精英。这小部分精英,他们握着整个世界最尖端的技术,包括创造真正的智能生命。
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但是这里就会有一个悖论:作为国家,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类大杀器掌握在个人手中。那么,大环境也许会有点明争暗斗,继而达到平衡。毕竟,人类最聪明的就在沟通和妥协。
大部分的人类干嘛?那就是在适当保证基本权益下,与那些智能生命竞争上岗。也许,大部分行业的从业人员就会换成了算法,但是有些岗位也许还是会由人类把持。
这些岗位就是对体验要求极高,比如教师(尤其幼师)、医生、演说家、心理咨询师、从政人员等。这些要替代很难,难的原因就在于人与“非人”的鸿沟。
也许,这类想法有些杞人忧天或者胡思乱想。只是,以可能危机的眼光看现在,我们是否真的注重感受?注重体验?去感受思想?
如果这些确实还没有。要么后面再发愤图强,要么就是哪天被一个机器人拦着,告知你被辞退了,他来顶替你工作。没有思考,不想危机,前进迟缓,那么我的价值与未来又置于何处?
<二>
好坏在于人性而非价值
我写到,哪怕出现了很好的科技产品,人类也可能不用。有位朋友和我讨论这个问题提到了一点:这是不可能的,只是人类对新事物有个接受过程;如果他们发现这个东西确实好,那么逐渐会形成使用习惯。
这看起来很合理。但,我始终坚信一点,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只是相对个体而言的利益到底是损失还是增加。这才是判断有用与否,对错与否的唯一标准。
确实,近20年来,我们经历了很多颠覆性的改变,那些在此之前从来不敢想的念头都一一实现。只是,我们要明白,因为那些东西离我们的人性底线,还有段时间。
测谎仪,这是个好东西。实际上这利用某些技术,测量你在做事或者说话时的血液流动,心跳是否加快,是否有新的激素含量增减等。因为,测量的结果是不会说谎的。
这种技术好不好呢?相当好。我们暂且不论它的成本多高,哪怕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这样东西真的能够推广吗?不要想了,我觉得美国总统会第一个把它毁灭。
选民再也不用听他口若悬河多么激昂,只要把他与测谎仪连接上,那么就知道所谓的“为民谋求福利”到底有几分出自真心。如果真的这么操作,很抱歉,历任的美国总统可能只能当好一个投票的公民。
<三>
大数据时代来临
2015年,贵州的互联网大会,马云说过一句话:未来最大的能源不是石油而是大数据。为何这么说,因为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这样的利好。
杭州,作为中国第一座有着“城市大脑”的省会城市,疫情期间的表现可谓亮眼。这一切的背后,就是对于整个杭州的数据把控。
20世纪前,人类基本上是集中式的数据处理模式。这样的好处是专权,具有极强的决策权威。弊处也很明显,随着数据的增加,越来越不能让人真正理解清楚,并作出真正有用的决策。
毫无疑问,在上世纪中期,超级大国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就走进了这样的弯路。每个月需要供应多少鸡蛋,多少布匹,全是计划好的,一切看起来有条不紊。可是,结果却是极度尴尬。
自由市场的开放,就消散了这个问题。不用专人去计划,市场会告诉所有人,当然它存在一定的缺憾。只是,那种自由市场的形式,不就和现在大数据类似吗?不用你想着怎么样,数据可以替你做选择。
为何所谓的抖音和购物APP让人爱不释手。只要你之前多上手几次,你很难再离开它,因为每次的推送,基本都会是你可能喜欢的。
没错,大数据带来的这种便利,很多时候可以让我们的决策变得相当容易。你去医院看病,所有的饮食数据、身体状态变化数据、就医数据都显现出来,也许就能提出对你更有力的就诊方案。
数据有没有可能出错呢?概率很低。是不是这样的模式,带来的就是完全的便利呢?并不是,至少有几点,是让人类进入完全的大数据时代不可规避的问题:
1.数据不能说谎,但是会被引导犯错。这就像有些书所谓的调查结果数据有没有错呢?没有,但是对我们也没有真正帮助。只因为这场调查,他就是想得到他要的结果;
 
2.数据的越来越详尽,智能化,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更多的人丧失决策能力。我承认,随着更先进的产品出现,人类确实会某些技能可能不需要,但是这一点始终是我们无法抛弃的;
 
3. 大数据的前提,是你是否愿意把你的隐私系托于此。不要想着什么信任背书,这就是一种交换。
哪怕像Facebook、苹果这样的企业也能数据泄露,你还想自己期待着什么呢?要么就是隐私,要么就是数据带来的红利。
也许,这不是二选一的命题,比如可以去固化数据程序的安全性,把这些数据知识由算法保存。请记住,这些可以做,但终究是骗了自己。至少,这些操纵权的背后,皆为人类。
<结语>
不用每次豪言壮语未来如何。也许,从来就没有“未来”这个概念,因为每个下一秒都是未来!做好现在每一步,就是人生的最闪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