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阅读第1014天】
【金成阅读第1014天】
今天看的是第二章,关于全球贫穷人口健康水平改善问题,反转较多。当我以为看到另一个真相的时候,我发现我貌似陷入了一种自我认为当中。现在细细整理其中的内容后,就列出的现象很难让我有太多感触,背后关于人性的思考,以及再进行知识迁移之后,在管理中的一些体会。
一、有用的不一定好用,好用的不一定会用
我之前一直很难理解一个问题:为什么一项明明真的很好的福利,大家还是会吐槽?做了一件有利于大家的事情或者政策,而大家不愿意接受?在很长的时间,这个问题让我很纠结,也陷入自我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身边的这群人有问题?是不是这个世界太残忍……自从12月份开始,慢慢理解“共情”这个词,什么意思?我们群认为的好,不一定对方觉得好,或者知道好,或者知道好之后就会接受你的好!
最后那句话可能有点绕,举一个最实际的例子:爸妈告诉你,帮你在财政局找了一份工作,福利好,时间自由,晋升空间大。这个难道不好吗?你难道不知道好吗?知道,但就是不愿意!你可能不一定会说为什么不愿意,但是你心里绝对会有一个理由。这就像感情一样,难道那个长得最漂亮身材最好的,一定就会找身边那个最帅,最有钱的吗?也不是。所以,这时候我们再去看贫穷人关于健康生活的难以提升是真的可以理解的。
很多时候那些贫穷地方的疾病,除了艾滋病之外,其他的更多在我们身边已经几乎没有了。而他们之所以患这些疾病,很简单的原因:水质不好+蚊虫叮咬+不注重个人卫生。这三大原因,在我们这些“何不食肉糜”的人看来是可笑的,但是在那些地方却是常见。很多公益组织做出了努力,比如优惠的蚊帐、可以有效杀毒但是价格十分低廉的消毒剂,还有再那些地方的福利诊所或医院。很不幸,这些他们用的都很少。可能我们觉得会不会还是价格对他们压力太大了?或者他们不知道这些疾病对他们的影响和危害?根据调查,他们知道,因为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而且他们在所谓的保健和健康上的花费也比前面那些花费多得多。那是怎么回事?
二、站的高,才可以看得远
两位作者根据研究,给出了一些原因,其中有两个最为突出。第一个是就公益性诊所而言,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而且医生的水平也是有限(当然他们去看的其他医生也半斤八两),逐渐降低了人们对比信任感。而第二个给我的感触最深,就是他们对于预防和时间周期的理解,还远远不够。
我谈到前面那些办法,可以发现,我们纯粹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到蚊帐对于孩子们可以预防蚊虫叮咬,避免得疟疾;利用消毒剂,可以看到干净水,避免拉肚子或者得传染病;去那些公益医院给孩子打上几次疫苗,就可以让孩子在抵抗力最弱的几年安然成长。很好呀!只是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在告诉他们,要为一件他们还没有看到的事情去花费时间和金钱!那么,他们能够看到吗?
在前两天,我说到了贫穷首先基于物质,这完全不可否认,但是从更长远来看,认知也许才是核心。就像汽车没有了轮子跑不了,但是整辆车最核心却是发动机!蚊帐买回来给孩子用,孩子没有得疟疾,请问这时候谁知道蚊帐有什么作用?谁会专门联想到是由于蚊子叮咬造成的?喝了消毒的水,味道感觉相差不大,甚至还有消毒剂的味道,没有得病,那消毒剂到底又有什么功劳呢?扁鹊有次和朋友摆龙门阵,就谈到自己的两位大哥很牛逼,牛逼在哪里呢?两位大哥都是看到你将要得什么病,马上开点999感冒灵就治好了,而扁鹊是你得了肺炎,给你九九八十一的药,慢慢煎,喝完之后才能好。这样一来,大家都会感觉,哇,扁鹊很牛逼!你今天患个感冒,医生给你开了20块钱药,你吃好了,你会觉得这个医生牛逼吗?不会,只会觉得这个药效果不错,如果没好呢?庸医!但是有可能就是这场所谓的感冒,是看到了你即将得支气管炎的前兆,帮你解决解决了,但是没有告诉你而已(因为告诉你,相信的可能性又多大呢?)。
三、我来,我见,我征服
前面举的一堆例子,都在说着要学会屈看到,说实话,很难。我自己不敢说,只要每天吃萝卜皮,就可以活到两百四十岁。为什么?因为我不理解呀。在前面的例子中,有两条线是可以梳理出来的:
1.我们要理解那些人对于一些预防措施的不认同甚至抵触。因为在那样环境中的人,他们接受的教育和身边的认知,是不足以支撑他们去明白为什么蚊子可以传染疾病,为什么必须注射三次疫苗才可以避免得病,但还是会得其他疾病呢?你没法解释啊。你给一个三岁的宝宝解释,为什么爷爷奶奶岁数大之后会死,会永远见不到吗?你只能以带着童话般的话语去安慰他:老人家只是睡着了,像精灵一样,去看很远的地方,等你长大后也会见到他们的。你这时候告诉他,由于年纪大了,细胞活性越来越差,身体的各个器官机能极速下降,不足以支撑人们继续进行正常生活?
2.就是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学会去认知调整。现在很多地方的扶贫,真的不仅仅是物质资源,要是沟通,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做什么,做了之后对他们好处是什么。也许不一定所有人都会听,不一定所有人都会听懂,但是没关系。首先愿意听,就很好,能够听懂更好。听不懂的,换种方法再去尝试,让他们懂。逐渐有一帮人懂了,开始能够调整认知了,再去影响那些不想听的人,不想去懂的人,这时候慢慢地这个大环境可能就会发生改变。当然,也存在一个问题,有的人就是冥顽不灵怎么办?那就是天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的节奏了。不能真正调整好对这个环境的认知,那就是一个结果:被淘汰。在那种贫困地带被淘汰,就是死亡;在职场,那就是碌碌而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