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道理?鞭春是什么意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俗语已无从查证,但从民间口耳相传了下来。俗语彰显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具有深刻哲理性、文化底蕴性和时代局限性,让我们意犹未尽、叹为观止。
那么,题目中的“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道理?鞭春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好女不观灯
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是时代常态,封建礼教对女子实行了诸多的禁锢,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基本就是“养在深闺无人识”,更何况女子夜晚出门去观灯?那必被人们所诟病。
古时观灯,主要是指一些重大节日的灯会,如元宵节。元宵观灯,自古以来就是青年男女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良辰佳节。汉唐时期,因为宵禁,晚上不能出门,也就只有元宵这天可以出去。
如此便憋坏了青年男女,因此一到元宵节自然就会趁机溜出去幽会。三月的上巳节,也为青年男女提供了出游、幽会和定情的好时机。到了宋朝,宵禁被取消,元宵节成为男女的良辰佳节。
欧阳修就有一篇千古传诵的佳篇《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就是青年男女花前月下恋爱的最好例子。但是,虽然说元宵佳节盛况空前、精彩纷呈、美景连连,让大家身心愉悦、流连忘返,但这对女子来说有利有弊。
元宵灯会里鱼龙混杂,有风度翩翩的佳公子,有精明能干的商人,也有轻浮浪荡的登徒子。说明女子有遇到心仪另一半的机会,也有遇到不法之徒的可能。
而且晚上出去,光线太暗,人山人海、摩肩接蝩的,很容易滋生不良事件发生。一些不法之徒或者浮浪子弟,很可能趁机揩油,吃女子豆腐,酿成不良后果。
因此,好女不观灯,就是因为女子在观灯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某些状况,为防止意外状况发生,民间就传出了“好女不观灯”的告诫,让人们在谚语习惯中形成一种意识,也是出于对女子的保护。
回头再看“好女不观灯”,多少含有对女性的歧视。观灯就非好女吗?喜欢热闹、喜欢新奇事物的女子难道就是“不好女”?
这种歧视有些偏颇了,至少在男女平常的当代,还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只能说这种观点具有时代局限性。
何为“鞭春”?
这句不好理解,首先解决鞭春何意,其实这涉及到了中华春耕的习俗文化,非常有历史和文化意义。
鞭春,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风俗,是指多人聚在一起鞭打象征牛形的假牛模式。
但这样难免鞭子互相抽到人身上的意外,从而引发矛盾与争执。本来是祈盼新年平安丰顺,结果还闹得一肚子怨气,因而说好男不鞭春。
中国历来就是农业大国,每年春耕秋收是头等大事。
从上古神农氏教化百姓耕种开始,民生保障就是老百姓农作物丰收。所以最开始的祭天活动就是保证物产丰富,因为有了粮食,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国泰民安。
因此,古时皇帝对每年的迎春活动,都非常重视。皇帝亲自下场,带领百官参加,一是与民同乐,二是祈求来年丰收。
而在这些迎春活动中流传最久、影响较大的一项活动就是“打春牛”,也即“鞭春”。
农村待过的人都知道:用鞭子抽打牛,是牛犁田的基本动作。
皇帝模仿这个动作表演,既鼓励了老百姓,又长相皇帝爱民如子。皇帝参与春耕活动,相当于现在的领导们种树,具有象征意义。
说到这里,就再扯一下“鞭春”习俗。据另一种说法,鞭春习俗来自于隋炀帝南巡,其实鞭春习俗六朝开始,唐朝盛行,明清全国流行,民国销声匿迹。近代,农业地位发生些变化。
因此,“鞭春”就是鞭打春牛,原来是打真牛,到了后来就用假牛纸牛代替了。纸牛类似于纸扎的灯笼工艺,纸牛肚子里还有种子,根据长官们抽烂纸牛掉下来的种子来预测一年收成。
如此“鞭春”便流传了下来,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鞭春活动在民国就消失了。毕竟祭祀并不能改变天气和农作物收成状况,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彰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为何好男不鞭春?
在古时民间,能够鞭春的都是能力出众、精力旺盛的年轻小伙子,而能被选为鞭春代表,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因为这代表了农业技能和身体素质好,同时也更能获得十里八乡年轻美丽女子的青睐。
因而,对鞭春代表名额的争夺就愈演愈烈。
如果能力不是十分服众当选,可能会引发不满,甚至发生肢体冲突;即便选作了鞭春代表,因为多人鞭牛,难免会有互相鞭打到身上的意外;鞭春过后还有“抢牛头”习俗,谁抢到,谁就会讨到好彩头。
在名誉和利益的驱使之下,凡此种种的争夺,很容易引发人们力量较量、戾气冲突和身体受伤等事件,从而导致邻里不和、亲戚不睦等结局。
因而,这种有些残忍的事件,就不被人们认同了。
因此,从“鞭春”导致的不好结局看,“好男不鞭春”是对现实的一种反省,于己于人都是很有好处的。因为拥有智慧的头脑,远比单纯的体力上的较量,更让人钦佩和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