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游记】西南漫行记(下)
西南漫行记(下)
作者:丁占青
10月14日早上,我们在大理启程,驱车330公里,直奔腾冲。途中经龙江大桥,稍作休息,并浏览。龙江特大桥是云南保腾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峡谷跨径世界第一,海拔高度亚洲第一。桥型为主跨1196米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是我国山区地貌中的第一座跨径超过千米的钢箱加劲梁悬索桥。桥面宽33.5米,总长2.470千米,桥面距谷底高度280米,保山岸索塔高169.7米,腾冲岸索塔高129.7米,工程技术含量高,景观功能强,是保腾高速创造“历史文化之旅、自然景观之旅、国际通道之旅”的标志性建筑。
大桥缆索主缆长1950米,两侧总计65.9万米的338根索股,宛如两条昂首云天、腾云驾雾的巨龙,飞越陡崖峭壁,穿行在白云飘飘的云雾中。远远望去,大桥雄姿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望着高耸入云的桥塔和飞架的大桥,我们只能赞叹不已。
至腾冲,在玉泉园吃午饭。这里既有饮食餐厅,也是经销玉石之处。游客们餐后可信步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间,也可在装修豪华的店铺里欣赏购买各类玉石翡翠。但感觉这里生意清淡,看多买少。几年前到云南购玉的浪潮几经折腾,早已退去。游客们大都回归理性,不再跟风了。
腾冲也是这次旅游的重要一站。午后汽车经腾冲市区,行四十多公里至江东村——古银杏村。该村植银杏3万多株,其中树龄最长的银杏王,已经500多年的风霜了。
我们沿着江东村由火山石铺成的小道,慢慢走进古银杏村时,银杏叶开始泛黄并飘落,小路上、墙头上、瓦房上、水沟边、菜地里,开始铺上了一片金黄。漫步村中小巷,不经意间,银杏叶洒满一身,与夕阳的余辉融为一体……这里的银杏果圆润饱满,肉质呈翡翠色,无苦味。50O年的银杏树还结果,只是颗粒略小,毕竟老了。
对季节而言,我们来得还是太早。如果迟来半月,这里的秋色将更加美丽。
离开银杏古村落,便去腾冲最有名的热海温泉。腾冲是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地热温度之高,蒸气之盛,水热活动之强烈为国内罕见.境内有沸泉,气泉,喷泉,温泉群88处,每一泉群又有若干热水热气出露,其中,位于全县地热区高温中心的热海。其景观,水温,涌出量全县之冠,有“一泓热海”之美誉,为国家级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中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整个景区青山环抱,澡塘河沿山势蜿蜒而过.景点错落分布,立体结构明显,其中最具观赏价值的有大滚锅,热龙抱珠,鼓鸣泉,珍珠泉,眼镜泉,怀胎井,仙人澡塘,热辐地,狮子地,蛤蟆嘴澡塘河瀑布和鸟井等。
由于连日奔波,体力有些下降,我们没有爬山,浏览其它温泉,而是直接前往热海大滚锅。
“热海大滚锅”位于热海景区内的半山腰上,是一个直径约3米的盆形沸水池,水池的深度约1.5米。这里终年冒着97度高温的沸水,中心部位的水温达102度,就如同一只烧开了水的滚锅。大滚锅的沸水呈蔚蓝色,那是因为沸水中含有大量的矿化物质,水池上不断有蒸气涌出,声声作响。人们站立在滚锅边上,会被白色的热水汽所包围,让人产生羽化成仙的感觉。不断喷发出的水蒸气,变冷后便化为涓涓细流,一部分汇入山谷,一部分溪水又渗入地下,被地热再次蒸发出来。如此循环不断,构筑成热海景区蔚为壮观的场面。同时,刺鼻的硫磺味道散向四周,似乎加深了人们探究火山温泉的神秘感。
夜,在温泉之乡的腾冲,泡一下温泉,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我们卸去身上的负担,披一条浴巾,进入浴场。这里灯影绰绰,花影斑驳。几条小径通向温度不一的浴池。有40度,有41度,也有42度的,供各人选用。天然的温泉,没有丝毫人工的参杂,其咸味中夹杂点硫磺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着。我泡在温泉里,二十分钟后,身上的毛孔中渗出汗来。顿觉神清气爽,一天旅途的疲劳消失始尽。我闭上眼睛,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那种舒服而亲切的感觉。
1O月15日,天开始下起濛濛细雨。在雨中,我们前往腾冲和顺。腾冲和顺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现有人口6千余人。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流连忘返,有“高原水乡”和“小江南”之誉。
我们走过牌坊,一条小河绕村而过。两座石桥横卧其上,形似双虹卧波,故称双虹桥,建于清道光年间。
进入古村,迎面照壁上由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题字“和顺和谐”,笔力遒劲,十分醒目。
大照壁左侧,就是被誉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该图书馆是在清未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咸新社”的基礎上,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并于1938年建成新馆舍,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中藏书7万余册,其中古籍珍本1万余册。
沿河进入和顺小巷,是大马帮博物馆。我们走进了大马帮博物馆,里边陈列了很多跟马帮相关的物品。和顺人世世代代外出闯荡,都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产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贾,形成了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存方式。
走进这里,我们仿佛看到和顺的每一条巷每一片青瓦、每一垛灰墙上,都刻下了马帮人深深的印痕。我们仿佛听到那石板路上不时传来的嗒嗒的马蹄声。和顺商人的马帮从这里走出,和顺人的血雨泪河从这里流过。和顺马帮经历了风雨,同时也创造了辉煌。
这是河边的洗衣亭。很长时间以来,和顺是不留男人的地方,代代男人无论贫富,总是跟着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铃声出走夷方。时刻挂念家中亲人的和顺男人,为了让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凑几块钱,在河边铺石修亭。天长日久,这一路小河上便有了大大小小的洗衣亭。这些风格各异的洗衣亭也成了公共场所,洗衣洗菜的女人们也可在此聊天交流,少些寂寞吧。如今,洗衣亭作为历史的遗存,默默地守候在陷河旁,似乎还在诉说那已经遥远的故事。写诗一首以纪之:山村入暮雨丝来,水影台阶满藓苔。携手游人亭下过,恐无砧响念君回。
我们沿长廊而行。廊外的水面开阔起来。细雨中蒙蒙胧胧,对岸的房舍次鳞节比,绿树隐隐,远山在雨中若隐若现。放眼望去,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真的胜似江南。
我们穿过龙潭,沿山路拾级而上。两边的风尾竹高大而粗壮,在细雨里发出簌簌的声来。我们来到艾思奇的故居,进门是艾思奇的铜象。院内串楼同栏,点缀着西式洋台。环境清幽典雅,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艾思奇(1910~1966)原名李生萱,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其父李曰垓,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元老,出任过云南护国军秘书长,被誉为“天南一枝笔”。家学渊源,文化积淀,成就了一代名家。我辈知识浅薄,岂敢板门弄斧。写拙诗一首,藏在自已的美篇里吧。书生一别小楼空,大众犹怜哲学功。凤尾竹边来去路,谁知总在雨烟中。
结束和顺的游览,我们前往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寓意胜利的“V”字形建筑结构大气磅礴,纪念馆大厅的墙壁上,3000多顶远征军将士的各式头盔密密麻麻,看见头盔,就仿佛看见了一个个英勇杀敌的抗战将士。展厅内,多空间立体布展的18000余件实物、1500多张图片及文字、影像资料,将滇西抗战的情景展现的淋漓精致。
纪念馆旁,就是国殇墓园。这里埋葬着滇西抗战中为国捐躯的九千多名烈士,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烈士陵园。拾级而上,嵌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的“碧血千秋”石刻。并建有忠烈祠。忠烈祠上檐悬挂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书“忠烈祠”匾额,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等石碑。因时间关系,我未及进园祭拜七十多年前那场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而英勇牺牲的亡灵,但我的心却压抑而迷惘。幸亏历史的记忆还留在这里,逝去的灵魂还留在这里。这里是他们的墓田,这里是他们的家园。我走出国殇墓园,天还下着细雨,一滴一滴,淋湿了我的衣衫。我仰望天空,感受着上苍的泪滴。
结束腾冲的游览后,下午即奔赴中缅边境的瑞丽。并游览喊沙民族特色村。
10月16日游览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及中缅街。沿着中缅边境线的隔墙走去,我们真的来到了祖国的天涯地角。一步跨两国,此时的我,将不能跨过这条红线。写诗一首以纪:千里关津一线开,且沿河界自徘徊。有谁识得清风意,却好花香隔岸来。
用完午餐后,驱车保山并入住。17日早上乘车,化九小时至昆明滇池。稍作游玩,大巴送我们去火车站,踏上归程。临别写诗一首,《滇池感怀》,曰:迷蒙云气接滇池,点点白帆随岸移。放眼烟波千里阔,临风凭揽忘归时。
化三天时间,将《西南漫行记》写完。
作者简介
丁占青,笔名老青。江苏常熟人,1954年生,退休前搞企业管理。退休后开始舞文弄墨,自娱自乐。
琴心洗砚公众平台,旨在弘扬国学,传播经典,营造古雅幽香、诗意盎然的文化氛围,非常期待您的加入!
社长:竹园听韵jxk_99999
副社长:雷现明lxm13655481571
主编:花非花zxs12130
投稿须知:
1.作品必须是首发原创,拒绝一稿多投。原创需三百字以上。附上作者简介和照片,照片最好是生活照。
2.作品形式不拘一格,中华诗词,古典韵文,现代散文、小说、诗歌等,均可。
3.作品必须遵循中国法律法规,不许有反动言论,不许有粗语脏话,不许有黄色类的情节。
4.投稿方式:邮箱qyy1215@163.com或者群内直接艾特花非花或者雷现明投稿。所有作品文责自负,概与平台无关!
5.琴心洗砚愿意在新的一年里与大家共同努力,给予作者更广阔的推广空间,给予读者更美悦的享受!
琴心洗砚微信平台
2018.9.21
博客地址:
琴心洗砚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6722075865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