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的器型——高足杯
高足杯的造型简单,下部为细足,上接一杯或碗,亦有高足碗之称,除做酒具外,还可盛放食物或干果,故用途较广。
广西贵县港东湖新村出土的东汉青釉高足碗(图1),碗敞口,高足,胎质灰白,内外皆釉青釉,釉略带黄色。碗外釉厚而下垂,如泪痕状,口沿下有弦纹一道,瓷质坚硬。该高足碗出土于东汉墓葬,属早期青瓷的代表之作,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图1
江西省丰城寺前山窑址出土的隋青釉高足杯(图2),杯撇口,高足底部外撇,通体施青釉,釉面开细小纹片。
图2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出土的唐白釉高足杯(图3),杯撇口,深腹,高足外撇。胎质细腻白润,通体施白釉,釉面有细小开片。造型设计精巧,比例协调,胎体轻薄,当代属唐白瓷之精品。
图3
图3
四川成都青羊宫窑出土的唐青釉绿彩高足杯(图4),亦此造型。青羊宫窑位于四川成都市青羊宫,始烧于南朝,结束于唐末、五代,以烧制青瓷为主。胎体较粗糙疏松,瓷化程度较低。釉色以豆青、米黄、褐青为主,多施半釉,釉层浅薄,釉面有细小开片,有剥釉现象。
图4
陕西铜川黄堡窑出土的五代青釉高足杯(图5),杯撇口,圆腹圜底,下足较矮,足墙旋削甚齐。杯腹中部有数道弦纹,内外釉色为天青色。造型较唐代高足杯敦厚,细节却处理的轻巧,釉色淡雅可人。
图5
河南省鲁山县薛寨遗址出土的金代高足杯(图6),杯撇口,下足明显细高,外撇的足部变小。胎质灰白,施白色化状土,口沿和杯足装饰有数道黑色弦纹。
图6
元代以降,高足杯大为发展,盖与当时饮酒方式有关,有“靶杯”之名,造型高挺,下足较长,便于手持,以青花为主,如河北定兴县出土元青花云凤纹寿字高足杯(图7)、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元青花龙纹高足杯(图8)、江西省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出土的元青花龙纹高足杯(图9)。
图7
图8
图9
除青花外,元代高足杯亦有釉里红、青釉、卵白釉等品种,如河北省涿州市元至元五年(1339年)墓出土的釉里红高足杯(图10)、西藏布达拉宫雪城珍宝馆藏元龙泉窑青釉高足碗(图11)、江苏省扬州市老虎山西路出土的元卵白釉镂空折枝花高足杯(图12)等,皆属精品。
图10
图11
图12
明初高足杯承元代之遗风,造型变化不大,如上海博物馆的明宣德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图13)。
图13
明代高足碗的数量明显增多,碗口外撇且直径较大,足部短而粗壮,典型器有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明永乐红釉高足碗(图14)、国家博物馆藏明宣德孔雀绿釉高足碗(图15)、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正统-天顺青花红彩海水瑞兽纹高足碗(图16)、故宫博物院藏明正德黄地绿彩锥拱云龙纹高足碗(图17)、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浇黄釉锥拱云龙纹高足碗(图18)等。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清代高足杯创新不多,出现了带盖高足碗,如辽宁博物馆藏的清乾隆白釉矾红彩龙纹高足盖碗(图19)。
图19
清华大学博物馆藏的清光绪大雅斋粉彩花鸟纹高足碗(图20),碗敞口,弧壁,高足中空,近底部外撇。通体以绿釉为地,外腹粉彩为饰。画面中布满了牡丹花朵,一只鸟儿伫立枝头。高足上部凸起描金弦纹一周,高足下部绘礁石海水纹。口沿下署红彩楷体“大雅斋”三字款及篆体“天地一家春”印章式款。
图20
图20
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