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肠道菌,控制高血压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过去的十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对身体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肠道,肠道菌群失调被证明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等有关,甚至与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也有关系,包括焦虑、抑郁、自闭症和多发性硬化等。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一直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高血压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中风、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瘤等恶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疾病负担。肠道菌群的研究也成为高血压的研究热点和新的治疗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

高血压动物模型肠道菌群发生改变

2015年6月《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通过对粪便中微生物DNA进行16S测序,证实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血管紧张素 II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这2种高血压动物模型中,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丰度、多样性、均一度降低,而硬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升高,该结果在小样本的高血压患者中也得到了验证。同时,也有学者利用盐敏感型高血压大鼠模型,初步证明了肠道微生物与血压之间可能具有相关性。然而,与高血压关联的特定致病菌,肠道微生物功能活性的变化,以及菌群失调和代谢产物的变化是否直接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尚不明确。

图片来自网络

高血压患者肠道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

高血压患者肠道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

高血压患者肠道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

高血压患者肠道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

高血压患者肠道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

高血压患者肠道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

高血压患者肠道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

高血压患者肠道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

高血压患者肠道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的蔡军主任的团队以196例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压级别划分为对照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对其粪便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比较分析了高血压疾病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功能与代谢途径的变化。结果表明,高血压前期组与高血压组人群的肠道微生物基因数目与多样性均较健康组显著降低,并初步暗示早在高血压前期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可能已经发生变化。通过分析组间的差异微生物,发现Prevotella和Klebsiella在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组中显著富集。其中,Prevotella是一种来源于口腔和阴道的条件致病菌,可能导致牙周疾病和风湿性关节炎,而Klebsiella可引发多种感染性疾病。相反,一些有益菌如Faecalibacterium,Roseburia,Oscillibacter等富集在健康人群,在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组中明显降低。Faecalibacterium在结肠炎、肥胖和哮喘病人中也呈降低趋势。此外,Faecalibacterium,Roseburia有助于产生抗炎物质丁酸。这些结果表明一些致病菌的过度增长,协同有益菌的缺乏可能共同参与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图片来自网络

改变肠道菌群可引起高血压

SHR大鼠是一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约6 - 8周龄时开始出现高血压,到大约15周时收缩压可高达200 mmHg。如上所述,SHR大鼠与正常血压的WKY亲本大鼠相比,肠道菌群发生改变。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了高血压的发生,那么在高血压的SHR大鼠和正常血压的WKY大鼠之间交换肠道细菌,将诱导WKY大鼠高血压的发生,或减轻SHR大鼠的高血压水平。

美国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四周龄的正常血压的WKY和自发性高血压的SHR大鼠首先经过抗生素处理清除肠道细菌,然后分别将WKY和SHR大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其肠道中,得到四组大鼠:移植WKY菌群的WKY大鼠,移植WKY菌群的SHR大鼠,移植SHR菌群的WKY大鼠,移植SHR菌群的SHR大鼠。到11.5周龄时,移植SHR菌群的WKY大鼠的收缩压比移植WKY菌群的WKY大鼠显著升高,增加约26 mmHg。而移植WKY菌群的SHR大鼠与移植SHR菌群的SHR大鼠相比,其收缩压有降低的趋势。通过菌群分析发现移植SHR菌群的WKY大鼠的硬壁菌门/拟杆菌门细菌的比例显著升高,与SHR大鼠相似。这项研究表明SHR大鼠的肠道微生物能够引起其它血压正常的大鼠的收缩压升高,肠道微生物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益生菌可控制高血压

益生菌可控制高血压

SHR大鼠是一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约6 - 8周龄时开始出现高血压,到大约15周时收缩压可高达200 mmHg。如上所述,SHR大鼠与正常血压的WKY亲本大鼠相比,肠道菌群发生改变。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了高血压的发生,那么在高血压的SHR大鼠和正常血压的WKY大鼠之间交换肠道细菌,将诱导WKY大鼠高血压的发生,或减轻SHR大鼠的高血压水平。

美国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四周龄的正常血压的WKY和自发性高血压的SHR大鼠首先经过抗生素处理清除肠道细菌,然后分别将WKY和SHR大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其肠道中,得到四组大鼠:移植WKY菌群的WKY大鼠,移植WKY菌群的SHR大鼠,移植SHR菌群的WKY大鼠,移植SHR菌群的SHR大鼠。到11.5周龄时,移植SHR菌群的WKY大鼠的收缩压比移植WKY菌群的WKY大鼠显著升高,增加约26 mmHg。而移植WKY菌群的SHR大鼠与移植SHR菌群的SHR大鼠相比,其收缩压有降低的趋势。通过菌群分析发现移植SHR菌群的WKY大鼠的硬壁菌门/拟杆菌门细菌的比例显著升高,与SHR大鼠相似。这项研究表明SHR大鼠的肠道微生物能够引起其它血压正常的大鼠的收缩压升高,肠道微生物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4年发表在《Hypertension》上的一项meta分析的研究表明规律性食用益生菌有助于缓解高血压症状。

研究人员对9项针对益生菌与血压控制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共涉及543名血压正常或出现血压升高症状的成人受试者。分析结果发现,食用益生菌的人群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3.56和2.38 mmHg。而且,益生菌对舒张压的保护效果对于血压高于130/85 mmHg 的人群更为显著。补充多种益生菌的降压效果比补充单一细菌更为出色,收缩压降低约5.79 mmHg。

长时间规律性摄入一定量的益生菌似乎是降压的关键因素。补充益生菌超过8周时,平均收缩压降幅为4.9 mmHg; 而在摄入益生菌时间低于8周或每天摄取活菌数低于10^11个单位的人群中,则均未能观察到血压降低的现象。来自澳大利亚格列菲斯大学的Jing Sun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他认为规律性食用益生菌可作为一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维持正常血压范围的健康生活方式,具体的食物包括酸奶、发酵乳、酸牛奶、奶酪以及含益生菌的营养品等。

然而,该研究仅仅提示摄取益生菌与血压读数高低之间的联系,并不意味着两者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尚需大量的研究来证实。纽约市西奈山罗斯福和卢克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心的Merle Myerson博士认为,尽管有多项研究显示益生菌只起到轻微降低血压的作用,而且不同实验中受试者的益生菌摄取量区别甚大,但这一分析结果仍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度挖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