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拍成这样,简直是践踏我的智商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电影派
Vol.989

世界上最有名的杀人案件「东方快车谋杀案」又㕛叒叕翻拍了。

先别忙着欢呼,这简直是全世界推理迷的灾难。

《东方快车谋杀案》(2017)

观看这部电影需要「勇气」。

根据派爷不靠谱统计——

百分之八十的观众,在观影前就已经了解这起案件的真相。

动机,凶手,作案手法,都烂熟于心。

至于那些不知情的观众,必须阻挡来自四面八方的无良剧透。

哪怕进了影院,也很可能躲不过大声剧透的「装哔侠」。

然而上映前,官方出品的这张内陆终极版海报,让爷眼前一瞎——

官方剧透,闻所未闻。

不过,这个知名凶杀案对国内观众依然吸引力十足。

上映近一周,票房1.5亿。

看的不是悬疑,而是经典故事的魅力。

「东方快车案」是英国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著名的小说(没有之一)。

被害人身中十几刀,嫌疑人高达12位,每一位都有不在场证明。

真相不可思议,直击心灵。

知名的影视化改编就高达5次。

派爷强烈安利1974年版。

这次由肯尼思·布拉纳担任导演,同时饰演男主波洛侦探。

肯尼思·布拉纳在英国人气极高。

他是英国「国粹」莎士比亚舞台剧的代言人。

根据派爷的经验,自导自演的作品往往容易犯病。

本片不幸中招,命犯「杰克苏」。

阿加莎笔下的波洛侦探,有着鲜明的个人印记。

两撇毛利小五郎同款小胡子,自带滑稽感。

彬彬有礼,啰啰嗦嗦,身材矮胖不出众。

和婊婊们的男神夏洛克·福尔摩斯形成巨大反差。

福尔摩斯——

个性高冷酷炫,重视现场的「证据流」。

波洛——

滑稽可笑平易近人,重视人性的「心理流」。

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物,各撑起英国推理小说界半壁江山。

然而,本片中的波洛侦探,仿佛被福尔摩斯(还是卷福版的)「灵魂附体」。

不矮不胖,走路带风,气势惊人,逼格满满。

影片开头先设计了一个小案件,展示波洛高超的推理水平。

波洛观察几位嫌疑人,先看衣着,再查脚印。

是福尔摩斯本人了。

剧情过半,波洛亲自缉拿凶手,在危险的火车上蹿下跳。

突兀的动作场面,看得派爷频频出戏。

改编经典小说,竟然丢开原著人物的风味的「原汁原味」,导演勇气可嘉。

可惜,这种改编并没有为影片增色。

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更可怕的来了——

作为一部推理片,推理的分量竟然微乎其微。

反正派爷是找不到多少。

波洛大开「上帝视角」。

只见他眉头一皱,认为这起杀人案并不简单——

迅速达成以下成就:

一眼看穿死者的假身份;

把眼前的杀人案,和多年前不相干的绑架案联系到一起;

察觉每一位嫌疑人都和多年前的绑架案有关。

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估计一脸懵比。

推理电影的看点,是发现疑点,展开联想,抽丝剥茧挖出真相的过程。

破案之初,波洛在纸上罗列了一连串有关案件的疑问;

整个破案过程却没有给出解答。

导演是不是拍忘了?

原著中,波洛发现的一大疑点:

仅仅一节车厢里,为什么会聚集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

由此逐渐闻到了阴谋的气味。

然而影片中的波洛本事通天——

无数原著中至关重要的破案线索、细节、疑点,片中通通没有交待。

居然还能直奔正确的结论。

你是主角你牛比。

推理跟不上,影片的整体节奏成了一盘散沙。

细思恐极的惊悚,审讯嫌疑人的紧张,不断推翻设想的过瘾反转,通通不存在。

一部推理片,变得平淡如水。

再说卡司阵容,够强大,也够任性。

重回颜值巅峰的德普演被害者,出场没几分钟就挂了。

海报赤裸裸地欺骗观众感情。

「东方快车案」有12位嫌疑人。

经典的1974年电影版,最精彩的就是群戏。

新版卡司阵容同样强大——

奥斯卡影后朱迪·丹奇,打了个酱油。

西班牙玫瑰佩内洛普·克鲁兹,不仅打酱油,还要扮丑。

演技和美貌都没有发挥空间。

当然,影片也有一些优点。

导演精心设计了一组漂亮的长镜头,12位嫌疑人一一亮相。

在范围狭窄的列车上,镜头变化丰富,画面惊艳。

到了结尾,甚至创造性地将12位嫌疑人一字排开,坐在长桌上。

组成名画《最后的晚餐》构图。

瞬间提升影片格调。(然而真相和这张画没有任何关系)

影片最后三十分钟,波洛侦探和「凶手」慷慨陈词;

两位老戏骨飚戏,看得派爷汗毛倒竖。

爽。

然而,无法改变这部推理电影最大的缺陷——

智商下线。

演技精彩,画面精致,推理却一塌糊涂,难免让人觉得本末倒置。

「东方快车案」的深刻,在于对人性的反思。

「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现在有了灰色地带。」

「注水」的推理,使真相的震撼力大打折扣。

波洛对人性的动摇,也难以触动观众。

电影结尾暗示,导演还将拍摄阿加莎的另一部经典《尼罗河下的惨案》。

派爷的心情如同这位豆友——

求导演高抬贵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