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类药集锦
一,温性
1、天仙藤((本草图经》)
[性味归经]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祛湿,活血止痛。主要用于肝胃不和之胃院痛,疝气痛,产后腹痛,妊娠水肿,风湿痹痛等,及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西医诊为慢性胃炎、胆囊炎等属气滞血瘀者。
2、海风藤((本草再新)
[性昧归经]辛、苦,微温。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咳嘴胸闷,转多气急。西医诊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急性腰部损伤、肩局炎属风寒湿邪闭阻型,支气管炎、哮喘等属肺寒留饮型。
[效用分析] 海风藤辛苦微温,长于祛风湿,行经络,和血脉,止疼痛,寬中理气,下湿除风,也为祛凤通络止痛的要药。故用于风寒湿痹,肢节酸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等。又因其能活血通络,舒筋止痛,也可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等。
海风藤辛温宜散,苦量降逆。 有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肺寒留饮,咳嘴胸网,痰多气急等亦常用之一。
3、丁公藤
[性昧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消肿止精。主要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四医诊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属风寒湿邪闭阻型,软组织损伤属瘀血阻络者。
[效用分析]丁公廉辛散温通,尤长于发散,善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可治疗风寒湿痹,半身不递,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麻黄、当归等制成酒剂、汤剂,以治凤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制成酒剂亦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配伍应用]
丁公藤配桂枝:丁公藤辛散温通,尤长于发散,善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桂枝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二者配伍,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适用于风寒湿痹,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等。
[鉴别应用]
丁公藤与海凤藤:二者均为祛风湿药,均以原植物的干燥藤茎部位人药,功能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酸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以及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但海风藤辛温宜散,苦泄降逆,有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肺寒留饮,咳喘胸闷,痰多气急等亦常用之。
[用法用量]煎服,3~6克;或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4、青风藤(《本草纲日》
防己科植物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主委用于风覆痹证,水肿,脚气,皮肤堡痒等。西医诊方风程、类风型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属风强痹阻型, 水肿属水湿壅滞者。
5、首乌藤(何首乌录》)
(药物基原]为梦科植物何首乌Poygouom mliliann Tiah的干燥廉基。 产于间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残叶,捆成把,干燥。切段,生用。以枝条粗壮、均匀、外皮棕红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甘, 平。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主要用于心神不宁, 失眠,多梦,血虐身痛,风恐痹痛及风疹疥癣等皮肤瘙痒症。西医诊为失眠、急性心梗、心绞痛、高血压、耳源性眩朵等属阴虚血少者,风湿性关节炎、风疹、皮肤癣菌病等属血虚风盛者。
[效用分析]首乌藤味甘而补,人心、肝经,能补阴养血,养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之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头目眩晕等。
首乌藤补阴养血,又能通经活络,祛风止痒,故为治疗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及风疹疥癣等皮肤瘙痒症的常用药。
(配伍应用]
1.首乌藤配鸡血藤:首乌藤能养阴血,祛风通络止痛;鸡血藤普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二药配伍,既能滋阴养血,又能舒筋活络。适用于风湿痹痛日久不愈,腰膝酸痛等。
2.首乌藤配龙骨:首乌藤养心安神;龙骨镇惊安神。二药配伍,一养一镇,安神之功卓著。适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虚烦不寐、多梦易惊等。
3.首乌藤配合欢花:首乌藤、合欢花同为甘平之品,皆有宁心安神之功。首乌藤偏于养血宁心,能引阳人阴而收安神之效;合欢花偏于开郁解忧以除烦安神。两药并用,具有较好的养血解郁、宁心安神之功。适用于阴虚血少,心神失满,优郁不乐,虚烦不眠,多梦易醒等。
4.首乌藤配酸枣仁:两者皆能养血安神,配用则效更佳。适用于血虚失眠,多梦而易醒者。
5.首乌藤配珍珠母:两者配用,养血镇惊安神。适用于虚烦失眠,多梦易醒之证。
6.首乌藤配五加皮:首乌滕祛风活络;五加皮祛风湿利水。二者合用,祛风除湿,强筋活络。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肢体麻木者。
7.首乌藤配五味子:两药皆能养心安神,五味子兼能益气生津。二者合用,补心气安心神。适用于治心气不足,心神不宁,夜寐不安。
8. 首乌藤配柏子仁、远志:首乌藤、柏子仁养血宁心;远志化痰安神。三药相伍,化痰安神。适用于痰浊上扰所致的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证。
[鉴别应用]
首乌藤与鸡血藤:两药均能补血、舒筋活络,均可治疗血虚证及风湿痹痛等。首乌藤偏于养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之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头目眩晕等,还有祛风湿止痒之功,可治疗风疹疥癣等皮肤瘙痒症。鸡血膜以活血调经为主,主治血虚血瘀所致月经病。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
[化学成分]含慈配类化合物,有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还含β-谷甾醇。[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首乌藤有镇静催眠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首乌藤能降血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首乌藤能促进免疫功能。
[临床新用]
治疗疥疮:用单味首乌藤外洗治疗疥疮,有满意疗效[北京中医,1992, (3): 5]。
二,凉性
1、忍冬藤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d.的干燥茎枝,又名银花藤。秋冬割取带叶的嫩枝,晒干,生用。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其功效与金银花相似。其解毒作用不及金银花,但有清热疏风,通络止痛的作用,故常用干温病发热,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煎服,9-30克
2、络石藤(《神农本草经》)
[药物基原]为夹竹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ides (Lindl.) Lem.的干燥带叶藤茎。主产于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以茎条均匀、带叶、枝赤褐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主要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痈疽疮肿等。西医诊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属于风湿闭阻型,急性咽喉炎、疖肿属于血热者等。
[效用分析]络石藤味苦性微寒,善走经脉,通达肢节,活络凉血,既能祛风湿而舒筋活络,又能凉血清热而消肿,故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尤以热痹关节肿痛适宜。
3大血藤((本草图经))
[药物基原]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膜Sugrnodora cneala (Oliv. ) Rdedetwilr. 的干嫌静蒸。又称红藤。主产江西、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浙江、安徽、广东、福建等地区。秋、冬二平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切厚片,生用。以条匀、粗如指者为佳。[性昧归经]苦,平。归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主要用于肠痈腹痛, 热毒疮疡,跌打损伤,经闭痛经,风湿痹痛等。西医诊为急性阑尼炎、皮肤化脓性疾病属于热毒内盛者,盆腔炎、子官内膜异位症属于瘀血阻滞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风湿痹阻者。
[效用分析]红藤气薄味苦,性主降泄,长于清热解非,消痈止痛。因人大肠经,善散肠中瘀滞,故为治肠痈要药,也可用于其他热毒疮疡,如湿热瘀结所致的乳痈。
红藤和营卫,能行气活血以消气滞、攻瘀血,柔肝养血以壮腰膝、强筋骨、除风湿,故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故可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瘀经闭或血虚经闭,风寒湿痹。
[配伍应用]
红藤配白头翁:红藤长于清热解毒,散结消痈,活血止痛;白头翁清肝与大肠热毒,凉血止痢。二药皆善清热解毒,- .兼活血,一兼凉血。合而用之,相得益彰,解毒消痈之功益增。适用于血热壅结、化腐成脓之肠病、肝痈、盆腔炎,急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血热瘀滞者。
[鉴别应用]
鱼腥草与红藤:两药均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治热毒疮疡诸证。然鱼腥草味辛而微寒,专归肺经,尤以清肺见长,善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又能利尿通淋,清热止痢,治湿热淋痛及泻痢。红藤味苦性平,专人大肠经,活血止痛力强,善治肠痈,又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经闭、痛经。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化学成分]含鞣质、糖昔类、环多阳类、三带皂昔类、黄酮类成分,如毛柳苷、鹅拿椒苷及β-谷甾醇、二氢愈创木脂酸等。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煎翔对金黄色葡苟球菌及乙型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村大防杆菌、白色葡萄球南、卡他球菌、甲型链球菌及绿旅杆菌,亦有-定的抑制作用。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水溶提取物能抑制血小小板聚集,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栓形规,提高血浆cAMP水平,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张冠坎动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4、雷公藤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解毒杀虫。主要用于风湿痹痛,疔店脑毒,麻风、顽癣、湿疹、疥疮、皮炎、皮疹等。西医诊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热痹者,神经性皮炎、夏季皮炎、玫瑰楝疹、带状疱疹、天疱疮、斑秃等属湿热内蕴者。
(效用分析]雷公滕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治疗顽痹有独特疗效。风湿痘痛,日久不息,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晨低,功能受限,甚至关节变形者尤为适宜。
雷公藤苦寒有毒,善于以毒攻毒,且有消肿之功,常可用治热毒疔疮、带状拖疹、肤疤疮等。另取其苦燥除湿,大毒能攻毒杀虫止痒之功,治疗皮肤瘙痒等顽症。
[配伍应用]
雷公藤配蟾酥:雷公藤苦寒,有大毒,以毒攻毒,可清热解海,消肿止痛;蟾酥有良好的解毒消肿,麻醉止痛作用。二者配伍,可增强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各种热毒痈肿疔疮。[鉴别应用]
雷公藤与海风藤:两药均为祛风湿药,功能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皆可用治风湿痹痛。但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卓著,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治疗热痹、顽痹有独特疗效;风湿痹痛日久不愈,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甚至关节变形者尤为适宜;善于以毒攻毒,且有消肿之功,常可用治热毒疔疮、带状疱疹、脓疱疮等;另取其苦燥除湿,攻毒杀虫之功,治疗皮肤瘙痒等顽症。海风藤辛苦微温,长于祛风湿,行经络,和血脉,止疼痛,宽中理气,祛风除湿,也为祛风通络止痛的要药,多用于风寒湿痹,肢节酸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等;又因其能活血通络,舒筋止痛,也可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等;辛温宣散,苦泄降逆,有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肺寒留饮,咳哨胸闷,痰多气急等,亦常用之。
[用法用量]煎服,10~25 克,文火煎1~2小时;研粉,每日1.5~4.5克。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孕妇忌用。毒性很大,超常用量可致中毒甚至死亡。
[毒性防治]毒性较大,初用者从小剂量开始,服3 ~4天后逐渐适应可渐加至常用量。煎剂至少煎煮1小时以上,以减其毒性。鲜品毒性成分较高,用量取其下限。其中毒类型可分为3种:①急性毒性反应,中毒症状于服药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有多个脏器损害,甚至死亡。②慢性中毒反应,多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某系统脏器损害,其进展缓慢。③迟发性毒性反应,急性中毒症状经处理后可消失,但经过一段时间症状又可复发。急性中毒后催吐,洗胃,导泻,以迅速排出毒物。输液排毒。扩容利尿。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改善休克。纠正心功能衰竭可用洋地黄类强心苷。有出血倾向可选用止血药,胃肠道出血可选用云南白药。中药单方可用鲜凤尾草,每次250-500克,煎水顿服,连服3-5天。也有用杨梅果实或树皮治疗。
[化学成分]含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三带内酯类化合物及生物碱等。如雷公藤碱、面公藤宁碱、雷公藤春碱、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酮等。还有卫矛醇、卫矛顺、β -谷甾醇、L-表儿茶酸和苷等。
5、海金沙藤
为海金沙的全草。性能功效与海金沙相似,兼能清热解毒。除治淋证外,亦用于瘸肿疮毒、痄腮和黄疸。煎服,15~30克。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