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压弯了无数父亲的腰,当代年轻人,都不知道挑扁担什么滋味

扁担记忆

我常常会想起来父亲的扁担,3米长,硬木,两边有铁做的钩子。父亲用它来担水,挑粪,挑玉米等,不管风吹日晒,不管酷暑寒冬,那时候每当朝阳升起,父亲就会拎着扁担出门了。家里的一切都是父亲用扁担挑起来的,可是父亲的腰也被扁担压弯了。

有时候,等父亲闲下来,我会跳进筐子里,一边是我,一边是重物,父亲挑在肩上,我悠悠晃晃,像是在坐摇床一样。后来,才知道,我和那重物加起来足足有一百多斤,父亲就那样挑着一走就是几里地,没有休息一下。

在我的记忆中,这扁担在我家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情系两头,一边是父亲对生活的责任,一边是家里的温度。扁担在父亲肩上一压就是几十年,那种优美的弧度永远也忘不掉,父亲用扁担挑出了幸福的家,换来的是他一身的劳疾,天下有多少父亲都是这样,任劳任怨。

如今,扁担已经退出了历史的殿堂,成为了象征时代变迁的老物件,尽管如此,它还是承载了无数艰苦岁月,承载了无数父亲美好的回忆:汗水的顺流而下,孩子的欢声笑语,家乡的大丰收。

扁担的结构

在我国北方的诸多农村,这种扁担随处可见,可谓家家户户都有,主要是用来挑水和挑一些农作物,挑水的扁担往往会在扁担的两头固定两个一样长的铁钩,用来挂水桶,除此之外,就是一根木头扁担。

通常是用一根榆木或者桃木等这类木头,在南方地区大多用竹子等,然后做成适合的长度,再精心打磨,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木刺对皮肤造成伤害,毕竟要放在肩膀上。
扁担的两头可以是绳子或者钩子,最主要的是可以承受重物,在农村,很多人常用扁担来挑煤炭等,两边加起来足有二百斤,可见其辛苦程度。

扁担的来源

在我国古代历史资料中,扁担最早使用的年代是在商代,并且使用竹子做的。汤学良在2003年《汤人与竹文化》中曾写因居天山,取水于天河,汤人发明竹扁。早期的人们发现了扁担的优点,并把它作为了运输工具。

实际上,在世界上最早关于扁担的记录,是在埃及的壁画上,距今足有3300多年的历史,在古埃及消失以后,诸多游牧民族逐渐解散,这种扁担工具也没有流传下来,直到中国古代农民发现以后,才慢慢将扁担传承下来。

扁担的历史

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技术能力,所以这种简单的用棍子来挑重物的方法慢慢产生,和用手提比起来,扁担实际上证明了古代劳动人们的一些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最主要的发现是扁担的省力。

在我国的历史上,这种扁担的使用传承了几千年,宋代的时候,这种扁担最为常见。《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节就描写,在很多乡间小道上,主要的工具还是扁担。第二十三回中有:武大郎听闻武松打虎归来,居然拎着两根扁担上街。

在清朝,这种扁担成为了除马车外最盛行的工具,当时候的镖局甚多,同行的队伍中,扁担挑物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到了近代,这种扁担成为了农村主流的农用工具,主要用来挑粮食。在我们小学课文中,有一课《朱德的扁担》,讲述了在井冈山工作期间,朱德司令和战士们一起用扁担挑粮食,也体现了朱德司令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扁担的力学原理

我们常用的扁担,看似非常简单,实际上其中有一定的力学原理,之所以用软扁担不用硬扁担,是因为这样会更加省力。

从物理学中分析,当我们用扁担挑起来重物的时候,由于扁担发生形变,此时肩膀和扁担的接触面积加大,减小了压强,而且上下颤动,让我们受到交变载荷,从而感到非常省力。
在行走中,每一步都是以脚下为圆心,步长为半径,在扁担发生形变的过程中,我们的肩膀受到了向上的加速度,虽然非常小,但是扁担的弹性会减少重物上升的额外做功,所以我们会感觉到更加省力,肩膀也会很舒服。

“扁担”职业

在我国南方地区,“扁担”是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的,被称为“棒棒军”,实际上,这是对靠着挑东西生存的一群人的简称,他们往往起早贪黑,走街串巷,扁担就是自己赚钱的工具,挑着重物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然后结算工资,和现在的快递大同小异。

这种职业在湖北的武汉和重庆的一些地方比较流行,但大多都是临时工。小说《万箭穿心》中就描写了“扁担”人李宝莉的故事,讲述了这个行业的辛酸。目前,这个行业仍然存在,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逃离“扁担”生涯,主要是不稳定和累。

这种棒棒军是一个城市的缩影,从某一个程度上,说明城市内部的拥挤给棒棒军的产生带来了契机,但棒棒军的消失,也说明了城市正在改进和发展,曾经狭窄的批发市场不复存在,人们的生活也已经大大改善。

扁担传承

如今,随着岁月的变迁,扁担已然消失在了历史舞台,它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功不可没。

现在,这种靠人力运输东西的工具已经被淘汰,替代它的是各种各样的机器,方便快捷。尽管如此,扁担还是带给了我们数不尽的自豪感,甚至在扁担的身上还可以看到父辈的影子,他们在落日的余晖里,颤颤巍巍,一步一步铸成了幸福的家。

当下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永远记着父辈们的辛酸,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守护好他们传承下来的无尽幸福。

作者/老黑

喜中国文化,爱历史传承,尽绵薄微力,扬卓越俗成。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两手背后不能相扣原因 提重物第二天肩膀疼

    人的身体就像是精密的仪器一样,是需要好好的爱护的,要不然是非常容易就出问题的,两手背后不能相扣的原因是什么?提重物第二天肩膀疼怎么办: 两手背后不能相扣原因: 两手背后不能相扣,这可不一定是什么疾病, ...

  • 【三湘文艺】方东清/父亲的扁担

    父亲的扁担 作者:方东清 在老屋的一个不起眼的门的角落里,立着一根油光发亮的杂木扁担,我追随着墙头的日历,荡进原始的尘封.尘封里长着老茧的父亲,没有消瘦反而更加弥新.近一个世纪以来,父亲曾经用这根扁担 ...

  • 朱德的扁担

    朱良才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 ...

  • 部编二年级上册生字学习,第六单元,课文16,朱德的扁担。

    生字学习,包含部编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16,<朱德的扁担>识字表/写字表生字的字形,读音,部首,组词与课文例句.写字表生字还有写字动画和笔顺卡来演示该字的写法.宏码智慧公众号制作.

  • 纯《老爸》

    老爸 小时候,村里的孩子都管自己的父亲叫"大"上学后我才知道那是方言土语,城里的孩子都叫"爸爸". 于我来讲,叫"大"感觉俗气,叫" ...

  • 部编版二(上)生字视频:第16课《朱德的扁担》

    生字书写+讲解视频 课文原文再现 ▍素材来源:网络

  • 陈振林文评:寻常事物中的深厚情感

    寻常事物中的深厚情感  --刘公小小说<树>赏析 陈振林 小小说能再现真实生活,表现真情实感.有时候,并不需要展开宏大的叙事,也不需要借助高贵的道具,只是那么简单的述说,只是那么平常的一物 ...

  • 【珍情】永不退休的扁担

    永不退休的扁担 ◎ 曾水浪 小时候,夏日农忙临近尾声,我和弟弟就喜欢粘在父亲身后,特别是看到父亲拿起竹筐出门时,我们会主动抬起那根相思木刨出的扁担呈给父亲,俨然是孙悟空底下的猴狲抬着金箍棒请他出战.等 ...

  • 红色经典故事介绍

    红色经典故事介绍

  • 扁担挑东西时重量不变,物理学告诉你如何省力?长绳还是短绳?

    用扁担挑东西时,根据不同的物品和道路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能省力,比如平地上挑东西在不磕碰地面的情况下,选择长绳子会更轻松,其中的物理原理其实并不难解释. 理论上无论绳子长还是绳子短,扁担两边物品的总质 ...

  • 二年级语文第16课《朱德的扁担》 同步练...

    二年级语文第16课《朱德的扁担》 同步练...

  • 拾遗之观澜知大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拾遗410  扁担与矮凳 扁担精神:挑!五经富人认为:扁担越挑越好,不挑即朽掉! 客家人讲,再好的扁担,也比不上坏坏的矮凳. 原来扁担乃挑担吃苦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