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出天际!我敢打赌,周迅章子怡看了这14段发怒戏会气到发飙...

8号风曝

有趣/有撩/有聊/有料

今天一大早就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考试~

考生们是14位年轻的演员,考试的试题不是常见的语文数学科,也不是抓马的娱乐圈1000个未解之谜,而是给了他们提示词后进行表演——

这不按常理出牌的考题,迅速让小妹燃起了兴趣,结果……emmm。

算了,先来看看这十几位青年演员的交上的考卷吧。
在这么多人里,陈瑶算是表现得还不错那一拨,先是一个瞪眼,随后因情绪波动引起的身体摇晃,动作还挺连贯的。
不过比起“怒”,能够感受到的好像更多是“气”?
另一位女演员郎月婷,也来了一份同款小生气,兴许是因为长得相对于大气些,看着要比陈瑶凶一点哈~
郭俊辰的表现相对来说还不错,用胸口的起伏来表现自己的愤怒,是一种比较讨巧的做法。
朱颜曼滋小女孩版愤怒,虽然看不出啥大表情,但勉强也算过关吧。
陈若轩小牙齿一磨,眼睛一瞪,看出了一点港剧反派的感觉~
这几位算是这其中不出彩,不出错的保守典范惹~再来看看其他人的表现,你可能会哭着出去。
比如沈梦辰的噘嘴式演技,乍一看,仿佛在和男朋友赌气撒娇。就想问一句,谁愤怒起来又噘嘴又瞪眼的?
以及汪铎同学的咬牙切齿。
哈喽,这是走入了什么沙雕网剧现场吗?表情未免也太浮夸了点。
喏,又来同款表演了,跟朱颜曼滋不同,颜卓灵这是想要塑造小女孩的反差感??
恕我直言,反差没看出来,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您可以完美出演给白雪公主送苹果的后妈。
看着高至霆的表情,像不像是被女朋友刷卡买了几个包之后,面对女方殷勤的笑容,无奈的那一句:“又想买啥?”
看邢菲紧握的双手,仿佛下一秒就要小拳拳捶你胸口...哈哈哈哈哈。
剩下的人则用微表情刻画...仿佛进入了一场面部表情battle赛,只要我不动,我就赢...
张云龙嘴唇微微颤抖,无奈无奈,真无奈...
祝绪丹嘞,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从此angelababy找到了她的对手~
瞪眼选手还有一位刘哲尔,比祝绪丹更为夸张。哥,让你演的是愤怒啊,而不是傻子啊...

还有这位,暗自努力,暗自咬牙的佟梦实...
你看我动了吗?我动了,真的动了。(此处真的不是jpg)
看完了以上这些标榜着5年、3年戏龄演员们的“怒目”,小妹不禁陷入了一个深思,到底是他们在表演生气,还是想让屏幕前的我们看完后生气啊?
建议女演员们在表演“怒目”前,可以先把《甄嬛传》翻出来多看几遍。
孙俪饰演的甄嬛最后一次见到安陵容,这个回眸简直可以把人射穿,表情和眼神犀利无比。
同样印象深刻的啊,还有巩俐。
而章子怡发起怒来,脸上的青筋都起来了。
《如懿传》里的周迅,虽然这部剧刚播出时被诟病不已,但熬过开头几集马上进入状态。
遭到了身边人背叛时,被诬陷的如懿没有一句辩解,而是在一个镜头里通过面部肌肉的抽动就表达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先是不敢置信,
而后是无措,
最后则是愤怒+失望。
周迅在《如懿传》里贡献了不少高光的画面,她的生气是不留痕迹的,面部的表情虽然不多,但是从眼神里你就能反应过来:咦,我怎么又惹这位主子生气了。
但是小妹还是要友情提醒,发怒时请远离易碎物品啊~
《延禧攻略》中的佘诗曼,本来是不争不抢淡如菊设定,奈何因为家人的离去而走上不归路。一夜黑化后,单单一个挑眉,就能体现出怒气。
她的“怒目”名场面来自报仇那一天,即使去掉台词,光靠眼神也足以吓坏观众。
男演员们则可以看看同样是《甄嬛传》的陈建斌,他饰演的皇上在知道华妃害得甄嬛流产的消息时,又是如何从平静进入龙颜大怒的状态。
《一代宗师》中的梁朝伟,则是不怒自威。
段奕宏发起怒来,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可是小妹已经感受到了阵阵杀气~
廖凡也只有一个咬牙关的动作,脸上的狠劲一下子就出来了。
还有的人,一个眼神里就全都是戏。
吃瓜群众提名了《游侠》里的尊龙,他客串了一个反派,受到质疑时立刻变了脸,生气地飙脏话。
别说动态了,有的人光是静态图就能让你不寒而栗,比如这两位“怒目界”中有名的巨头。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愤怒和生气,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一定是发生在某一个特定情境下——或是看到了杀父仇人、发现最亲近的人却想要置自己于死地、发现被好友或爱人背叛、因为和父母意见不和等。
而是开头提到的,单给你一个“怒”,或者是另外的情绪,喜啊,哀啊,乐啊,没有前提条件的表达就很容易造成了沈梦辰们的车祸,把嘟嘴当做不开心,把瞪眼当做愤怒。

看了一眼粉丝的评论,小妹又陷入到了二度窒息中,“演戏XXX是认真的”“期待XXX精彩的表演。”

演一个“怒目”,掉一掉“眼泪”,多亏有了同行衬托,只要不演成机器人,基本上或多或少都能收获几句夸奖。

此时小妹又想请出郝蕾老师,哭戏、发狠的这些爆发力戏份,都是演员在大二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何冰也认同这样的观点,绝大多数演员在演戏时普遍的雷区都是在表演情绪。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能看到的思维定律,哭就一定要哭到泣不成声,怒也必须得把眼睛睁成了铜铃。

但是往往能给人留下的高光片段,都不会遵循这些定律,而是演员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观众。

或许咆哮式的表演能够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但是却一定不会让人共情,所以何冰就提倡着,演员应该学会的,不是如何释放,而是控制。

而通常与粉丝无原则褒奖出现的,还有为偶像的辩解,“XXX已经努力了”。

这群表演“怒目”的青年演员们不努力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随便搜一下新闻,类似“既可百米高空吊威亚,也可零下20度入河水”的稿件很多。

他们也想通过上类似的演技竞选节目,用作品来证明自己,让观众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但,还不够。这些并没有沉下来,真正通过演技表现出来。

比如陈翔从歌手转型后,觉得自己演得还可以,但是不理解观众为什么质疑自己。

所以来到了演技竞演舞台,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做个好演员。
认真回顾陈翔这些年塑造的角色,对着这样的演技,每一个观众真的都说不出“还可以”这三个字。

他觉得自己演得还可以,这并不是正视自己,说得过分一些,这是粉丝给他的自信,让他可以去自我感动。

事实上呢,连葛优都不敢说自己“还可以”,这些没有足够的作品傍身的青年演员又凭什么有演技自信呢?

环顾一下这群标榜着“演技切磋”的节目,腾讯有《演员请就位》,优酷有《演技派》、浙江卫视则是最早的《我就是演员》(《演员的诞生》),扎堆出现的综艺非但没有让人感到娱乐圈演技的层层提高,反而是将青年演员普遍演技低的现状暴露于大众视线下。

演技节目的出现,对于目前爆冷的影视圈子来说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演员开始学会自省和反思。
但这些节目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引用何冰的一句话,如果上几期节目就能把演员、演技的一二事理清楚,专业的电影院校是拿来当摆设的吗?
真正的演员,从来不需要借助这些外界的竞选证明自己,也不需要用片段的表演去夸耀自己,因为他们手握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勋章。
衷心的希望,“演得还可以”这句话,不是从演员口中说出,而是从观众心里发出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