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的保定定县旧照,街头卖着饸烙面,修瓷匠人手拿金刚钻
定县位于华北平原北缘,河北省中部偏西的位置。在清代时名定州,民国初年曾改为定县。
上世纪三十年代,定县共68474户,人口约40万人。其中在城内居住生活的有1633户,大约有11500人。
本组图片所呈现的,就是这个时期在定县街头所看到的百姓生活状况。有老人,有孩子,有富裕的人家,也有穷苦的乞丐。
1931年的定县街头,祖孙三代正齐心协力压制饸烙面。定州饸烙面是非常有名一种小吃,用饸烙床子将面直接压入开水锅里煮,出锅后加上黄瓜丝、鹌鹑蛋、芝麻、辣椒油等调料,一碗别具风味的定州饸烙面便大功告成。
定州的一处木材加工作坊。两名匠人站在条凳上相互配合着拉动大锯,将圆木分割成木板。已经锯好的木板靠在他们身后的墙上晾晒,一名老者背着手旁边观看。
从前人们崇尚节俭,瓷器破了不会随便丢掉,而是让师傅修补。图中的男子用金刚钻在瓷器上打好眼后,正打算用钢钉把碎片补在一起。民间所谓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正是由此而来。
春节期间,很多人前往寺庙烧香拜佛,庭院里人满为患,人们都期望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来年能交上好运。
寺庙的大殿前面摆放着三足大香炉,冒着滚滚白烟,几名当地妇女正围绕在香炉边烧香祈福。
木桶的使用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旧时候几乎家家都有。因为技术含量相对高一些,一般的木匠并不能胜任箍桶的工作。另外,木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漏水等问题,也需要专门的箍桶匠来维修。
定州东南部的号头庄回族乡是当地回族百姓的聚集区。定州是马应龙和白敬宇回族眼药的发源地,当时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它们的广告。
戴着瓜皮帽,穿棉袍,腰间系着布带,一边坐着门前晒太阳,一边有滋有味地抽着旱烟袋,生活不富裕,但是还算平静。
一名站在矮墙前的年轻男子,身披棉大氅,抽着烟袋,穿衣打扮和前面的老人几乎没有区别,可见这是当地普通百姓最常见的冬装。
留着白胡子,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深深的皱纹,一副似乎忧心忡忡的样子,身后有一名老奶奶正往镜头处张望,不知道和前面的老者是不是一家人。
过去的人显老,图中的妇人年龄也就在四十岁左右。她身穿肥大臃肿的棉袄,手里牵着自己的小孙子。
留短发,穿着撒花的绸缎面棉衣,脖子上挂着一条羊毛围巾,一看就是一位来自富裕家庭的女孩子。
定县街头的一对老少乞讨者。老人拿一根竹子当拐杖,不知是因为年老体弱还是身有残疾。孙子却光着双脚,手里也拄着一根小木棍,让人看着心酸。
老奶奶衣衫褴褛,靠着一堆石头坐着,端着一只小簸箩向路人乞讨。她的簸箕里空空如也,说明她之前并没讨到任何东西。
坐在路边休息的老人白发白须,穿着肥大臃肿的棉裤,一手拿着烟袋杆,一手拿着装着烟丝的烟布袋,正在往烟袋锅里填装烟丝。烟袋似乎是那个年代定州男子的标配,人手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