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五)

​黄开泰: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五)

十二

钱穆说,“若谓中国文化重在人文,西方文化重在讲自然,则人文只在自然中产生,人文亦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人文仍是一自然。天地生下人,赤裸裸的,那叫自然。穿上了衣服,那是自然还是人文呢?又建筑了房屋,这又是自然还是人文呢?中国人爱讲‘天人合一’,所谓自然与人文,也仍该是相通合一。在人的身上便有了天,在文化中便包有了自然,而此人与文化则从天和自然中诞生。”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130页

地球自然、客观生命是人文之本,是文化之源。在农耕文化主导生存的时代,绝大多数的文化都是为人服务的,衣食住用,只有很少数如兵法、刀剑、心机谋略等文化是为野性之争的,是残害人的。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学等与贪婪野性结合一起,相互促进,力量日益增长,反而奴役人,走物质路线,创经济规模,沉溺在物质享乐的泥坑里不能自拔。

科学等不是自然化成的文化,是文化智人的物质理性的结晶,是获取物质利益的动力作用下形成的结果。获取物质利益的理性,产生于本能之恶的物欲冲动,但科学理性是在人们知道运用人之外的自然工具,提高获取物质利益的效率开始的。木棍、石器是人最原始的工具,削尖木棍、打造石器是原始的理性实践,后来有了青铜器、铁器,发明了机械,创造了化工,是文化智人获取物质利益的能力突飞猛进,进入信息化、智能化的文化生存时代,这样的能力更是与日俱增。

以物质利益为文化方向,以获取物质利益为文化路线,西方文化基本没有改变,才有了战无不胜的文化力量。中国文化进入农耕文化主导的生存时代,生存需要的物质得到了保障,就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存关系,从尧、舜开始,特别是经过春秋战国之后,孔子、孟子等先圣,就完全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和为贵、进化精神的人文路线。生存,物质不是唯一的,绿水青山很重要,社会和谐很重要,没有绿水青山的自然生存关系,没有和谐互助的社会生存关系,不是自相残杀,就是 污泥浊水,生存都会出问题。

物质原则的西方文化,不懂自然客观、天人相应的活生生的人,不懂多维联系的生命客观。《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第二讲》:“在科技方面,虽然西方人很行,但在生命方面,西方人就不见得行。” 牟宗三著,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罗义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2页西方文化没有以人为本,显微镜逻辑是基本原则,方法正确是结论可靠的保证,至于客观现实之中,有没有为人服务,有没有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有没有破坏生存关系都不重要,甚至实验室里认识的对象是不是自然真实的人,是不是饮食寐寤、起居动静的活生生的人都不重要。

在今天的文化生存时代,物质原则至高无上,市场竞争合情合理,显微镜逻辑主宰思维,功利价值确定判断,文化有用没用的标准,就在物质价值,就在经济效益,树立人性、进化精神的文化抛弃了,顺应自然、营造和谐的路线背离了,自然生存关系变成了纯粹的物质关系,社会生存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西方文化在哲学、宗教等论争中,推动了物理、化学、数学的发展,文艺复兴又将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巨大的野性力量。科学带领世界进入工业化之后,地球有难了,生存危机了。文化智人没有检讨自己的野性,没有检讨科学和商业文化,就连有着五千年人文传统的中国人,也与人文之道渐行渐远。我们莫要以礼义之邦自居,那是中国文化主导我们生存的过去,不是西方文化主导我们的现在。

科学需要进步,经济需要发展,地球村需要建立,但人性之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更加重要。人树立起了善的人性,文化生存时代有了人文理性,科学能够尊重人、爱护人,就有人文价值,经济能够关心人、帮助人,就有人性温暖。没有人文理性,不能以人为本,“科学价值,最多仅止于‘化物成能’。人类文化,最多亦仅止于各凭物力‘互争长雄’。而其所争,亦终不出‘物’与‘力’之阀域。用物多,拥力强,是为胜利;用物少,拥力弱,则为失败。科学真理,不啻如狮虎之爪牙。人生蕲求,仅等于鸡彘之营逐。”钱穆·文化学大义·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127页。

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世界大同,地球村的经济开放互利互惠是其重要内容。但并非什么样的地球村都可以,要是地球村的村长是恶霸,又有野性十足的狗腿子做帮凶,再加上地球村的村民,个个都像豺狼虎豹争资源争利益,这样的地球村就是人间地狱。文明的地球村,要有文明的村长,要有文明的管理人员,要有文明的村民,否则科技不过是恶霸掠夺压榨的武器,经济不过是野性贪婪争夺的猎物。

十三

智人的形态进化是自其然完成的,已经300万年了,文化出现超过了五千年,但整体的文化智人,生存意识、理性精神,和过去300万年的原始智人没有本质的区别,争、掠夺是维护生存的基本方式,物质利益是维系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的纽带。西方文化有形态进化的认识,对肉体形态的分析很深刻,却没有思考人之神——本能欲神、理性识神,没有认识人之神和动物野兽之神的本质区别,为物质而物质,把肉体作为生命之主,人完全物化了。

文化早已成为独立于人的理性意识之外,独立于自然客观的事物之外的一种事物,有了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念、逻辑规则和精神意识,具备了影响自然生存环境,营造社会生存关系,塑造人的理性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智人要有清醒的头脑,了解文化的生存价值,知道文化作用对生存关系的影响,能根据文化特征合理地发展文化、运用文化。更需要了解人永远都是文化的主宰,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必须服从人的生存需要,满足好奇心、追求物质安乐,绝非文化的主要意义。活生生的人的生存是文化的根本,生存关系之和是文化的底线,科学与商业文化失控,不只是文化智人难以生存,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也难以生存。

进入文化生存时代,伤害人、毁灭人的可能性,不再仅仅是天灾了,更可怕的是人祸,是人运用文化自相残杀、你争我夺造成的人祸。农耕文化,这样的争斗是冷兵器的争斗,规模、速度都受到冷兵器的制约,工业化之后,科学极大地提升了争斗的残酷性,发展了争斗的规模,地域、大洋都阻止不了野性之争的铁蹄。战争武器不断升级,生存威胁不断加大,自然生存关系恶化,社会生存关系紧张,使今天的文化智人活得紧紧张张、战战兢兢。

文化生存时代,人祸几乎没有断过,而且越来越惨烈,原子弹、生化武器、智能武器,人们还在为更大、更惨的人祸进行着高科技的文化准备。我们有了文化,但我们没有人应该具备的仁义道德,没有人性,恶之欲蠢蠢欲动,自私贪婪,野性无情,为了利益最大化,为了更奢侈的物质生活,开发资源,肆意挥霍,地球千疮百孔,社会竞争激烈。

科学与商业文化的进步,没有文明保障,没有人文精神掌控,更加有可能的人祸是,人被自己发明创造的科学消灭了。奥本海默的悔恨,斯蒂芬·霍金的警告,西方文化没有重视,强势发达国家野性十足,横行霸道,要谋求国家的生存、民族的生存,就必须参与科技竞争、市场竞争、军事竞争、人才竞争,在野性兽道上你争我夺。

要拯救人类,要实现文明,西方文化是靠不住的,掠夺成性、野蛮霸道的强势国家是靠不住的,只要文化生存还是有西方文化主导,社会还是胜王败寇的社会,人们还热衷于竞争,热衷于物质功利,奥本海默的悔恨就没有任何意义,斯蒂芬·霍金的警告起不到任何作用。文化智人要可持续发展,要文明,唯一的希望在中国文化,在中国强大,在人性的树立。

文明要克服野性,克服私心。文化智人身上没有毛,但心灵没有变,还是野兽、原始智人的心灵,物质为重,自己为先,力量决定。文化智人争夺的力量,是文化力量,不是自然力量,心机谋略、技术实力、市场欺诈,各种文化手段,所展现的无不是为我唯争的力量,其目的无不是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

中国要强大,中国文化要复兴,发展科学与商业文化是必须的,但物质利益、科技水平的强盛,不过是实现文明的物质方法,是标不是本。文明不在高楼大厦、网络数码等物质,不在日新月异的奢侈生活,在人性的进步,在精神的进化,在仁义道德的塑造。文明的过程,是一个润物无声、持之以恒的精神进化过程,没有中国文化的主导不能成功。遗憾的是,这个世界把中国文化之本弄丢了。

衡量文化有没有文明的意义,基本标准在文化有没有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是否成为文化的主导精神。有人文精神,科学才会成为生存的福音,市场才会有利于生活,政治才会为民众安宁、社会和谐保驾护航。没有人文之善,人文之美,“人类文化史,将下侪于群狗争骨。一应历史上政治、法律、经济之种种措施,乃及此两百年来新科学之种种发明,亦不过群狗争骨之方式不同,技巧不同之花样繁变。试问此种所谓真者,果真乎不真?”钱穆·文化学大义·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129页。

仁爱是无私之爱,是原始自然的血亲母子之爱的理性升华。文化生存时代是野性的,人文精神、仁义道德不会自己掉下来。没有进化精神,文化智人的爱依然停留在野兽、原始智人那样的血亲之爱,社会不能文明。我们还没有成人,倡导唯物唯利、为我唯争,还可能出现像希特勒、东条英机那样的大恶人,还会有一大群恶人的帮凶,因此不能轻视文化的人性问题,也不能轻视智人的精神进化问题。

经历过数不胜数的人道灾难之后,如今的文化智人,应该认识到西方文化的野蛮特性,应该了解生命苦难的文化根源就在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西方文化,应该明白生存危机的发生就因为文化智人的贪婪理性。如果还不觉悟,不用中国文化确立文化生存原则,用中国文化营造社会生存关系,喊再多的人文精神、说再多的人权,没有益处。

就文化智人目前的生存状况来说,中国强盛的意义极其重大,关乎人类文明,关乎生存远景,决定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强是中国文化强,只有中国文化强,人文精神才能屹立不倒。

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吸取了远古黄帝、尧、舜等的仁德思想,吸取了春秋战国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血的教训,分辨了人与野兽的本质,区别了文明与野蛮,树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大旗,确定了文化为活生生的人服务的总原则,摆正了人与物、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关系。

《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也。夫物质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西方文化不同,一直追求物质利益,发展出了贪婪、竞争的文化精神,获得了毁天灭地的文化力量,成为了主宰人的文化。

《人类简史·后记》:我们让自己变成了神,而唯一剩下的只有物理法则,我们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正因如此,我们对周遭的动物和生态系统掀起一场灾难,只为了寻求自己的舒适和娱乐,但从来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黄开泰原创)

(待续)

(0)

相关推荐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四)1

    十 (黄开泰原创)<西方哲学史·下卷>:"只要民族国家还存在,而且彼此打仗,唯有效率低下能保全人类,缺乏防止战争的任何手段却改进各个国家的战斗素质,是一条通往全球毁灭的道路.&q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9.1

    进化精神是文明的必由之路.人性是善的理性,不同于恶的兽性:仁义是爱的情感,虽源于父母子女血亲之爱,但超越了父母子女血亲之爱,是从孝起源,广被所有人的.发自内心的爱.仁有本能之善的根底,是人性的生命流露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一)

    一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危机日益严重,人文精神的思考曾一度成为文化热点."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当下人文精神的共识,可人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是物质利益,是科学精神,还是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三)1

    七 中国文化是人性之善化成的文化,"上善若水",仁义道德,内涵的所有文化的发明创造和实践运用,都能够"止于至善",发挥维护生存关系之和的文化作用.中国文化是建设 ...

  •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实用性文化是很有用的文化,但有没有生存价值,取决于文化精神.人文精神主导,实用性文化或改善住,或改善食,或改善衣,或改善行,为人们提供物质保障,生活安宁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力量之争与生存关系2

    丛林法则从野兽.原始智人到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文化精神,野蛮.冷酷.残忍,善恶的本质没有区别,有变化有区别的是,实现丛林法则的力量,野兽.原始智人是自然力量,野性之争有自然的制约,唯物唯利.为我唯争的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2

    "和"需要克制恶念,克制私欲,节俭生活.为我唯争的文化精神,自我价值的理性观念,自私.野性.贪婪,为了自己更好.更丰富的物质生活,为了扩大经济规模.获取更多的市场利益,物质实用性文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1

    自然客观的生命,有本能之欲神,理性之识神,本能之欲根据生命需要而动,理性则顺从本能之欲而动,需要食物,便有食欲的冲动,理性就做出采集.猎杀的行为,以获得食物.食欲得到满足,恶之欲就收敛起来,善成为理性 ...

  •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1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1 文化是不同的.站在文化立场上,人文.文明,先进.落后,善恶.好坏,各执一词,很难说孰是孰非,唯有以活生生的人为本,站在生存关系的立场上,才能正确地认识文 ...

  • 人性•人文•文明之人的悲哀1

    人性·人文·文明之人的悲哀1 人类最大的需要,根本的利益是什么?人类究竟该追求什么?文化精神究竟该唯物唯利还是以人为本?科学是为人的生存服务,还是贪婪无度,随意发展?是时候好好想想了. 以人为本,生生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3

    文化生存的高级阶段,物质生活的改善很容易,农耕时代,文化就已经具备了衣食住用行玩的保障能力,但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依然是因物而喜,为利而悲,精神因为我唯争而紧张,情感因得失而苦乐.特别是战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原始生存与文化生存

    人是一种不断进化的动物.进化以生存为基础,有两个基本阶段,一个是形态的进化,一个是精神的进化.形态进化自然自在,取决于天地自然环境,取决于生存条件.精神进化主观有为,依赖于以人为本的文化教育和熏陶,生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精神的分类1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社会战乱纷争,诸子百家各种知识,各显其能,争地盘.争霸权.夺财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1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1 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有"海"有"百川","和而不同&quo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弃善从恶的文化6

    人性·人文·文明之弃善从恶的文化 生命是有欲望的,欲望有善恶,本能都为生存,恶争夺食物,为己的生存,善关爱弱者,为子代的生存.文化生存时代的智人,欲望从本能升华为了理性,化为了理性意识.文化观念,恶进 ...

  • 人性•人文•文明之重视文化精神2

    个人有个人的生存状况,与个人修养.文化知识.社会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人类整体有整体的生存状况,取决于强势精英们的思想觉悟.人文理性.仁义道德.个人的,社会的,世界的生存状况,皆可概括为善恶两类基本状况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2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觉醒了,找到了血流成河的根源--人没有成人,恶之欲嚣张,野性张狂!孔子.孟子总结中华民族过去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清醒地认识到了仁义道德的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宗旨2

    人文精神的善,野性之争的恶,以生存关系的和与乱为分界,物质利益以及物质实用性文化不是分析善恶,评判人文精神,认识人性实质的依据.文化不是自然,认识和评判文化善恶,必须从文化中走出来,困在文化之中,不知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五)2

    进入文化生存时代,伤害人.毁灭人的可能性,不再仅仅是天灾了,更可怕的是人祸,是人运用文化自相残杀.你争我夺造成的人祸.农耕文化,这样的争斗是冷兵器的争斗,规模.速度都受到冷兵器的制约,工业化之后,科学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化宗旨3

    和有社会生存关系之和,有自然生存关系之和.社会生存关系和,以自食其力为前提,大家安居乐业,没有你争我夺:自然生存关系和,空气清新.水源洁净.食物天然,没有重金属污染,没有二氧化碳的危害,绿水青山,活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