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瓷器精选,看完就知道中国为什么叫China了

青釉凤头龙柄瓷壶

年代:唐

规格:通高41.2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10.2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青釉凤头龙柄瓷壶

青釉凤头龙柄瓷壶就其装饰题材的来源而言,真可谓丰富多样,舞人乃是印度的产物,连珠则是波斯的文化特色,莨苕流行于希腊,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而龙、凤则是中国的传统题材,至于青瓷的材料及技术更是中国的产物。一件青瓷壶之中竟融合了地中海、南亚、东亚文化的因素,这种现象确实不多见。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年代:元

规格: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3厘米

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青花成熟于元,元代青花胎釉皆美。现在已发现的烧造元代青花瓷器的地点有江西省的景德镇和吉州、浙江省的江山县和云南省的玉溪县。其中景德镇的产品由于数量多、质量精、影响大,直接反映了13至14世纪中国青花瓷的面貌。

此瓶1959年出土于江苏省江宁明初大将沐英墓。画面主次分明,繁多而不紊乱。腹部的主题图案为“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前边牵马徒步而行,意态萧索落寞,萧何后面策马扬鞭紧追不放,神情焦灼急躁,人物心态逼真生动,跃然目前。主题纹样上下各有周二方连续纹带,上部为缠枝莲纹带,莲花或仰或俯,仪态万方;下部为卷草纹带,草叶卷舒自如,流畅圆润。缠枝莲纹和卷草纹,一整一碎,但都浑然如一体。全器端庄秀丽、莹润清净,堪称元代青花梅瓶的精品。


何朝宗达摩立像

年代:明

规格:高43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何朝宗达摩立像

福建德化窑白瓷,起源于宋代,明时达鼎盛时期。德化窑白瓷瓷土较有特性,质较软,烧成后,胎质细密,星半透明状,釉面温润明亮,色泽白如凝脂,胎釉浑然一体,在光照下釉色隐现出牙黄的色调。因而有建白”、“象牙白”之称。因它性较脆,在烧制过程中易变形,所以适宜制作小型器物。在德化窑当时众多的能工巧匠中,有林朝景、张寿山、陈伟等匠师比较出众,而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推何朝宗。

何朝宗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民间瓷雕大师,他传世的作品约四十多件,这件达摩渡海像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件。此尊达摩立像为光头长耳,双眉微皱,双目平视,天庭饱满,印堂饰一小珠,鼻若悬胆,口角含笑,衣装宽松肥大,胸部露而不袒,双手拢袖放在胸前,双足跣露站立在汹涌的波涛之上。左足与波浪之间有一苇叶状饰物,故此造型取材于达摩一苇渡江故事。虽足下波浪翻滚,形势险恶,但达摩面露微笑,双目远望,仿佛在俯察众生,微皱的双眉似乎为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苦思解脱妙法。宽松肥大的衣着与两袖的密褶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两釉的叠褶与足下的浪涛上下相应,使整个器物极具节律感。立像通体施以象牙白釉,釉泽晶莹温润,宛如美玉雕成。


哥窑贯耳炉

年代:北宋

规格:高8.3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9.2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哥窑贯耳炉

哥窑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由于窑址未曾找到,人们对哥窑的认识只局限于文献记载和传世器物。哥窑最显著的特征可归纳为:金丝铁线、紫口铁足。传说哥窑为龙泉章生所烧,但在龙泉的溪口、瓦窑垟等地发现的有类似特征的黑胎器在化学成分上异于传世哥窑,传世哥窑反而更接近景德镇的仿哥窑品种。传世哥窑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主,胎色分黑灰、深灰、浅灰、土黄等,釉色有影青、月白、青黄等颜色。

关于哥窑的窑址,学者有许多推测。有人认为在杭州的凤凰山下,有人认为在江西,还有人认为在龙泉。但是历史曾经经历过而又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空白,只能由考古发掘来填补。


五彩花鸟纹尊

年代:清康熙

规格:高45.5厘米,口径22.9厘米,足径14.2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五彩花鸟纹尊

五彩属釉上彩绘工艺,明代宜德年间已开始烧造,嘉靖至万历时期,与釉下青花合绘一器的青花五彩已发展得相当完备,康熙时五彩的重大突破是釉上蓝彩和黑彩的发明。釉上蓝彩烧成色调的浓艳程度高于青花,因而在康熙五彩中取代青花大量使用,基本改变了晚明釉上、釉下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而康熙黑彩的光泽,点缀在五彩画面中,与白色的釉面相映衬,增添了纹饰的绘画效果,并使其更明亮悦目。因此,康照五彩瓷要较明代的青花五彩更明艳动人。侧视下的釉面与彩色,有五光十色的美丽光晕,俗称“蛤蜊光”。这种光晕是历经久远的年代而自然形成的,亦是鉴别康熙五彩的一个重要依据。


青白瓷注子,注碗

年代:宋

规格:通高25.3厘米,注子高21.5厘米,注碗高14厘米

收藏地:江省海宁县博物馆

青白瓷注子,注碗

这件注子、注碗的造型看起来稳重大方。注碗全形为一朵盛开的仰莲,莲圈接合处刻划缠枝花卉,碗以下高圈足,圈足周围贴饰一周莲瓣。碗内注子为瓜棱注腹,肩一倒有弯曲细长的流,另一侧贴附扁形曲柄,盖顶蹲一小狮。注子置于碗中,肩以下没于碗内,肩以上露出碗外。注子和注碗内外相拥,相配成套,形若亭亭玉立的荷苞。


斗彩鸡缸杯

年代:明正德

规格:高3.3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4.1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斗彩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造型凝练简洁,线条柔和流畅,胎质细腻,轻薄透体,堪称瓷器艺术中的珍品,而最具特色的,则是其别致的施彩工艺。

此杯造型口大壁高,端庄大方。通体满施白釉,内壁洁白明净,外壁釉色白中泛青,品莹润泽,而且内壁釉色产生外放效果,外壁色产生内收效果,内外釉色的对比度形成视差,使较厚的腹壁变得较薄,使此器秀美怡人。外壁采用斗彩工艺描绘纹饰,红、绿、蓝、黄、棕、黑、橙诸色悉备。纹饰共有四组,一组为芍药柱石,一组为兰花柱石。另两组为群鸡,一为子母鸡,鸡雏戏耍,母鸡卫护,一为雄鸡引颈长鸣,母鸡啄虫哺雏,形象生动,气氛活跃。据说此杯在明代万历年间已值十万贯,由此可见此器价值珍贵,堪称国宝。


白瓷孩儿枕

年代:北宋

规格:长40厘米,宽14厘米,高18.3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白瓷孩儿枕

“孩儿枕”是瓷枕的一种样式,以定窑、景德镇烧制的最为精美,此枕系定窑制品。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中心窑址在今河北曲阳,始于唐,衰于元。元人刘祁在《归潜志》中,有“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赞语。可见宋元时期定窑瓷器已经以洁白的釉色名扬天下。匠师把瓷枕处理成一个匍伏在榻上的男孩,比例匀称,结构舒服,巧妙地借孩儿背为枕面,生动贴切、自然。孩儿体态活泼,昂首凝视,若有所思。面部、手、脚及服饰,刻画得细腻精到。卧榻浮雕纹饰精美,加之定窑胎质细腻,釉色白中发暖,莹润华滋,给人以柔和温馨的美感。定窑孩儿枕传世仅此一件,极为珍贵。


汝窑三足奁

年代:北宋

规格:高13.1厘米,口径17.9厘米,足径17.9厘米

汝窑三足奁

汝窑是专为北宋宫廷烧瓷的官窑。汝窑的烧造时间比较短,产品不多,南宋人就有“近尤难得”之叹。有案可查的传世汝窑器不超过百件,为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瓷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3件,京故宫博物院有17件,上海博物馆有8件,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有7件,另外散见于私人收藏。

汝窑三足奁仿汉代铜奁形制烧制,直口平底,圆筒腹,下承三足,外壁从口到底三组弦纹,口、底各有凸纹两道,中间凸纹三道,底部有五个支钉痕迹,奁里外满釉,有细碎纹开片。此器制作精致而规整,青釉中带灰蓝,有一种隐约的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