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汽车营销七宗罪之懒惰篇:拆穿车祸营销的逻辑把戏

第一次被车祸营销是大学校园招聘宣讲会上,用人公司的HR经理饶有兴致地跟讲台下一群应届毕业生们分享自己被算命大师提点,接下来三年会官运亨通,说到兴起还畅想自己未来的座驾,他想买沃尔沃,原因是他听说有两个老板自驾游,一个开宝马、另一个开沃尔沃,车子接连摔下悬崖,开宝马的当场身亡,而开沃尔沃的却重伤后痊愈了。回想到这个错漏百出的故事,也深感学生时代的灰总图样图森破,直至进入汽车营销行业之前还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

如今在媒体多元且资讯发达的时代,车祸营销依然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车祸营销也是车企EPR业务的重要构成板块。灰总随便从各大垂直论坛搜了“车祸”这个关键词,发现里面充斥着疑似或确是车祸营销的帖子。

灰总以一个汽车营销人和一个车主的身份告诉你们,各种以车主身份讲述一个车祸故事的全都是套路:大多数人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车子出过车祸,毕竟车子最终如果不是报废处理,还是要卖二手车的。大多数人没空分享自己大难不死的精力,严重车祸后首先要把伤给治了,还要把保险给报了,哪还有空写帖子?所以你在论坛上看到的,大多是假得或是加工过的故事。

为什么说车祸营销是逻辑把戏?

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的车祸营销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对方车撞的损失惨重自己车只是掉了点漆,另一类是激烈碰撞或翻车后司机大难不死或毫发无损,进而证明某某汽车非常安全、汽车的做工用料无与伦比。

就当这些车祸故事都是真人真事,但你听到的都是孤证列举,并不能导出质量好安全系数高的结论。首先,除了车辆主动被动安全配置及车辆做工用料因素,车祸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碰撞的速度角度不同对车体产生的伤害也是不同的,不同的造车理念产生的变形吸能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此外,乘客有没有系安全带、乘客体型和身体素质也会影响到伤重程度。

要想科学的证明汽车安全度高,只能用统计学,测算区域范围内的车祸数量与车型的比例,并统计出死亡率、重伤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目前大概只有保险公司才拥有这个大数据。

不得不说,营销人不做严谨的数据洞察,仅仅以个别结果倒推出标签化的结论,是营销人的懒惰。

说一说最近一次诡异的车祸传播

最近有一个很火爆的车祸营销事件,就是3月5日比亚迪唐撞翻大众朗逸的事件。灰总认为这件事情诡异之处在,事件是由自媒体爆出的交通事故分析,站在车企的角度来传播,顶多也就说自主品牌比亚迪唐汽车品质优异,撞翻神车大众自己无责车也没事。

就在这个热点将要沉下去的时候,在3月14日突然爆出一条新闻《撞翻大众比亚迪唐车主:朗逸是我撞的第7辆车》,这一下这个新闻又火了,一周以后车主又澄清这一说法。于是灰总就在想,这个事件是不是在炒作呢?炒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灰总发现在3月10日,比亚迪爆出了一个巨大的负面新闻《比亚迪一经销商自缢 比亚迪否认与举报骗补有关》,比亚迪经销商3月9日自杀身亡后这个新闻炸开了,已经有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猜测比亚迪是否想借助此次车祸事件的传播来压制负面新闻的露出?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两个事情有直接关联,但是企业和某野俱乐部的动机确实值得怀疑。

百度指数可见比亚迪唐的关注度随着事件转折有着明显提升

透过比亚迪车祸事件的传播我们看到,血腥暴力的交通事故很容易吸引到网民的关注,因为中国是一个车祸频发的国家。2015年中国的车祸死亡率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们以世界3%的汽车保有量,制造了全球16%的死亡人数。当我们看到一起车祸,不应该将重点放在车祸结果对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影响,而应该关注如何提倡文明、遵循道德、恪守法律。

最后灰总分享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汽车广告:别克公益广告《中国好司机》,衷心希望人人都是中国好司机,中国车祸死亡率越来越低。

别克公益广告《中国好司机》——不随意变道


DoMarketing-营销智库:市场营销智库网站唯一官方公众号。

荣获“2015年度中国数字营销·新锐数字媒体奖”。

其他一切冒牌货都是臭流氓!

请认准我们的微信ID:Domarketing-00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