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歧路
如今从中医药大学出来的学生都不是真中医,中医的教育已经走上歧路。什么是歧路?《素问》里面有黄帝与岐伯问答,为什么叫岐伯,因为医学如山间支路,会让人迷失方向的,所以黄帝是在问路,岐就是山间支路。【列子·說符篇】:
亡羊者曰:岐之中又有岐,不知所之,所以返也。
大学里的老师完全不懂中医,但以中医自居,完全是老中医经验之类,如何去教授学生呢?不谦真人最近看到某某教授谈葛根用法,看到某某教授谈小柴胡汤的用法,都是绝对的外行,但却是有名望的中医教授,如何去教授学生呢?真是匪夷所思。
伤寒五六日,病入厥阴,是小柴胡汤病,厥阴反热,其余皆伤寒,如此最基本的病理都不懂,怎么能理解药理呢?更不可能理解处方。有些人以为小柴胡汤治少阳病,但并不真正懂得病理。少阳伤寒而膻中反热,可以用小柴胡汤治,阳明伤寒而膻中反热,也可以用小柴胡汤治。所以真正的中医诊断都是分辨十二脏腑经络的,而不是经验性认识病象。
伤寒二日是桂枝汤病,若项背强几几者,加葛根,伤寒三日入少阳,故而葛根是治少阳的,这样的基本病理和药理都不能理解,又如何正确诊断和处方呢?
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精通理论,才能掌握技术,才能正确诊断处方。有些人一直在琢磨老中医经验,而不谦真人一直在完善理论。完全掌握理论,就好比掌握了一个操作系统,以后就有自我提高的空间。若是只想着老中医经验,那么永远都不会有更高的医学境界。
老师是掌握教育方向的,老师的路走歪了,一代代的学生想要走对路就难了。
有些人可能以为做学问是很简单的事,会以为不谦真人讲座中医很简单,却不知道不谦真人在这一领域所注心血,仅仅《伤寒论》的校勘编辑以及注解就用了好多年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伤寒论》流传至今,有很多讹误,需要根据前后文以及医学专业知识校勘。譬如说,《伤寒论》: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这其实流传讹误。因为根据后文“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就可以校勘此句讹误,很多人是连断句都不会的,阅读理解水平极差,却在为人师表。
实际临床验证更是无不殚精竭虑,跟普通医生的心思是完全不同的,普通医生只要能治病赚钱就可以了,而不谦真人是要验证以及完善一个学科体系,重建中医学科。总之,误入歧途是永难回头的,就同如今的病毒一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