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新国潮#写章草取向何处?
王锡安
昨日,读《中国书法》零三年第四期所载从文俊先生一文,其中有语云:“写章草欲其有成,可循以下二途:一为溯源复本,回到汉晋简牍当中;二是像唐人以降间杂今草的做法。”此语颇中心怀。
章草是汉代出现的一种书体。秦篆的简捷次生出了古隶,古隶的规范成就了隶书,隶书的“简而便”衍生出了章草,章草的演化而格至为今草。章草既有各种书体的基因,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能够写出不失传统,而又独辟新径的章草确实不易。
纵观历代章草史料,晋陆机《平复帖》高古、简约、流便、老成,是章草书中的极品。又可垂范者,东汉张芝《秋凉平善帖》、三国吴皇象《文武帖》、晋《孤不度德量力帖》、晋《济白帖》、隋《出师颂》。下观唐至清,书章草者多间杂今草,取向流媚,甚至仅将捺画作隶意,其他笔画以今草为之,不伦不类,乱象怪生,明宋克《急就章》是然。至于佑任章草,有较大改观。于老力推标准草书,其章草笔函元气,取向简远,用笔率真、流畅且含韵味。至王蘧常章草,大变其取向于篆书,笔法玉著且使转弯曲,书写指、腕、臂力齐下,字象生辣、有高古之气。此章草独具面貌,已越前贤,日本书道人评之曰:“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然又觉其线条过多缠绕,有违“简而便”之约。现代书家欧阳中石先生写行草书,取法章草,线及魏碑,结体取今之共性美,字象婉约、流便、沉稳,靓丽,是当今市面上受宠之书。一九九七年全国教师书法大赛,他老任终评委主任,对我的作品,给予了一等奖第一名的褒奖。至今我未曾面谢欧阳老,甚感愧疚。
至于我写章草,确有如屈原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感慨。应该说隶书是章草的母体,《石门颂》、《泰山·经石峪》、《邹城﹒四山摩崖》、《曹全碑》、《礼器碑》等,这是我的最爱。随之求索于章草,倘佯于《皇象·文武帖》、《索靖·月儀帖》、《出師頌 史孝山》、《杜预·十一月帖》、《宋无名式·草诀歌》、《王蘧常·千字文》等,深感临某家某一作品,临得较为象并不难;临某家某一帖临久了,离开此帖,写的象某家也不太难,难得是自成面貌。自然定向于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不断地研读中认识到,汉简、古隶是章草的源头,取向汉简,到汉晋简牍中去汲取养分,是章草得以发展的一条途径。因之常习《王骏·幕府挡案》、《简庵集汉简千字文》、秦帛书等,又因教学之需,时习唐楷,间习二王,所学章草,亦间杂今草,至今,书不成器。
用笔之法忌单一,单一则符号化,则成美术字,看久生厌;又忌杂,杂则无特点,失个性。用笔之法,取法容易,悟法难,得道更难。自古写章草者众,取法也不尽相同,找准路子,让章草出彩,写出新的高峰,是艺术的延续,是时代的期需。
二0一六年十二月修改
本文刊豋在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书画报》2017年5月24日第39期第7版头条上,并同刊两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