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皴法——小斧劈皴技法
山水画小斧劈皴技法解析
大、小斧劈是一种类型的皱,画大斧劈时,一定会有小斧劈在虚处调节画面的变化,但小斧劈皴可以独立出现在画面上3由于小斧劈表现山石比较细致而实际,根据山石的纹理结构,可以顺势变换方向。它有横、竖及左右斜向等不同笔势,除了主皴线外,还有大量带直角的小皴及檫笔相互配合,表现石骨嶙峋的山石质地。
图一是宋人画《松峰楼观图》局部。山石运用了自上而下,右向斜皴为主,局部用了左向斜皴,以表现山石左右纷披,中露石脊的质感。斧劈皴的山石,苔点甚少,树多露根。
图二为南宋萧照《秋山红树图》局部。运笔平拖后直侧,成九十度的直角,线条简洁,表现了水边崖层岩石的结构。左、中石崖以墨色渲染,增加了石崖纵深的层次感,也衬托出涧水的清澈。
图三是明代倪端《聘庞图》局部。图中以细劲疏密的皱笔,先横后直,中锋、拖锋、侧锋交替并用。暗处皴檫兼顾且密集,山体层次分明。
小斧劈皴技法说明
图一、先勾山石大体轮廓,左边线条可用逆锋自右至左逆向转角处,急转侧锋拖下,即所谓“折笔”,收笔轻提,虚而不飘;右边线条拖锋至转角处,急转侧锋拖下。无论左右,均要兼勾带皱,各个直角皱之间要相互勾搭,并随山石肌理走向,改变皱笔方向,皴、擦并用石之阴处,皱笔密集,石之阳处,皴笔疏朗特别要注意疏密及粗细宽窄的搭配,否则易琐碎松散。
图二、在暗部凹陷处,以淡墨按原皱法运笔,渲染皴檫,并以更淡的墨色润染,留出一小部分最亮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