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里付出越多的人,往往越不被家里人尊重

近日,电视剧《亲爱的自己》顺利收官,该剧自播出起备受关注,大众也对张芝芝这个角色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张芝芝是当今许多女性的真实写照,能干、得体,既顾得了家庭,又能在外顶起一片天,她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这个家。

为了给女儿安排良好的学习环境,她努力与差距悬殊的富太太打交道,所有的生活都围着老公和孩子。可到头来,却被孩子说成坏妈妈,被婆婆指责生不出儿子,被老公背叛。

惯性思维

这似乎与我们的传统观念不符,人们总认为付出就应该得到回报。但实际上,付出型的人,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爱情中,曾经被珍爱的那一方,在结婚后也会成为主动示爱的一方,这是惯性思维导致的结果。

在没有组建家庭之前,彼此都很客气,无论对方为自己做任何小事,都能唤醒我们的感恩之心。

因为你很清楚,世界上的人际交往都带有目的性,所以在面对他人突如其来的好时,往往会感到无法适应。相反,我们总会将最好的样子呈现给陌生人,却将最暴戾的一面发泄给最亲近的人。

人在发脾气时,往往是毫无防备心地释放潜意识。只有爱自己的人才会选择包容,这也导致最爱的人反而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愿意为家庭付出的人,通常承担着包容者的角色,因为他们对家的爱最深,甘愿先家庭再自己。

但这种付出总是会被当作理所应当,其他成员在长期被动接受下而感到心安理得,认为付出最多的人所给予的一切,都是应尽的义务。


好比大众熟知的道德绑架,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

本来以社会道德规范约束他人做一些合理的事,使社会公德更完美是很美好的,但若是以不切实际的要求来强制他人,便是在道德绑架。

所以在家庭中,一定不要成为那个没有自己的付出者。人的本质都是利己的,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你很可能会在人性中失掉自我。

每个人都应该把握亲密关系的度

每个人都想在人际交往中,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我们都会在人际交往中带有一定的期待值,从而评价彼此的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在一段关系中,你的付出要高于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但此处的高并不是建立在无条件付出上。人都应该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去付出。

科学家研究表明,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需要保持至少5:1的奖赏与代价比,这样才能堪称是完美的亲密关系。

一味地付出并不能体现出无私奉献,反而会丢失做人的边界感,让家人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真正合理的家庭关系应该是互相建立的,虽然为家庭付出在外界看来是好事,但久而久之会被家庭成员日渐习惯化,当作是你应尽的义务。

甘愿为家庭奉献自我的人,很可能是讨好型人格的隐藏者。他们习惯性认为自我价值是由他人赐予的,所以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倾尽所有力气去讨好身边人。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被忽视的对象,人们不会因为你付出了多少,便回馈你同等的东西。一定要让他人了解到你的付出,让他们明白你是出于爱,才这么做,并非理所应当。

当你单方面付出却收不到回报、陷入痛苦时,首先应该思考自己付出的是否足够,不要只是自我感动式地付出,而他人浑然不觉。

其次,合理控制自己的付出,再亲密的关系也应该为自我留有一席之地,保留住自我的价值。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1] Vinciarelli A., Salamin H., Polychroniou A., Mohammadi G., Origlia A. (2012) From Nonverbal Cues to Percep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Attractivenes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