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沙布 | 来源:(ID:tsgsc8)
一提起“诗圣”杜甫,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说起他的爷爷杜审言,恐怕大多人有些陌生。其实他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更是非同一般的人。杜审言,字必简。审言,慎言也,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谨言慎行。必简二字出自《礼记·乐记》中:“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意思是最好的音乐必定是平易的,最高的礼仪必然是简洁的。他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去世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活了62岁。杜家累世公卿,作为世家大族,当时长安城流行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谚语。杜家世系清晰可考,杜氏一族是唐尧嫡系孙刘累的后人,后来被周成王封在了杜城,就是京兆杜陵县。因此杜氏家族提起郡望皆称京兆杜陵,杜甫称其祖父杜审言为著作郎京兆府君,他自称京兆杜甫、杜陵野老。彪炳史册的杜家先人不可胜数。如远祖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曾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其子杜延年也官至御史大夫。还有如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杜预,为杜审言的十一世祖。杜预是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曾担任晋荆州刺史、征南大将军、当阳侯等,也是注儒家“十三经”《左传》的作者。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武两庙的杰出人物。杜预少子杜耽为晋凉州(今甘肃武威)刺史,杜耽的孙子杜逊,官至魏兴(今陕西安康)太守,随元帝司马睿南迁越过长江后,定居在了湖北襄阳,他的子孙也把家安在那里,他是襄阳杜氏的始祖,这也是杜审言祖籍所在的地方。杜逊子杜乾光的玄孙为杜叔毗,任北周硖州(今湖北宜昌)刺史,杜叔毗子杜鱼石在隋时为怀州司功、获嘉(今河南新乡)县令,杜鱼石子杜依艺便是杜审言的父亲。杜审言后随其父徙居河南巩县,杜依艺曾任唐监察御史、巩县县令等。新旧《唐书》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杜审言有一次曾经对别人说:“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意思是说,我杜审言的文章已经超过屈原、宋玉,我的书法应当有王羲之来拜我为师。成语“屈宋衙官”的典故便出自于此。他自恃才华超群,为人高傲。宋梅尧臣的《太师相公篇章真草过人远甚而特奖后进流于咏言辄依韵和》诗曰:“苏李为奴令侍席,钟王北面使持毫。”更加形象描述了杜审言的恃才狂傲。《旧唐书》里记载:唐高宗乾封年间,好友苏味道当时为天官侍郎,主持吏部铨选,当时杜审言正任职洛阳,来参加调选试判考试,考试出来后对人说“苏味道必死!”人们吃惊地问是何缘故,杜审言说:“他看到我写的判文,自当羞愧而死!”据《新唐书》载:临终之季,宋之问等友人到榻前探望,他强撑病体对他们说道:“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大意是说:造化弄人呀,我在世之日,一直压着你们,如今我死了,你们可算有出头之日了,很遗憾我还没有看到能接替我才华的人。不知道当时病榻前的宋之问他们作何反应。可见其狂傲了一生!家族出色的基因和优裕的环境对杜审言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他从小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在参加科考之前,已被州县聘为僚属。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二十四岁左右的杜审言便进士及第,被朝廷正式任命为隰城(今山西汾阳县)县尉。少年得志,原本应该有更好的仕途,可惜在以后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他辗转各地,一直就任着不高的职位。杜审言的性格其实是不适合官场的,他恃才謇傲,容易得罪人,难免遭人忌妒。甚至还因此痛失爱子,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好不容易宦海浮游二十多年,他终于调回了神度洛阳,担任了洛阳丞。但是敢于直言、口无遮拦的性格却因为瑞符、谶纬等事进言武则天,因此而惹怒武后,圣历元年(698)五十多岁的杜审言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离京之日,陈子昂等四十五人为他送行,场面极为盛大,正如陈子昂在《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所说:“朝廷相送,驻旌盖于城隅;之子孤游,淼风帆于天际。”看到这么多老友送别,杜审言于是挟琴起舞,昂首高歌:哀皓首而未遇,恐青春之蹉跎。且欲携幽兰,结芳桂,饮石泉以节味,咏商山以卒岁。返耕饵术,吾将老焉。到了吉州之后,他自恃才高,傲然处世,对吉州同僚多不理睬,为同僚所嫉。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气愤不过,于是二人共同编造罪状,构陷杜审言。杜审言因此而锒铛入狱,他们还准备伺机把他除掉。杜审言之子名杜并,当时跟随杜审言一同到了吉州,年仅十六岁,他眼见父亲遭此无名之冤,极其气愤。一天,他乘周季重在府中与人宴饮之机,怀揣利器潜入,刺死了周季重。周季重临死前感叹道:“审言有孝子,吾不知,郭若讷误我至此!”与此同时,杜并也被周季重的手下所杀害。两年的吉州司户生涯让杜审言险些丧命并痛失爱子。或许杜并的孝行感动了朝廷,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杜审言被释放回到了洛阳。当年四月十二日迁葬儿子杜并于建春门东,垂暮之年的杜审言想起儿子椎心泣血。长安二年(702)十一月,在苏颋的主持审理下冤案得以彻底平反。沉冤得雪,杜审言重被召入宫,武则天问他:“我要让你在朝中为官,你高兴吗?”杜审言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手舞足蹈,上前称谢,举动形态间表达了内心的欢喜,表现颇为放浪。武则天一时高兴,便命他写一首《欢喜诗》。杜审言不假思索,随口吟出。武则天听后,赞叹不已,于是封杜审言为著作佐郎,不久迁膳部员外郎。只可惜《欢喜诗》没有流传下来。之后,杜审言在洛阳还算平稳地度过了余下几年,后来官授国子监主簿,担任修文馆直学士,直至去世。这样一个狂傲的人自有其狂傲的资本。杜甫曾在《赠蜀僧闾丘师兄》一诗中称赞杜审言:“吾祖诗冠古”。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四友之中,杜审言官位最低,但诗歌成就最高。陈子昂对他更是推崇有加。说他诗歌的成就 “徐、陈、应、刘,不得劘其垒;何、王、沈、谢,适足靡其旗。”连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祯和六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何逊、王融、沈约、谢朓等都难以望其项背。清代大才子金圣叹为了给儿子讲唐代律诗,编了一部《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的书。这本书中选了大约六百首唐诗,第一个批点的便是杜审言的诗,只选评了两首,却用了“异样才思”、“大笔大墨”、“未出其右”、“岂不伟哉”等赞颂之语对杜审言进行评价,甚至坚定地认为,他的孙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源于此。与他狂傲的性格不同,杜审言的笔下,是一个严肃澄明的诗歌世界。即使今天,重读杜审言,仍然具有无尽的韵味并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如《春日怀归》:“花杂芳园鸟,风和绿野烟”,“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这些词句的准确切入与描摹,为唐诗开掘了鲜亮的散文化的诗学空间。这种准确的切入与生动活泼的描摹,也在杜甫身上得到了传承。虽然杜审言的真性情时常表现出狂放不羁的一面,但人总是多面的,他与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为之动容。除了前文所述对老友“苏味道必死”的揶揄,也有对其的真情流露。有一年苏味道被吏部侍郎裴行俭引为管记征讨突厥,诗人于洛阳城外赠诗送行,作了一首《赠苏味道》:此诗设想了边庭萧杀的艰苦环境及友人在激烈的战场上挥雄剑、飞羽书的飒爽英姿,描写出将士高昂的战斗精神和报国的雄心壮志,结尾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热切期望及对友人良好的祝愿,关切之意流露于字句间,情真意切。还有老友崔融,因为写作积劳成疾而猝死,杜审言亲自为之“服缌”(以细麻为丧服,服丧三月,表兄弟亡故服缌麻),披麻送终。论起来年龄来,崔融的年纪比起杜审言还要小上几岁。在葬礼上,垂暮之年、白发苍苍的杜审言以亲人之礼为老朋友挂孝哀悼,伤痛不已。谁能想到,这个狂傲得连屈原、宋玉和王羲之也不放在眼里的人会有如此率真的性情!
-作者-
沙布,历史爱好者,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本文作者授权首发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